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撫養人生活費怎麼樣計算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規定:
如果死者是獨生子女且妻子去世了,那麼對方就應當賠償其父親的撫養費15年,其母親20年,其小孩子10年.如果其不是獨生子女且妻子也沒去世,那麼其父母的撫養費金額要除以子女數,小孩子的撫養費金額除以2.理由是:每個子女都有撫養父母的義務,小孩子的母親也有撫養義務.
因被撫養人中有二人是非農業戶口,一人是農村戶口.按照就高不就低的一般原則,在實際判案中,這些人的每年撫養費累計數,會按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支付.
Ⅱ 勞動爭議中,"生活費"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8、企業下崗待工人員,由企業依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支付其生活費,生活費可以低於工資標准,下崗待工人員中重新就業的,企業應停發其生活費。女職工因生育、哺乳請長假而下崗的,在其享受法定產假期間,依法領取生育津貼;沒有參加生育保險企業由企業照發原工資。
Ⅲ 單位拒不提供崗位,可以職工要求基本生活費屬於勞動仲裁范圍嗎
向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院申請仲裁。存在勞動合同關系,不安排員工工作是單位的自由,但必須支付員工工資。既不安排工作,又不支付工資就違反了勞動合同法。據此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但有一前提,就是在單位不安排工作崗位期間,該員工要保證每天到單位上班。如果不安排工作,就不去單位上班,就給單位有機可乘了。
Ⅳ 勞動爭議欠內退工資、生活費要什麼才算證據確鑿
你好!
內退,全稱「內部退養」或「內退內養」或「離崗退養」。 「內退」,是體制改革大潮的產物。是企業根據1993年4月20日國務院令第111號《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的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更新人員結構或降低人力成本,都得快速減少體制內正式員工的數量,渠道之一便是讓他們從企業內部提前退休。
內退並不是真正的辦理了退休手續,只是在單位內部的一種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辦理內退的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但每月可從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內退費,由單位繼續在社保中心繳納內退人員的社會保險,一直到到達退休年齡條件後正式辦理退休。
由此可見,你只要能出具企業為其繳納的社保明細,同時在這期間你的生活費存摺又無協商的生活費進項,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Ⅳ 不發內退生活費算勞動爭議嗎
如果有異議,就算是勞動爭議。
Ⅵ 內部退養人員是否適用勞動法
根據省政府批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進一步理順國有企業勞動關系及用人單位做好勞動合同管理工作的意見》(閩政[2000]文266號)第(一)條第4項退出工作崗位休養人員的規定,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簽訂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協議。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人員,應按《福建省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和比例向所在地社保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原勞動部《關於嚴格掌握企業職工退休條件的通知》(勞險字[1998]3號)文中也規定: 企業對接近退休年齡的職工要妥善安排,因年老體弱不能堅持正常生產工作,可以實行離崗退養,離崗退養期間,按連續工齡計算,按一定比例發放工資,所需費用仍在工資基金中列支。離崗退養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時,再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發給退休費。 因此,退養人員可按其退養期間的月生活費作為其退養期間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但其月生活費標准低於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應按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超過本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部分不繳費。 1.「內退」並不是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法的概念! 在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中,通常將「內退協議」看作為用人單位(企業)與職工之間「就勞動合同的實際履行方式作出變更」的補充協議,即,職工不必上班上崗工作;單位給予發放內退工資(或生活費);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允許職工另外從事其他工作和獲得收入,等等。只要「內退協議」不違法,通常,仲裁庭或者法庭可以認定協議對雙方的約束效力,雙方均應遵守。 2.您與單位的「內退協議至今到期,本人可以享受正式辦理退休。現在省社保局對我的退休不符合條件,本公司不能按照當時協議書實施辦理退休,而導致違約。」既然單位在協議中承諾為您辦理正式退休,而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認為不符合退休條件,不予辦理。單位應當承擔這一後果的責任。 3.如果在「內退協議」中有約定違約金的數額或者計算標准,您可以要求單位賠償違約金,相反,如果沒有約定違約金,您若要求違約金,通常不會得到仲裁庭或者法庭的支持。建議您:要求單位恢復勞動合同的履行,恢復原工作崗位及勞動報酬(工資獎金等)。這種訴請通常容易得到法律的支持(理由就是基於第1條的分析意見)。 4.重點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不是合同法!)。注意: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內退協議」的約定內容、原工作崗位及工資待遇,是否可以安排原有崗位的現狀、以及本人是否能夠勝任崗位工作條件等等。 「內退」問題,現在並不普遍了,也只有老國企在九十年代末或本世紀初才有這種處理方式。
Ⅶ 單位拒不提供崗位,可以職工要求基本生活費屬於勞動仲裁范圍嗎
是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Ⅷ 最高院司法解釋對被扶養人生活費是如何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
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
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8)內養生活費屬於勞動糾紛擴展閱讀
文山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原告主體特殊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受害人前「婆婆」主張因受害人死亡應獲得的被扶養人生活費,就未獲得支持。
受害人竇某的前夫於1984年過世,竇某帶著三個子女於次年與現任丈夫謝某結婚並共同生育了子女。後因其前夫的母親王某(1936年生)年老體弱難以獨自生活,便將王某接到身邊與家人共同生活。2017年10月,竇某與謝某不幸在交通事故中雙亡。
2018年3月,竇某與謝某的子女(包括竇某與前夫的子女)、謝某的母親以及王某一起作為原告將肇事司機、保險公司等相關當事人訴至法院請求賠償,其中王某主張被扶養人生活費4.6萬余元。
經審理,文山市法院認為,王某系竇某前夫的母親,兩人之間並無血緣上的親屬關系或法律上的扶養義務。竇某將王某接至家中扶養系基於道德和孝道,其行為值得肯定,但竇某並非王某的法定扶養義務人,故法院沒有支持王某主張的被扶養人生活費。
Ⅸ 最高院司法解釋對被扶養人生活費是如何規定的
您好,根據《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8條第1款的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撫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由此可見,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標准包括:
1、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
扶養人(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程度,應以死亡或者傷殘等級評定或者勞動能力喪失程度鑒定作為依據。勞動能力的喪失或者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導致的是抽象評價的未來收入損失的減少。根據傷殘等級評定1—10級確定相應的賠償基數,一級傷殘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2—4級也視為喪失勞動能力。5—10級傷殘程度所反映的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依次減弱,便是一種抽象損失標准。出現這種情況的,是要確定賠償義務人賠償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造成的損失,但不是絕對地、機械地套用公式進行乘除。舉例說,受害人的傷殘等級評定為10級,為最輕的一個等級,這並不意味著以此為據確定賠償義務人一律要承擔受害人10%的勞動能力喪失基數,而是綜合考慮受害人是否因傷殘導致實際收入減少等情況,來確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可以說,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法官要根據自由裁量權,參照受害人5級—10級傷殘等級,確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
2、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
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
這里,所謂上一年度,根據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5條第2款的規定,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所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費支出」,根據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5條第1款的規定,應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述兩個方面的因素結合起來綜合計算的結果,便是據以確定被扶養人生活費的標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