㈠ 簡述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律特徵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屬於特殊侵權行為的情況都有具體的條文明確加以規定。
特殊侵權糾紛包括十五種情形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糾紛;
2.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3.雇傭人損害賠償糾紛;
4.產品責任糾紛;
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
6.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7.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
8.建築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
9.堆放物品倒塌損害賠償糾紛;
10.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
11.駐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糾紛;
12.防衛過當損害賠償糾紛;
13.緊急避險損害賠償糾紛;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糾紛。
15.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
特殊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的規定編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一)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因環 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四)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責任。
㈡ 劃分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的根據是什麼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抄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㈢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特殊侵權行為有哪些
特殊侵權民事責任復,是指當事人基制於自己有關的行為、物件、事件或者其他特別原因致人損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別責任條款或者民事特別法的規定仍應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損失所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在我國特殊侵權責任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行為
(二)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行為
(三)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四)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五)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六)地上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七)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八)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㈣ 特殊侵權行為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過錯、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四個構成要件。而專構成特殊侵屬權行為需要依照法律特別規定的具體要件,通常不需要行為人主觀具有過錯,適用無過錯責任。其行為是某種間接侵權行為,往往與責任人有關的其他行為或事件構成,在責任承擔上需要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
㈤ 特殊侵權行為實行公平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原則 是對還是錯的,為什麼
對,解析如下:1、自羅馬法以來的侵權法制度奉行過錯責任原則。在現代各國侵權法中,過錯責任原則是一般侵權行為的基本歸責原則。在各國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除一般侵權行為之外,還有某些特殊侵權行為。2、所謂特殊侵權行為,是指欠缺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特別損害,諸如工業災害,環境污染,產品瑕疵、交通事故、工作事故,醫療事故,意外事件等。3、推定過錯責任。侵權法中,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如果不能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就應推定為有過錯並承擔賠償責任,這即是推定過錯責任。推定過錯責任是過錯責任的特殊表現。在一般過錯責任中,舉證應由受害人承擔,訴訟證明的義務與主張賠償的權利是一致的,舉證的成立往往意味著賠償請求權的實現,而在推定過錯責任中,舉證是由行為人來履行的。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在特殊侵權行為中適用推定過錯責任。4、無過錯責任。對於某些特殊損害,行為人不僅要對有過錯造成的損害負責,而且也要對無過錯造成的禍害負責。這種從特殊舶法律事實中產生的責任就是無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不同於過錯貢任。所謂過錯與無過錯,表現了行為人致人損害中的不同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對於行為人來說是主觀的,對社會采說則是客觀的,根據傳統的民法觀點,這種主觀狀況要用客觀標 准來衡量,即根據一系列的客觀事實來確定行為人在車觀上有無過錯。在過錯責任中,過錯 是民事責任的必備要件,無過錯即無責任,而在無過錯責任中只要存在有損害事實,行為人 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就足以確定行為人的責任,而不問行為人主現過錯如何。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特殊侵權行為應適用無過錯責任:產品瑕疵責任、危險業務責任、環境損害責任、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責任5、公平責任。在侵權行為中,行為人既無主觀上的過錯,損害又並非出自特殊的法律事實,為了使受害人得到適當的補償,法院可斟酌行為人與受害人雙方的財產狀況以及其他情況,責成行為人賠償全部或部分損失,以維護公平,這即是公平責任原則。公平責任是特殊侵權行為中不同於推定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的一個歸責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根據本國的審判實踐經驗,參考外國立法文獻,對公平責任原則作了原則性規定。該法第123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這即是說,凡是侵權行為中存在著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都無法解釋的特殊法律事實,准予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㈥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特殊侵權行為有哪些
侵權責任法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六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
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
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第十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一章物件損害責任
㈦ 特殊侵權責任有哪些類型其適用的法律規則是什麼
A 什麼是特殊侵權,特殊侵權糾紛有哪些,誰承擔舉證責任
一、什麼是特殊侵權?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屬於特殊侵權行為的情況都有具體的條文明確加以規定。
二、特殊侵權糾紛有哪些?
1、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糾紛;
2、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3、雇傭人損害賠償糾紛;
4、產品責任糾紛;
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
6、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7、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
8、建築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
9、堆放物品倒塌損害賠償糾紛;
10、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
11、駐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糾紛;
12、防衛過當損害賠償糾紛;
13、緊急避險損害賠償糾紛;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糾紛。
15、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
三、特殊侵權誰來承擔責任?
特殊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1、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4、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6、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7、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8、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責任。
以上便是關於特殊侵權的相關內容,重點包括侵權責任的舉證責任承擔,這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特殊侵權不同於一般侵權,在承擔舉證責任上與一般侵權有著很大的區別。如今,特殊侵權在處理也十分復雜,主要是舉證責任的確認上,容易使人困惑。例如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如果有過錯方沒有舉證,則自己的利益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因此,如果遇到特殊侵權的相關問題,事先最好是咨詢一下相關專業律師。
㈧ 舉例說明有關侵權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您好!請您詳細描述您的問題。《侵權責任法》關於侵權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如下: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三十三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㈨ 在過錯責任領域存在特殊侵權責任分擔制度嗎
首先醫療事故責任是過錯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專到損害,醫療機構屬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其次有下列情況的實行過錯推定即如果醫療機構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認定其有過錯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最後醫院的免責事由有第六十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㈩ 民法總則中侵權責任的規定有哪些
侵權責任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侵權責任包括「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兩種。特殊侵權責任不像一般侵權責任那樣具有侵權責任的全部構成要件,並以過錯責任原則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