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必懂民事糾紛知識

必懂民事糾紛知識

發布時間:2021-08-07 12:44:36

⑴ 作為普通人,應該懂得哪些法律常識,如何能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知道的法律糾紛知識, 希望能指導一二

看你自己的生活需要,比如,理不理財、開不開車、有沒有借錢、做不做生意、用不用信用卡等等,可以去圖書館找近幾年的法律書看,網上查法律條文還是比較可靠的,但查法律問題卻非常不靠譜,至少網路里大部分法律問題的答案都是錯的。重大法律問題直接找律師,別再自己摸索了,容易得不償失。

⑵ 關於民事糾紛問題

和你有沒有瓜葛,主要是要看交通事故的發生和你有沒有因果關系。交警出具的事故認定書裡面會寫的很詳細的,裡面如果沒有關於你的內容,那你就是作為一個證人。另外,也要排除當時在車上,你們坐在後座的人有沒有擾亂B正常開車,車上其他人沒有說是你的原因的話,就沒有太大關系。

⑶ 懂法律知識的進!民事糾紛問題

你爸在某廣告公司接工程做,這句話對於你爸爸和廣告公司之間的關系沒有表述清楚。你爸爸和廣告公司之間存在勞務關系或者承攬關系,而這兩種關系的法律後果完全不一樣。
一旦被認定是勞務合同關系,那你爸的行為就是職務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和第三十五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之規定。你爸工作行為雖致使玻璃破碎,但廣告公司作為僱主,具體賠償責任由廣告公司承擔。
一旦被認定是承攬合同關系,承攬合同是以完成一定的標的為目的的,就是說此時你爸必須嚴格按照約定完成特定的工作成果。但你爸的行為在完成工作成果的同時導致其他損失的,那麼作為實際的承攬人,就應該賦有賠償的責任。但你說「某公司員工買來玻璃上鑽眼的鑽頭,我爸開始施工」,在上打眼的行為是某公司指示下做的,且對方提供了工具,如果在玻璃上打眼必然造成玻璃破碎的後果,那麼某公司這一行為存在明顯的過錯,你父親就應該免責或者減輕賠償責任。如果在玻璃上打眼通常都是用電轉,那你父親難辭其咎,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⑷ 民事糾紛哪幾種類型

有贍養抄糾紛、房屋糾紛(常見的),還有合同糾紛、工程合同糾紛、商務糾紛、醫療糾紛、旅遊糾紛、勞動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矛盾糾紛分類包括: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涉及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糾紛。包括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房產物業、人身損害、合同、借貸等民事行為引發的糾紛。
行政糾紛: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和糾紛。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資源權屬、醫療衛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和糾紛。
涉法涉訴糾紛: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利部門對案件或問題處理不滿而又引發的矛盾糾紛。涉及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判決或裁定,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現實問題,主要是當事人對己經生效的法律判決或行政裁決表示不滿。

⑸ 民事糾紛都有哪些

1、民事糾紛是抄作為平等民事主體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等就人身和財產關系等屬於民法調整范圍的法律關系發生的各種糾紛。

2、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

3、民事糾紛包括:債權債務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損害賠償糾紛、離婚糾紛、著作權糾紛等。

⑹ 法律知識1.民事糾紛和治安案件有何區別

1,民事糾紛的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一方或者多方違反了法定的或者共同擬訂權利義務關系規則而提出異議的行為.如離婚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著作權糾紛等。
治安案件的概念是,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案件.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上述法律條文我們可以看出,打架斗毆不屬於民間糾紛[是由民間糾紛所引起的],而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但如果打傷了人,要賠錢,則構成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那麼一方不不履行,另一方提出異議,甚至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則構成了新的民間糾紛.

2,上述6種送達模式都屬於法院訴訟的程序,如法院向原告送達傳票的行為,向證人送達出庭做證的通知的行為.但需要注意這幾種方式的區別.
直接送達是直接給本人.
留置送達是給本人,本人不要或者不在,則找見證人見證將訴訟文書留在其住所.無法當場送的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轉交送達的對象只能是軍人,被監禁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
委託送達是委託其他法院進行送達,比方說異地.
治安處罰的程序包括調查,決定和執行,內容很多,請參看治安管理處罰法.

⑺ 什麼是民事糾紛

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內處理平等主容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⑻ 民事糾紛包括什麼

第一類是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離婚的財產糾紛、戀愛引起的財物糾紛、撫育糾紛、

贍養糾紛、撫養糾紛、解除收養關系糾紛、解除同居關系(起訴時雙方或一方未達到法

定婚齡或不符合其他結婚條件)糾紛、析產糾紛、分割糾紛、賠償金、補助金、保險金

糾紛。

第二類是房屋糾紛。包括房屋確權糾紛、房屋買賣糾紛、房屋使用權糾紛、房屋租賃糾

紛、房屋代管糾紛、房屋典當回贖糾紛、房屋拆遷糾紛、換房糾紛、退出強占公房糾紛、

拆除違章建築糾紛、房屋附著(定著)糾紛等。

第三類是繼承遺產糾紛。包括繼承權糾紛、遺贈撫養協議糾紛、遺贈受領糾紛、分享遺

產糾紛、確認喪失繼承權糾紛。

第四類是債務糾紛。包括借貸糾紛、買賣糾紛、抵押糾紛、承攬加工(個人與個人)糾

紛、代購代銷(個人與個人)糾紛、拖欠貸款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糾紛、追還不當得利

糾紛、追還定金糾紛、無因管理索賠糾紛、帳務糾紛等。

第五類是人身、財產權糾紛。包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財物損壞賠償糾紛、追還財產糾

紛、違約金糾紛、要求消除危險糾紛、恢復財產原狀糾紛、排除妨礙糾紛、醫療事故處

理糾紛等。

第六類是土地糾紛。包括宅基地使用權糾紛、宅基地界址糾紛、宅基地附著(定著)物

糾紛。侵犯土地使用權糾紛。

第七類是相鄰關系糾紛。包括採光糾紛、通風糾紛、通道使用糾紛、排水糾紛、排隊竹

木妨害糾紛、噪音糾紛等。

第八類是其他財物權糾紛。包括山林糾紛、水利糾紛、樹林、竹園產權糾紛、財物權屬

糾紛。

第九類是人身權糾紛。包括侵犯姓名權(名稱權)、侵犯肖像權、侵犯名譽權、侵犯榮

譽權等引起的糾紛。

第十類是知識產權糾紛。包括著作權糾紛、發現權糾紛、發明權糾紛等。

第十一類屬適用特別程序的事由。包括選民資格、宣告死亡、宣告失蹤、撤銷死亡宣告、

撤銷失蹤宣告、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認定公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認無主財產、

不服指定監護、撤銷監護人資格等。

第十二類是上述十一類不能包括進去的其他糾紛或事由。

(8)必懂民事糾紛知識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

1、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願、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3、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後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並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4、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上述四種解決糾紛的途徑中,仲裁和訴訟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協商、調解則不具有,因而當事人對協商和調解達成的協議可以反悔。當然,究意採用何種途徑去解決一個具體的民事糾紛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意願。

⑼ 民事訴訟有哪些常識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法定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之權利的法律制度。訴訟時效有利於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也就是間接地督促義務人履行義務,以實現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利於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有利於人民法院及時正確地處理民事糾紛。
1. 民法規定了哪些訴訟時效
(1)一般訴訟時效: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2)短期訴訟時效:下列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①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②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③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3)長期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技術進出口合同引起的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限為4年。
(4)最長訴訟時效:最長時效為20年,適用於一切民事糾紛。其適用前提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權利人不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民事權利在20年內受法律保護。
(5)無訴訟時效限制: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2.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
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侵權行為所發生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計算。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
(2)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3)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優惠期結束的次日起計算。
3. 訴訟時效的中止
訴訟時效中止也稱訴訟時效暫停,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由於發生了天災、戰爭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其他障礙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訴訟時效暫停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4. 訴訟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請求和承認必須有可靠的書面證據!
5. 訴訟時效屆滿後的法律後果
(1)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3)訴訟時效屆滿並不消滅民事實體權利。權利人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而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後自願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依然有權受領並受法律保護。

⑽ 我想請教一下關於民事糾紛的法律知識

您好,關於您的問題,我有如下建議:
1、事情發展到訴訟的地步,肯定是有一邊在胡攪蠻纏。你們作為侵權方,應該明確一個問題,《侵權責任法》第89條明確規定,你們應該賠,但是賠多少,有待商議。
2、如果是對方胡攪蠻纏,那麼我覺得可以嘗試從兩個地方入手談判,第一,騎車帶三人,屬於違章,應該承擔部分責任。第二,速度快。
3、如果真的對簿公堂,那麼你們作為侵權方,首先應該和法院明確你們的立場:我們認錯,我們該賠。然後再和法官闡述上面兩個對方應當承擔部分責任的觀點。
這種問題還是提倡私下調解,畢竟訴訟畢竟成本太高。

閱讀全文

與必懂民事糾紛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