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民事侵權的權利救濟方式

民事侵權的權利救濟方式

發布時間:2020-12-20 00:48:06

⑴ 行使訴訟權利的,可以如何進行救濟

辯護人有效行使訴訟權利,才能履行法律賦予其的辯護職責。由版於種種原因,公檢法權等公權力機關妨礙辯護人行使訴訟權利的現象偶有發生,比如今年3月份發生的吉林王某案辯護人被法庭帶出法庭一事。故辯護人熟悉並熟練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就顯得相當的重要。
相比其他律師業務,辯護業務風險更高,「風險高」是刑事辯護業務的一大特點,實踐中甚至有辯護律師被非法剝奪人身自由。但是,本文討論的不是此種風險的防範與化解,而是諸如律師會見被限制、律師在庭審中發言被限制等辯護律師在辯護活動中被妨礙行使訴訟權利的救濟。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上述條款規定了妨礙辯護人行使訴訟權利的救濟途徑,即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檢察院的刑事訴訟規則進一步規定:辯護人的申訴或者控告由控告檢察部門接受並辦理。實踐中,對於妨礙辯護人行使訴訟權利的救濟途徑還包括: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應,筆者的經驗是這個途徑較為有效。

⑵ 民事權利的救濟制度

民事權利的自力救濟又稱為私力救濟或者自我救濟,是指權利人採取各種合法手段保護自己權利不受侵犯。採取自力救濟方法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權利主體只能以法律許可的方式和在法律允許的限度內保護自己的權利。

物權受到侵害時,權利人可以採取哪些救濟途徑

第三十抄二條 物權受到侵襲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本條是關於物權保護爭訟程序的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物權人有權選擇和解、調解、仲裁、訴訟途徑救濟。和解是當事人之間私了。調解是通過第三人調停解決糾紛。仲裁是當事人協議選擇仲裁機構,由仲裁庭裁決解決爭端。訴訟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訴訟,物權保護的訴訟主要指提起民事訴訟。

⑷ 專利侵權時有哪些救濟途徑

專利侵權(糾紛)的救濟途徑有三個:

1、可以通過當事人自行協商和解專;

2、請求專利行政部門屬調解和處理;

3、向人民法院起訴。

⑸ 我國公民權利救濟方式有哪幾種

我國憲法第二章規定,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權利:(1)平等權,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即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3)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勞動權、休息權、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力時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7)受教育權,進行科研、文藝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8)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9)保護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10)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殘廢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11)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在我國,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義務有:(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2)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4)勞動的義務;(5)受教育的義務;(6)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7)依法納稅;(8)夫妻雙方有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有義務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扶助父母。

⑹ 侵害姓名權的民事救濟方法有哪些

《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據此及結合《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針對不同的侵權方式和後果,受害人可以採取下列民事救濟方式:

1.停止侵害。當侵害姓名的行為正在發生或者繼續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停止侵害。這是最基本的民事責任方式,其目的和作用是防止出現進一步將侵害姓名權的結果擴大。

2.賠禮道歉。在行為人由於干涉、盜用或假冒他人姓名,給受害人造成了一定損害,但後果不是很嚴重,受害人也能夠諒解的情況下,由侵害人以口頭的或書面的或登報的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認自己的過錯,保證以後不再重犯,求得受害人諒解。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在行為人干涉、盜用或者假冒他人的姓名、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受害人人格受到侵害、名譽遭到貶損的情況下,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為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一般要求在多大的范圍內造成影響,就應當在多大的范圍內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其方法可以是在報刊、雜志上刊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材料。

4.返還財產。行為人由於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從事民事活動而佔有了受害人的財產,受害人有權要求返還,侵害人應無條件返還財產。

5.賠償損失。對於物質損失,損失多少就要由侵害人賠償多少。對於由於侵害人的行為而給受害人造成極度精神痛苦,有精神損害存在的,受害人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害人的故意程度、損害後果、影響范圍、雙方經濟狀況,判令侵害人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精神賠償---以上答案由家律網整理提供

⑺ 簡述民事權利的救濟制度

確實不能為當事人的權利提供充分的因此在證據法上,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的民事責任特別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閱讀全文

與民事侵權的權利救濟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