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勞動爭議中,本人工資包含哪些工資
工資一般是津來貼、補貼源等所有貨幣收入都計算在內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B. 勞務糾紛與工資糾紛的區別
1、范圍不同
工資糾紛是勞務糾紛的一種,勞務糾紛還包括工傷,經濟補償、社會內保險(醫保、失業、容生育、養老),勞動合同等糾紛。
2、矛盾不同
工資糾紛時因工資引發雙方的矛盾,而勞務糾紛不一定是工資引發的矛盾,也可能是工傷引起的,經濟補貼引起的,保險引起的,糾紛矛盾點不同。
(2)勞動糾紛要工資擴展閱讀
解決勞務糾紛,一般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流程如下: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勞資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可以上訴到法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務爭議
C. 打勞動糾紛官司麻煩嗎要准備些什麼
勞動爭議案件提交材料清單
1、起訴狀原件(份數為被告人數+2份)
2、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明材料
當事人是自然人的:
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等經與原件核對相符的復印件。
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
①原告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原件,原告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復印件
②營業執照復印件或工商注冊登記查詢證明
③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或組織機構代碼查詢證明
3、當事人的委託代理材料
(1)授權委託書原件
授權委託書,請註明一般授權或特別授權及相應許可權
原告為涉外、涉港澳台主體,須提交經公證部門公證的授權委託書,或在本院工作人員前簽訂的授權委託書
(2)代理人資格證明材料
律師代理的,應提交以下材料:
律師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的,應提交以下材料:
①律師事務所所函原件
②經核對的執業證復印件
近親屬或工作人員代理的,應提交以下材料:
①有關部門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或工作人員與當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證明
②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①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的推薦證明
②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4、勞動爭議已經勞動仲裁機關處理的相關材料
(1)勞動者起訴用人單位
勞動仲裁裁決書復印件或不予受理通知書原件一份
勞動仲裁裁決書送達回證原件一份
注意:勞動者對終局與非終局的仲裁裁決書均不服,向法院起訴的,需就終局裁決和非終局裁決分別立案起訴
(2)用人單位起訴勞動者
勞動仲裁裁決書復印件或不予受理通知書原件一份
勞動仲裁裁決書送達回證原件一份
注意:用人單位只能針對非終局的仲裁裁決書來本院起訴
5、證據材料
當事人提交的書證用A4紙單面復印並整理成冊,份數為被告人數+1份
6、證據材料清單
詳細列明所提交材料的名稱、頁數及份數,並在備注欄註明各項材料是原件或復印件
7、送達地址確認書
起訴人應在仲裁裁決書或不予受理通知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起訴,從次日開始計算,最後一天是節假日的,則順延至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3)勞動糾紛要工資擴展閱讀:
勞動糾紛類型:
(一)開除糾紛
1、開除處理決定書;
2、被開除者錯誤事實的證據;
3、開除處理程序方面的證據(企業負責人的意見,職代會的討論決定、工會的意見、及是否書面通知本人的證據)。
(二)除名糾紛
1、除名處理決定書;
2、曠工的事實依據,勞動者的原始考勤記錄;
3、除名處理程序方面的證據材料(職代會的討論、工會的意見及是否書面通知本人);
(三)辭退糾紛
1、辭退處理決定書;
2、被辭退者違紀的事實依據;
3、辭退處理程序方面的證據材料(工會意見、職代會的審議記錄、是否發放《辭退證明書》)
(四)辭職糾紛
1、辭職申請書;
2、審批手續、及是否批准辭職的決定書;
(五)自動離職糾紛
1、自動離職的事實根據;
2、自動離職審批手續及處理決定書;
(六)勞動報酬糾紛
1、用人單位的勞資部門出具的勞動者的工資發放標准(確定工資的標准、最低工資、工資的形式);
2、工資是否實際支付、剋扣或拖欠工資的事實依據;
3、對直接受理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應提供僱傭關系證明、雙方的勞動合同(無合同的應提供付出勞動的數量、及報酬計算的證據)。
(七)履行勞動合同糾紛
1、因工作內容而產生的糾紛
提供衡量勞動者勞務的數量標准及質量標准及未完成指標、任務的證據。
2、因式用期、合同期限而產生的糾紛
提供是否有非法延長試用期的證據。用人單位或勞動者隨意、無故改變合同期限及單位解除合同的證據。
3、因工資、勞動紀律產生的糾紛(可參照開除、除名、辭退、勞動報酬糾紛舉證)。
D. 勞動糾紛,公司拖欠工資。
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者申專請勞動仲裁。
如屬果未及時支付工資,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還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法律依據:各省的工資支付規定。例如: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當日結清並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
《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第三十三條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應得的工資。
E. 勞動局處理工資糾紛一般要多少工作日
1、一般會從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復雜的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2、 《勞動保障專監察條例》第十七屬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F. 請問勞動爭議期間單位是否給工資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勞動仲裁期間是否應當支付工資,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一、看官司是不是因用人單位單方終結勞動關系而引起的;
二、看官司的贏面有多大,勞動仲裁部門或法院會不會作出撤銷用人單位終結勞動關系的決定;
三、看雙方的責任:如果在糾紛中,用人單位應負全責,則勞動仲裁、訴訟期間的工資,員工可以全部得到;如果用人單位與員工雙方都有責任,則員工只能得到勞動仲裁、訴訟期間的部分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G. 勞動者索要工資需要經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嗎
不需要經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三條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第二條
拖欠工資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續,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申請仲裁超過六十日為由主張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
第四條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因勞動關系是否已經解除或者終止,以及應否支付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後,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7)勞動糾紛要工資擴展閱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H. 勞動糾紛,拖欠工資
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地方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地方人民法院。
可向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仲裁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時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後一段時間內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准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對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需製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後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商,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後應製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起訴期滿後生效。生效後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行。
I. 已經勞動仲裁,是關於工資糾紛問題,請個律師要多少錢
律師費即律師代理費,是指律師為委託人代理法律事物應當收取的報酬。律師應當以其所在專律師事務屬所的名義統一收案收費,不得私下收取律師費。律師費不同於辦案經費,律師為處理受託事務支出的必要費用仍須委託人承擔。律師費不同於訴訟費,律師費是基於委託關系產生的民事代理費用。
1、勞動仲裁費和訴訟費用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2、律師費,由您與您擬聘請的律師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