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權責任法規定應該怎樣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7種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依照本法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危險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從以上規定看,本法對於用人單位侵權責任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的侵權責任上,沒有規定連帶責任,而是採取替代責任,改變了現行司法解釋中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2. 侵權責任法中承擔連帶責任是什麼意思
共同承擔責任的意思
3. 共同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侵權連帶責任
侵權連帶責任概念以及司法解釋對其規則進行的改變中國侵權行為法關於侵權連帶責任及其規則,規定在《民法通則》第130條。該條規定了侵權連帶責任,但是沒有規定連帶責任的具體規則,在理論上和實務上一致認為應當按照連帶債務的原理和規則確定侵權連帶責任的規則。對此,並沒有出現理論上的重大爭議和實踐上的嚴重分歧。
司法解釋
上述司法解釋對侵權連帶責任規則變更存在的問題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侵權連帶責任規則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規定賠償權利人原告只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行為人作為共同被告的做法,否定侵權連帶責任以及連帶債務的權利人的請求選擇權。
第二,規定原告不同意追加某個或者某些共同侵權行為人為被告,就是放棄對該共同侵權行為人的訴訟請求,等於剝奪了共同侵權行為受害人的連帶責任請求權。
第三,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否定了連帶責任的基本原理。當事人當然可以放棄共同加害人之一的權利。但是,如果認為在訴訟中沒有對某一個共同加害人起訴,甚至是沒有同意追加其為共同被告,就是放棄對這些共同加害人的訴訟請求,就不得再對這一部分放棄的請求權進行請求,同時也不能讓其他共同加害人來承擔這一部分連帶責任的份額則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樣的規定違背連帶責任的基本規則。 針對變更侵權連帶責任規則的理由提出反對意見
針對上述改變侵權連帶責任規則的理由,我要說明以下三點意見:
第一, 在實體法的規則與程序法的規則發生矛盾的時候,不能讓實體法服從於程序法。實體法規則與程序法規則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實體法規則是內容,程序法規則是表現形式。
第二,不起訴全體共同加害人,法院也能夠確定共同侵權責任。誠然,在共同侵權行為案件中,原告起訴最好將所有的共同侵權行為人一並起訴,便於審理,也減少訟累。
第三,賠償權利人對於連帶債務的選擇權不能用執行程序解決。認為權利人對連帶責任人的選擇權可在執行階段行使,將其選擇權的實現後置到連帶債務經訴訟確定後的執行階段而已,對債權人有益無害的意見更無道理。 侵權責任法應當確定的侵權連帶責任基本規則
侵權連帶責任的規則淵源,是連帶債務規則。按照大陸法系民法的傳統,侵權行為的法律後果也是債,共同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就是連帶債務,適用連帶債務的規則。
應當區分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不同的責任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區別在於:連帶責任是數人對一個整體的責任負責,最終的責任為各個責任人按照自己的過錯和行為的原因力而分攤。《美國侵權行為法重述》第886A條和第886B條都是規定這種分攤的規則,其實就是大陸法系所說的共同加害人之間的追償權。
4. 侵權法連帶責任的規定是怎樣的
您好!所謂數人侵權中的連帶責任,是指數個侵權人實施了共同侵權行回為、共同危險答行為、教唆或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以及聚合的因果關系表現的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中各個侵權人依法應當向被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責任形態。
《侵權責任法》第13條規定:「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侵權連帶責任,是指法律規定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可以向連帶責任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請求承擔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責任,但合計不得超過損害賠償責任的總額。已經承擔了超出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就超出部分向其他未承擔責任的連帶責任人行使追償權。連帶責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徵:第一,連帶責任是對被侵權人的整體責任,每個侵權人都對被侵權人的全部損害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第二,被侵權人有權選擇某個、某些或者全部侵權人連帶賠償全部損害。第三,各侵權人內部存在責任份額,即根據侵權人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第四,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5. 侵權責任法連帶責任有哪些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7種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依照本法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1)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危險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從以上規定看,本法對於用人單位侵權責任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的侵權責任上,沒有規定連帶責任,而是採取替代責任,改變了現行司法解釋中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6. 侵權責任法,為什麼不能確定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7種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依照本法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1)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危險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從以上規定看,本法對於用人單位侵權責任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的侵權責任上,沒有規定連帶責任,而是採取替代責任,改變了現行司法解釋中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7. 1、什麼事共同侵權行為2、共同侵權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法理依據是什麼
第一 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也稱為共同過錯、共同致人損害,是指數專人基於共同過錯而屬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
第二 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 法理依據
根據權力與義務相一致,責任與過錯、過失相一致,多人侵害他人法益的,能分清楚過錯責任大小的,根據各自的過錯擔責,無法分清的連帶責任,一方承擔責任後,可向其他侵權人追償!
8. 什麼是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侵權損害賠償如何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8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13條規定,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因此,構成共同侵權的數個行為人必須對外承擔連帶責任,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行為人承擔全部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在數人侵權情形下,如果構成一般侵權,數個行為人分別根據各自行為造成損害後果的可能性承擔按份責任。如果構成共同侵權,數個行為人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可以要求任何一行為人承擔全部侵權責任。連帶責任的重要意義在於增加責任主體的數量,加強對受害人請求權的保護,確保受害人獲得賠償。
實務操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後果告知賠償權利人,並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注意事項
根據《民法通則》第87條的規定: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從該規定可以看到,連帶責任對外是一個整體的責任,無論被侵權人向一個或者數個連帶責任人請求承擔責任,都不影響被請求的連帶責任人對外承擔全部責任。對內而言,一個或者數個連帶責任人承擔了連帶責任之後,其內部責任,根據侵權人各自的過錯、原因等確定。是否追加被告不影響被請求的連帶責任人對全部責任的承擔。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向一個或者數個連帶責任人請求的,被請求的侵權人就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9. 在侵權責任領域中,哪些情況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責 任:
1.共同侵權人對外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3.共同危險行為人對外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 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 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加害人承擔侵權責 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 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 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 條中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 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 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 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 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 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 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 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 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第 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 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 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
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 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