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助混凝土質量問題應該怎樣賠償
1.合同
2.因為他的質量不符合相關的標准,造成損失應該他負責的--不行就起訴到法院
⑵ 如何應對混凝土質量索賠問題
在混凝土購銷合同中明確約定提出質量問題的時間。
在合同簽訂時一定要約定出現質量問題後提出的時間,比如在 28 天強度檢測報告出來後一周內向混凝土公司書面提出,或工程分部分項驗收報告出來後的一周內,這樣約定的好處是避免在主體封頂後,施工方沒有工程進度的壓力和材料供應配合的壓力了,進而找茬扣款和拖延付款。
2.做好混凝土試塊的取樣封存和養護工作。
按照混凝土管理規定和施工規范,混凝土公司和施工方對每批次的混凝土都要取樣做試塊送檢,混凝土試塊是證明混凝土質量是否合格以及施工養護是否正確的直接證據,做好試塊的取樣封存和養護工作對混凝土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做好質量跟蹤服務,這是個簡單直接有效的辦法。
凡大批量混凝土和重要工地,都有專人跟蹤服務,工程師全天候在施工現場跟蹤監督服務。對施工方違規操作問題,工程師都會馬上要求施工方改正,並在現場拍照取證,把有關資料發函到項目部簽收告知施工方。
4.對於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這是工程中常見問題,也是施工中無法避免和完全解決的問題。
通常出現此類問題時,只要混凝土強度達標了,混凝土企業都會據理力爭,不願承擔責任,但在處理結果時,考慮到雙方合作關系及付款問題,通常混凝土企業會免費提供一些砂漿給施工方修補裂縫。
5.快速原則。
所謂快速原則就是要早發現、早處理混凝土質量問題。通常有經驗的工程師在混凝土凝固前就可以判斷出混凝土是否有問題,如果發現得早處理得快,影響就會小,損失就會小。
6.保密原則。
在發現質量問題前兆時,要盡量讓少的人知道,更不要讓業主知道。如果工地過多的人知道,會讓事情復雜化,影響處理的速度,造成損失擴大。
⑶ 混凝土常見質量問題
廣西建築結構加固工程公司認為混凝土常見質量問題包括:
1.、蜂窩★原因:
(1)配合比計量不準,砂石級配不好;
(2)攪拌不勻;
(3)模板漏漿;
(4)振搗不夠或漏振;
(5)一次澆搗混土太厚,分層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搗質量無法掌握;
(6)自由傾落高度超過規定,混凝土離析、石子趕堆;
(7)振搗器損壞,或監時斷電造成漏振;
(8)振搗時間不充分,氣泡未排除。
⑷ 混凝土質量有問題怎樣投訴攪拌站
那要看是什麼原因了,是養護不好施工不好還是確實是混凝土本身的問題,若是混凝土本身的問題當然是攪拌站的責任,當時有現場取得試塊嗎?若有就好辦了,可以有那試塊作為證據。
⑸ 如何應對混凝土質量索賠問題
第一,在混凝土購銷合同中明確約定提出質量問題的時間。一般來說,在施工階段,只要不是發生很嚴重的質量事故和付款糾紛,供需雙方都會合作下去,矛盾不會激化。發生糾紛的階段主要是集中在工程完工後收尾款時,如果施工過程中雙方合作的不是很愉快,這時施工方可能會和混凝土公司算總賬,以種種理由來拖延付款和少付款、拒絕付款。因此,在合同簽訂時一定要約定出現質量問題後提出的時間,比如在 28 天強度檢測報告出來後一周內向混凝土公司書面提出,或工程分部分項驗收報告出來後的一周內,這樣約定的好處是避免在主體封頂後,施工方沒有工程進度的壓力和材料供應配合的壓力了,進而找茬扣款和拖延付款。這樣還可以為混凝土公司預留一個時間和空間的機會採取反制手段應對施工方的無理要求,把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范圍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而一旦到了工程完工驗收後,混凝土公司能夠採取的反制措施就很少了。
第二,做好混凝土試塊的取樣封存和養護工作。按照混凝土管理規定和施工規范,混凝土公司和施工方對每批次的混凝土都要取樣做試塊送檢,由於很多工地施工現場沒有標準的試塊養護室,故混凝土公司對施工方送檢的試塊質量存懷疑態度;相反,由於混凝土公司有調換試塊的陋習,施工方對混凝土公司提供試塊的真實性也是持懷疑態度的;而混凝土試塊是證明混凝土質量是否合格以及施工養護是否正確的直接證據,做好試塊的取樣封存和養護工作對混凝土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常的作法是,每一批次混凝土到施工現場後,混凝土公司取樣員和施工方、監理一起現場取樣,然後由施工方和監理做上標記拍照記錄,混凝土公司和工地分別拿去養護,送檢前混凝土公司和施工方先對試塊進行檢測,記錄結果。如果工地送檢和驗收出現質量問題,則是施工方責任,與混凝土公司無關,雙方可以在合同中做出這樣明確約定。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後,施工方推脫責任,而造成混凝土公司無法舉證無據可查的被動局面,有了混凝土試塊檢測報告這樣的直接證據和合同的明確約定,無需再鑒定就可以打贏質量糾紛官司。在試塊取樣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廣州地區,其在 2012 年率先實施在試塊中埋設晶元來監督混凝土質量的整個流程。
第三,做好質量跟蹤服務,這是個簡單直接有效的辦法。我們在實驗室設有現場服務工程師,凡大批量混凝土和重要工地,都有專人跟蹤服務,工程師全天候在施工現場跟蹤監督服務。對施工方違規操作問題,工程師都會馬上要求施工方改正,並在現場拍照取證,把有關資料發函到項目部簽收告知施工方。如此一來,施工方不會輕易指責混凝土有質量問題,在發生混凝土尾款支付糾紛時也不會以質量問題抗辯了。
第四,對於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這是工程中常見問題,也是施工中無法避免和完全解決的問題。經多年的此類事情處理結果證實,發生此類問題時多半是施工方的責任造成的,一些有經驗的施工隊,即使在混凝土有些問題的情況下,仍能通過後期的施工和保養讓混凝土不開裂且達到驗收標准。這類問題案例及技術處理方法很多,這里就不多說了。通常出現此類問題時,只要混凝土強度達標了,混凝土企業都會據理力爭,不願承擔責任,但在處理結果時,考慮到雙方合作關系及付款問題,通常混凝土企業會免費提供一些砂漿給施工方修補裂縫。
第五,快速原則。所謂快速原則就是要早發現、早處理混凝土質量問題。通常有經驗的工程師在混凝土凝固前就可以判斷出混凝土是否有問題,如果發現得早處理得快,影響就會小,損失就會小。一些公司在發現混凝土出現異常時,常常報以僥幸心裡,希望多看幾天,找對方的過錯,或者期望後期強度會升上來從而符合質量標准,在處理時就找理由推諉拖延,結果是等情況完全明朗時損失已經很大了,造成關系緊張,工期延後,處理難度加大,費用增高等。所以越早發現質量問題越早處理,損失和影響就會越小。曾經我們有一個案例,在東莞的一個工地,上午澆築的混凝土,到下午過了初凝時間還沒有凝固,施工方反映了問題後,混凝土企業派實驗室工程師現場去檢查,發現確實過了混凝土凝固時間還沒有凝固,公司火速召開現場會議,實驗室工程師也感覺可能會出問題,於是,在還沒完全確認有質量問題的情況下,現場決定拆除返工。連施工方都覺得可惜,表示可以等等看看再說。但混凝土企業沒有抱著僥幸的心裡,堅持馬上拆掉,連夜返工。事後證明混凝土企業的決定是正確的,原來該批次混凝土因為材料部換了水泥沒有通知實驗室,實驗室沒有做試配,生產部門就直接按原配合比生產了,結果事後檢測外加劑和新換的水泥不匹配,差點釀成大事故。而此次事故由於處理及時,幾十萬的損失僅僅賠了兩萬元錢材料費和人工費,還贏得施工方和監理的信任。
第六,保密原則。在發現質量問題前兆時,要盡量讓少的人知道,更不要讓業主知道。從業主這個角度來講,施工方同混凝土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因為業主知道後,會找理由扣施工方的工程款,雖然最終施工方還是會要求由混凝土公司來承擔的,但施工方一般不想陷入糾紛之中,故發生問題後,施工方會配合混凝土公司處理和補救。如果工地過多的人知道,會讓事情復雜化,什麼開會討論處理方案啊,檢查匯報啊,一級一級的走程序,影響處理的速度,造成損失擴大。作為最終結果的承擔者混凝土公司,當然不希望拖延時間。可能有些人不認可這個辦法,認為違反規定和誠信原則,但如果不這么做,你在等待的過程中,會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曾經我們經歷過一個事情,混凝土公司因為一點小質量問題和施工方在現場爭執,相互指責是對方的過錯,結果被監理知道,監理報告給甲方,甲方正在為工程進度款到不了位而犯愁,知道後暗喜,報告給了建設局,建設局下了停工檢查通知,要質監站走程序,這下施工方和混凝土公司都慌了,不管質量有問題沒問題,工地上千號人,一旦停工,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一起攜手配合把事情解決了,停了三天後恢復開工,但還是造成了雙方幾十萬元的損失。事實教訓我們,出現問題不要驚慌,不要相互推脫指責,找清楚原因,同施工方積極快速的處理解決,只要結果處理好了,工程檢查合格了,過程怎麼樣就不重要了。
⑹ 浦江萬固商品混凝土有質量問題怎樣投訴
出現混凝土質量問題,首先要收集相關證據
與供應單位簽訂的供貨合同,混凝土運輸單 這些材料是證明混凝土確實為該單位供應
另外要證明混凝土確實有質量問題,並且由供貨單位造成,可以委託具有第三方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實體檢測,取得確實有質量問題的證明,
然後到縣級以上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建委,住建局)或建設質量監督管理機構(質監站)投訴
⑺ 混凝土標號質量不合格追究誰的責任
這個就多了,到底是商混站的質量問題,還是施工的問題,還是後期養護的問題,要扯皮的。。。不過可以把商混站,施工方坐在一起討論一下,誰的責任,後期怎麼辦,費用怎麼分攤。
⑻ 砼出現質量問題追究哪個部門責任
這個首先要分析原因,第一是看砼的原材料有沒有問題,如果是商品砼出現問題,追究商混公司的責任;第二是看施工,首先是澆築,看是不是因為澆築的原因產生的砼質量問題,這種主要就是砼的質量通病方面的,這些都是很好解決的,然後就是看養護,不過這個問題有點不好辦,養護不到位肯定砼強度有影響,這個經常出現和商混公司扯皮的事情。反正就兩點,強度出現問題一般情況是砼原材料的問題,就要找商混公司,如果是施工質量問題那肯定是找施工單位了。
⑼ 商品混泥土有質量問題怎麼索賠
首先先鑒定是否是砼問題才能進行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