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生民事糾紛後應該向哪一級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第一審的民事案件,一般都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但有下列情形專的一審民事案件,則由中屬級人民法院受理:(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在全省、直轄市、自治區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民事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案件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1)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2)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2. 民事案件如果起訴對方,法院起訴在哪起訴!
你帶上身份證去被告住所地法院立案庭遞交民事起訴狀,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從而提起訴訟。
3. 民事訴訟怎麼異地起訴,有哪些規定
民事訴訟一般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但是也存在異地起訴,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法院就應當受理。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但是也存在異地起訴,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法院就應當受理。
1、規定是民事訴訟,需要原告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或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提出訴訟。
2、需要原告到法院遞交訴狀,提供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3)民事糾紛可以在哪起訴擴展閱讀:
異地起訴需要注意事項:
第一、異地起訴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訴訟的糾紛是屬於哪個法院的管轄范圍。如果不小心選擇了沒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訴訟的話,法院會告知原告需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訴訟。
第二、異地起訴前一定要收集到比較充足的證據。所有的案件起訴之前都需要收集證據,異地起訴更加如此,否則的話在兩地之間來回臨時收集證據是非常麻煩的。
第三、異地起訴要確定被告是誰。處理某個糾紛可以選擇訴訟的方式多種多樣,也有多個被告可以選擇,選擇不同的被告需要挑選的訴訟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無法判斷,可以找個律師請教一下。
第四、異地打官司要確認案件是不是在法院的受理范圍。很多情況下,很多情況法院是不受理的,舉例來說勞動合同糾紛案,如果沒有先經過勞動仲裁的話,法院是不會手裡的。
4. 民事糾紛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嗎
當然可以,這是公民的正當權利。民事糾紛可以協商或調解,也可以直接起訴或回申請仲裁。
法條鏈答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5. 哪些民事案件可以在原告地進行起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內院管轄;原容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6. 這個民事糾紛應該去哪個法院起訴
一、根據你描述的收條內容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個人與公司共同投資合作的民事行回為。
二、從落款也可以看出對答方是公司行為,因為他的落款寫的是--公司法人,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代表公司行使民事行為,其代表公司所作行為由公司承擔責任,這之間存在一個表見代理的法律關系。
綜上所述,你們應該起訴的是公司,而不是個人,即應到公司住所的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