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犯罪

侵權犯罪

發布時間:2020-12-20 02:23:38

侵權與犯罪的關系

凡是構成犯罪了必是侵權的,不同種類的犯罪侵犯的權益不同。侵權卻不一定是犯罪,只有侵權達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罪名的構成要件才構成犯罪的。所以可以說侵權的范圍大於犯罪。
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

㈡ 哪些行為會構成專利侵權犯罪

網頁鏈接

專利侵權行為與假冒專利罪的區別

我們通常所說的專利侵權行為是指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是指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所以,專利侵權行為應首先是實際實施了專利技術方案或專利設計方案的行為,無論其是否標注或標示所涉專利的專利號。而假冒專利行為是實際上沒有實施專利方案,但向公眾明示其產品採用並實施了所述專利方案的虛假宣傳行為,即掛羊頭賣狗肉式地忽悠人的行為。

由此可知,我們通常所說的專利侵權行為應不構成假冒專利罪,也不會因此而坐牢。

那問題來了,如果有人未經許可,既實施了別人的專利方案又向社會公眾如實明示所涉專利信息該如何處理?

對該種情形構成專利侵權須承擔民事責任應無異議,那有可能構成假冒專利罪嗎?根據上文所述法律規定應不構成,因為人家確實沒有「假冒」行為,而是做到說到,不忽悠人,不搞虛假宣傳,也不應到坐牢的程度。

那就是說假冒專利的有可能坐牢(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而專利侵權的只是承擔一下民事責任(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換另一種說法就是,我用了你的專利不用坐牢,我用了你的專利而且還公開聲明我用了也不用坐牢,但是,我沒用你的專利只是說一下我用了就很有可能會坐牢(注意看那個對「情節嚴重」的司法解釋,實踐中隨便哪個人一動就達到了),好像有些不合理,但這就是當前的法律規定。

㈢ 侵權屬於犯法嗎

侵權屬於違法(也犯法),系侵害侵犯了公民的法定權益和合法利益,應內承擔侵權責任容,但不承擔刑事責任。
犯法的概念有點模糊了,廣義說違犯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違反制度、法令行為都是犯法了;狹義講,還人們常理的理解是犯法則入罪說,一般要把犯法看的比違法要重,犯法即要治罪。

㈣ 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為有什麼區別

侵權行為可能是犯罪行為, 刑法和民法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具有聯系的。內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容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犯罪行為,作為罪體構成要素的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基於其意志自由而實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體舉止。對社會有危害性、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且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稱作犯罪行為。犯罪行為是符合犯罪四個構成要件的行為。而其中作為罪體客觀方面構成要素的「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基於其意志自由而實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體舉止。

㈤ 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有什麼聯系與區別

一、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的聯系

侵權行為可能是犯罪行為,《刑法》和《民法》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具有聯系的。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機關非法侵犯。違法侵犯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刑事處分。」

二、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而犯罪行為作為罪體構成要素的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基於其意志自由而實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體舉止。對社會有危害性、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且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稱作犯罪行為。

2、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

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要比侵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更廣泛,不僅包括後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還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

3、行為後果不同

侵權行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的是相應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損害賠償、停止侵害、消除危險等;而犯罪行為是依據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罰的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刑罰,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5)侵權犯罪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是行為性質不同,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 行為必須具有社會危害性,這是構成犯罪的實質要件。而侵權行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於個體或集體,一般不會強烈到波及社會。

構成侵權責任必須具備的條件,即行為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條件。侵權行為有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之分。就一般侵權責任而言,必須具備以下四個要件才能構成: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即必須在客觀上造成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

2、行為具有違法性,如因合法行為造成損害,則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不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如行為人主觀上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不須完全具備上述要件,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或具備一定的特殊條件即可成立。

侵權行為在現實生活當中時常發生,比如說侵犯人身或者是財產權利,都是屬於侵權行為,但是它和犯罪行為存在著本質上面的區別,從性質上來說,一個是民事糾紛,一個是刑事案件,並且侵犯的客體的范圍也是存在著差異的,犯罪行為固然要廣泛一點。

犯罪行為的主體,絕大部分是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公民。個別犯罪,是特殊主體,如刑訊逼供罪,只能由國家工作人員構成。本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犯罪只能由故意構成,個別犯罪可以由過失構成。

閱讀全文

與侵權犯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