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商場簽訂的聯營合同和租賃合同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聯營合同是企業之間或者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達成的聯合經營的協議。
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有為了達到共同的經濟目的,約定共同出資,聯合從事一定生產經濟活動的協議。
聯營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徵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特徵:
(1)聯營合同的主體是法人,而且必須是企業法人和事業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公民個人也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當事人。
(2)聯營合同主要體現了聯營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3)聯營合同適用於合夥型聯營和合同型聯營。
(4)聯營合同的主體至少有兩方當事人。聯營合同當事人的主要權力是按合同約定取得聯營的盈利;按合同約定取得其他聯營當事人的協助和支持。聯營合同當事人的主要義務是按合同約定提供聯營資金或費用,按合同約定進行協作;支持其他聯營當事人從事與聯營有關的活動。
(5)聯營合同的標的是聯營行為,而不是物或智力成果。
(1)商場聯營合同糾紛擴展閱讀:
聯營合同的基本要求
第一,同其它經濟合同的簽訂一樣,聯營合同的簽訂也必須貫徹平等互利,協商一致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各方的上級主管單位也不得非法干預。
第二,由於聯營合同同時涉及人、財、物,產、供、銷各個方面,問題比較復雜,聯營各方在簽訂合同前應對聯營進行認真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互相考察,防止草率簽約。
第三,聯營合同的種類繁多,每種合同各具特點,當事人應根據聯營合同的特點,按法定程序簽訂合同。
對法人型聯營合同和合夥型聯營合同來講,特別要注意:一是要處理好合同和章程的關系。這兩種合同往往是合同和章程並存,章程和合同應當各有側重,相互一致;二是要處理好意向書和正式合同的關系。當事人在進行聯營時,多是先簽一個意向書,然後再根據意向書簽訂正式合同。意向書比較原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四,實踐中,某些地方政府要求聯營合同必須進行公證或鑒證。這對於把好合同的簽訂關是有利的。當事人應當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辦理。當地政府沒有規定的,如果當事人各方認為有必要,也可對合同進行公證或鑒證。
『貳』 民事案件案由里為什麼沒有聯營合同糾紛
這個應該詢問最高人民法院,但沒有聯營合同糾紛並不影響案件審理,可以適用上一級案由即合同糾紛
『叄』 我公司是百貨商場,與供應商是聯營合同關系,每月要從商戶的收款中扣掉相應的扣點款,想問下賬務處理怎麼辦
你們扣除的這部分供應商貨款,應當作為收入進行處理。
可以並入你們收取的管理費用。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同時月末計提營業稅,次月稅款繳交入庫。
『肆』 關於商場與超市租賃、聯營合同問題
建議
要
省錢
讓網
給
做合同
合同
細節性東西
細談
起草合同
負責任
想規避風險
自
權益
化
建議
找
律師給
做
合同
希望網
沒事免費專門給起草專業合同
『伍』 請問與商場簽定的聯營合同已過期,對方用14年陪營合同起訴我有效嗎
1、與商場簽定的聯營合同已過期4年未續簽,但我一直在經營,說明合同還在繼續履行合同,這個時候的合同是無期限的,雙方隨時可以解除合同。
2、現在商場要求交納16年至18年4月租賃費是可以的。並且應當退還入場保證金
3、如果起訴,能否勝訴關鍵在證據。
『陸』 法律中,最高法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企業法人,事業法人,這其中的企業事業法人包括自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夥,以及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版和其他經濟組權織與企業法人或者事業法人聯營的,也可以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只要聯營的其中一方屬於企業法人或事業法人,那麼就適用該司法解釋。如果聯營各方均為自然人,性質上就不屬於聯營合同。可分別按照企業設立合同、合夥協議或合作協議看待,適用合同法、公司企業法和民法中的合夥規定。
『柒』 人民法院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中對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如何確認
保底條款違背復了聯營制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原則,損害了其他聯營方和聯營體的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當確認無效。聯營企業發生虧損的,聯營一方依保底條款收取的固定利潤,應當如數退出,用於補償聯營的虧損,如無虧損,或補償後仍有剩餘的,剩餘部分可作為聯營的盈餘,由雙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聯營各方的投資比例重新分配。 (二)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於銀行利息的罰款。 (三)金融信託投資機構作為聯營一方依法向聯營體投資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分享固定利潤,但亦應承擔聯營的虧損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