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糾紛 一審結案後,怎麼調取庭審現場的錄音錄像
找案件承辦法官,要求復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 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謄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法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2. 求民商仲裁法案例的庭審視頻。是庭審視頻!!!
仲裁法抄規定的庭審是不公開審理襲的,這是仲裁製度的保密性原則所限制的,所以仲裁庭審一般不會錄音錄像,除了仲裁當事人雙方和仲裁庭均同意公開,但此類情況很少見。
所以恐怕您不太好找到這些素材。另你的老師的要求也挺有意思的!他不應該不知道前述情形的吧?
3. 求一段有關合同糾紛的視頻,最好給出相應的法律依據
用itudou或iku去下載土豆或優酷網上的《今日說法》、《法律講堂》等視頻,找一個你認為合適的視頻,再適當進行剪輯即可。
4. 租房合同糾紛,立案後開庭前,刻盤的視頻音頻證據需要提前提交給法庭嗎
錄音證據在證據分類中一般屬於視聽資料。
視聽資料指利用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及其他科技手段反映出的形象、聲音來證明案件情況的證據資料,是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這類證據較直觀、穩定,容易判斷與案件的關聯性,只要能確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一般可以直接作為定案依據。
向法院移交的錄音證據是音頻文件本身,而u盤,刻錄的光碟是存儲錄音證據的介質,作為存儲介質的光碟和u盤在保存數據的穩定性上是有差異的,相比較而言,u盤不利於長期保存,關於存儲介質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同的法院是否規定和規定內容不盡相同,為保證所移交的證據長期保存和訴訟的順利進行,建議和法院溝通後移交安全程度更高的存儲介質。
錄音證據需要注意的問題
1、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是真實的。錄音證據的真實性,表現在其未被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改動,具有原始性和連貫性。
2、錄音證據的合法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3、對方認可該錄音資料,或雖提出反駁但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證明,反駁理由不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0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4、在訴訟中,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往往會涉及到錄音資料證明效力的認定。
5. 民事糾紛處理程序開庭審理過程視頻
復根據《人民法院法庭規則制》第十七條規定,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鼓掌、喧嘩;
(二)吸煙、進食;
(三)撥打或接聽電話;
(四)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為。
檢察人員、訴訟參與人發言或提問,應當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許可。
旁聽人員不得進入審判活動區,不得隨意站立、走動,不得發言和提問。
媒體記者經許可實施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行為,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及區域進行,不得影響或干擾庭審活動。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1條規定,依法公開審理案件,經人民法院許可,新聞記者可以記錄、錄音、錄像、攝影、轉播庭審實況。不管旁聽人員是不是新聞記者,未經許可在開庭時錄音錄像、拍照都屬違反法庭規則的行為。對於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可以口頭警告、訓誡,也可以沒收錄音、錄像和攝影器材,責令退出法庭或者經院長批准予以罰款、拘留。
也就是說,法庭的庭審視頻,未經法院允許,是嚴禁外泄的。
6. 求法庭開庭審理的關於承攬合同訴訟案的視頻
到當地的法院官方微博上輸入關鍵詞就能找到相關的資料和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