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樣本混淆造成誤診等醫療事故引起的法律糾紛 以案例形式分析
甲到醫院體檢,抽血化驗,後甲被告知患有嚴重肝炎,甲隨即進行自行治療,前後花去內近萬元,再次驗容血被告知從未得過肝炎。
首先,這是一起典型的醫療事故侵權,在《侵權法》上明確規定了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
如果甲能證明抽血護士將他的血液樣本與另外一位患有嚴重肝炎的患者的血液樣本弄混,那麼醫院就得承擔責任,如果不能證明,那麼醫院就不承擔責任
但是:
1.如果醫院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規范的事由,如醫院衛生條件太差容易導致血液樣本感染、化驗醫師沒有執業資格證書等,這些情況甲可以自行調查,也可以申請法院調查
2.如果醫院拒絕提供或者隱匿與醫療糾紛相關的病例資料
3.如果醫院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上述三種情況下即使甲沒有證據證明醫院確實有過錯,人民法院也可以推定醫院有過錯從而要求其承擔責任
補充一點,如果法院查明,該案是患有嚴重肝炎的病人的原因導致血液樣本弄混,醫院沒有過錯,即使是這樣醫院也必須承擔責任,第三人原因不能作為醫院的免責事由,但是醫院承擔責任後可以向有過錯的第三人(也就是嚴重肝炎病人)追償
Ⅱ 誤診肝硬化算醫療糾紛嗎
要求醫院承擔誤診的責任
Ⅲ 之前做所有產檢沒有查出來最後快生了做彩超才出來胎兒畸形缺陷的算不算是誤診醫療糾紛呢各位老師怎麼辦
具體做的什麼檢查能羅列出來嗎?
比如三個月的時候做過四維彩超嗎?檢查單呢?
誤診是要看檢查單的。
Ⅳ 醫療事故誤診造成傷害怎麼投訴、
1、你說的情況,屬於醫療事故糾紛,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起訴法版院也不會受理)。權2、你可以寫份投訴材料(附病歷、診斷、相關證據、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向當地衛生局、市衛生局投訴控告。由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處理。也可以直接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由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作出是否屬於醫療事故及事故責任的認定。3、鑒定為醫療事故後,可以依據<醫療事故責任認定報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起訴醫院,要求賠償損失。
Ⅳ 醫療糾紛,醫療誤診,病情加重
需要司法鑒定 是否醫療事故。
Ⅵ 誤診算醫療事故嗎
因為自己與醫院正在打醫療糾紛官司,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網友的幫助,自己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所以也一直關心網上的醫療糾紛方面的求助,盡力給予細致的回答!但每個個案都細致回答太浪費時間,而大家關注的實際上都集中在相同的幾個問題,現在就大家集中關心的幾個問題作如下回答,相信能解決大部份問題,對於具體問題如果需要再作補充,將在最後進行補充。
1、大家最關注的焦點-是不是醫療事故?其實這是大家的認識的誤區,不管是不是醫療事故,我所引起的後果只要是醫院引起的,醫院就要依據民法通則進行賠償。而在實際上,如果是醫療事故,賠償往往還少於依據民法通則進行賠償。這中間涉及到一個最大的問題-鑒定,因為醫學的專業性,醫療糾紛都要通過鑒定才會判決。如果你非得說它是醫療事故,就必須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如果你只要求醫院賠償,你就可以選擇進行醫療過錯及因果關系的司法鑒定,我們選擇鑒定是想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而醫療事故鑒定名聲在外,鑒定專家和醫院都是本地醫療系統的,相互之間關系密切,大家都會出一些事,難免相互照顧一下;但司法鑒定是比較公正的鑒定,我推薦山東金劍司法鑒定中心,他們能為患方著想,也有權威,還提供審查服務(收費300-500),如果審查結果不利,就不用花更多的錢進行鑒定了。(這中間涉及到的法律及案例如下可以參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答記者問、首例社會司法鑒定對抗案終審判決書、肖曉齡童與昆明市兒童醫院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2、我應該按什麼法律程序處理醫療糾紛?首先不管怎麼解決,有沒有問題,第一時間封存病歷是最關鍵的(記得自己復印一份並蓋好醫院的章,以後分析鑒定都得靠它),如果病歷被他們改掉了後面處理就比較棘手了!如果一出事你就封存了病歷,只要醫院存在問題,他往往很快就會和你調解的。協調解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處理快、錢容易到位、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不是你說要協調醫院就按你的要求賠給你錢的,手上還是要一點東西,這就是鑒定,所以我建議大家復印病歷後,找一些專家看存在什麼問題,再自行委託(律師事務所委託)進行司法鑒定,有了鑒定結論在手,後面就會沒那麼難,你找醫院也調解也好,起訴也好!但也不是沒有問題,如起訴後醫院再要求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怎麼辦,如果鑒定結論不是事故,基本說明你自行委託的司法鑒定結論失效了!所以醫院如果不服,你只能同意重新進行醫療過錯及因果關系司法鑒定!因為司法鑒定的公正性,它不會與你的首次鑒定有太大的差異的。這之後幾乎就沒太多問題了。(法律參考:病歷管理條例、司法鑒定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3、找律師。如果打醫療官司,律師是必須要找的,首先封存病歷你自己去封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關鍵的病歷沒復印出來(醫囑、護理)或者不讓你復印!再就是委託司法鑒定也要律師事務所,但你不能太相信律師,尤其是小地方的律師,自己也得知道一些,如我上面提到的參考資料也得看看相關的東西,關鍵的東西自己可以上網咨詢一些知名醫療律師,如宋中清、李仁兵等,也有一些遇到相似情況的網友也是很願意幫忙的,他們往往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可操作的方法。
4、介紹下我自己的官司,經歷了省市兩級醫療事故鑒定後,得出不是醫療事故的結論;之後我又自行委託了山東金劍司法鑒定中心進行了醫療過錯及因果關系的鑒定,得出過錯與後果存在因果關系的結論,現在案件正在審理,因為有前兩次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大家也要從我的經歷總結經驗教訓。參見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ews/1/110846.shtml
5、醫療專業問題。實際上我說了不算,這個還是要請教醫生,查看相關醫學資料。但從醫療官司中起來,也看過很多案例,能找出一些比較通用的規律,一般先看有沒有資質,如執業醫師、執業護士等;再看有沒有違反告知義務,這個在司法鑒定中比較重視,而一般醫院都不太重視;再看用葯情況,如麻醉葯、能引起後果相關的葯是否使用不當、還有就是延誤診治等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因為醫生疲勞工作而出現的失誤是屬於醫療糾紛還是醫療事故
臨床誤診的性質不同,涉及到法律責任也不同,從過錯原則上看,無過錯的誤診不承擔法律責任,有過錯的誤診有以下幾種法律責任。
一、醫療事故責任,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活動中存在過失,即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不良後果,損害程度必須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件》規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的規定要求,且過失行為不良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
二、民事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對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的誤診行為,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確定醫療機構承擔責任。
對技術性誤診,無論給患者造成何種程序的損害,都要由醫療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根據誤診給病人帶來的損害,醫院應賠償患者因誤診誤治增加的不必要醫療費、交通費,根據不同情況賠償病人因營養支持從而支出的營養費,因誤診誤治產生的誤工費,如侵權後果嚴重,還要承擔適當的精神撫慰金等。
三、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Ⅷ 腦膜瘤核磁誤診怎樣醫療糾紛
這個要看構成什麼後果,造成多大的損失
還要看醫療機構的責任承擔比例
需要鑒定
Ⅸ 醫患糾紛:確定了賠償金額但醫院要求先扣除誤診產生的費用再賠剩下的
再次起訴。
醫院的賠款是對責任事故受害方的賠償,而誤診產生的費用是責任事故的一個部分,不應當由受害方來承擔。如果承擔了就成受害方也要對醫院的責任事故承擔部分責任,這與理與法都說不通!
Ⅹ 誤診至人死亡在醫療事故糾紛佔多少比例
醫療事故認定程序如下:
醫鑒辦接受兩種形式的委託: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衛生行政部門交由醫學會組織鑒定的委託。
醫患雙方及衛生行政部門在委託鑒定時需提供:正式委託書;相關材料(醫患雙方共同委託時提供);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申請書復印件(衛生行政部門提供);交納鑒定費的收據。
醫鑒辦收到委託後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程序如下:
一、受理
醫鑒辦接到委託書後,進行審核並出具受理通知書,自受理之日起5日內,通知雙方當事人提供鑒定所需的材料:
1、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3、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6個小時)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葯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的檢驗報告;
5、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
二、組成鑒定組
醫鑒辦根據事故爭議所涉及的學科,確定專家鑒定組的構成和人數,原則上至少為3人以上的單數,主要學科的專家不少於專家鑒定組成員的1/2。
醫鑒辦在召開鑒定會前20天之前,通知雙方當事人或其委託人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鑒定組成員。
雙方當事人抽取專家鑒定組成員之前,要求專家迴避的應說明理由(須迴避的專家組成員本報8月15日曾作報道)。
三、組織鑒定
醫鑒辦在召開鑒定會前1周內通知醫、患、鑒定專家三方。出席鑒定的雙方當事人每一方人數不得超過3人。任何一方當事人的無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絕參加鑒定,不影響鑒定的進行。
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