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買車和店家起糾紛

買車和店家起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07 01:14:53

㈠ 因買車發生糾紛,請問汽車買賣合同糾紛怎麼解決

您好,
一、 汽車買賣合同糾紛協商
協商是指當事人雙方根據自願原則,按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自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
保管合同糾紛的協商解決是指當保管合同違約現象出現後,違約方應主動與受害方取得聯系,向其說明違約的原因和理由,並積極主動地表示願意承擔違約責任,以取得對方的諒解,而受害方在發現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後,也應當及時與違約方取得聯系,迅速與對方協商以合理解決糾紛。當事人的協商解決是基於雙方自願,因此,這種方法是一種最為行之有效的解決合同糾紛的方法。協商解決既不傷害雙方當事人的感情,有利於將來繼續合作,同時它與仲裁、訴訟相比,省時、省力、省錢。但是,在採用協商解決保管合同糾紛時,也應注意一些基本原則,這就是合法原則、自願原則和平等原則。所謂合法原則是指當事人在協商解決保管合同糾紛時,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所達成的協議的內容也應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的要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弟三者的利益:自願原則是指保管合同方當事人在協商解決合同糾紛時應完全基於自己的意志,並沒有受到對方的強迫、威脅或其他的外界壓力。
二、汽車買賣合同糾紛調解
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願通過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說服教育,在提高認識。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從而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調解一般應遵循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明確責任的原則,自願的原則和合法的原則。
調解通常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仲裁機關的調解和人民法院的調解四種。對於民間調和行政調解所達成的協議,通常不要求具備某種特定的形式,因為這種調解一般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當事人可以拒絕執行調解協議。但是,對於經過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調解而達成的協議,卻要求依法製作調解書,因而這種調解協議書一經送達並簽收即產生法律約束力,當事人雙方均應自覺履行協議,否則,對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種調解書的製作一般包括以下內容:雙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的姓名和職務;合同糾紛的主要事實與責任;經過調解達成協議的內容;仲裁費、訴訟費其他費用的負擔等等。調解書不同於協商達成的協議就在於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的協議完全沒有法律約束力,而調解書有些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具有強制執行性。
三、汽車買賣合同糾紛仲裁
保管合同糾紛的仲裁是指保管合同糾紛的當事人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以協議的方式自願將合同爭議提交仲裁機關,由仲裁機關居中按法定的程序作出裁決,從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項法律制度。
理解仲裁製度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意願協議為前提,也就是說,仲裁機關的受理必須有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仲裁協議和申請,仲裁機關本身不能依職權行合。沒有當事人合法的仲裁協議,仲裁機關就無權進行仲裁:《仲裁法》第4條明確規定:「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仲裁機關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有裁決權這也就是說,當仲裁機關不能通過調解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時應及時地依職權對合同爭議的事實作出判斷,對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裁決,且仲裁裁決書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仲裁作為一種最為常見和有效的解決糾紛的方法是因為它把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法律的強制執行力有效地結合起來了。對保管合同糾紛進行仲裁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保管合同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雙方在選擇仲裁方式,仲裁機構和仲裁人員以及在仲裁過程中達成的調解協議,均需出於雙方當事人的完全自願。根據《合同法》規定,保管合同發生糾
紛時,當事人可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在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凋解解決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的仲裁條款或事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這里所要求的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就反映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2)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精神在仲裁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平等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當事人雙方在訴訟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即無論當事人是公民還是法人,也無論其經濟實力是強是弱,更不管其經濟性質如何,在仲裁活動中都處於平等的地位,平等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第二,仲裁機關必須切實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如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為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條件等等。
(3)先行調解原則
所謂先行調解是指仲裁機關在作出裁決前,根據案情的可能或雙方當事人的自願,應當先行調解,以便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解決糾紛:《仲裁法》第51條對此作了規定,即「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願意調解的,仲裁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4)仲裁權獨立的原則
仲裁權獨立是指仲裁機構依法獨立進行仲裁,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主要表現在仲裁機構相互之間沒有隸屬性;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機關對案件的處理行一裁終局制,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且不存在復議和上訴的問題、至於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朽,法律是賦予其效力的,保管合同糾紛的當事人應當按照仲裁文書中規定的時間自行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面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四、汽車買賣合同糾紛訴訟
訴訟即通常所說的打官司,是合同糾紛最終的解決途徑。
只要當事人協商不成,合同中沒有規定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均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人民法院的審請活動,使合同糾紛最終得到公正合理自勺解決,一般保管合同糾紛法院的民事審判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保管合同糾紛案件時,首先應確定其是否有管理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25條的規定保管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對管轄的人民法院進行選擇,但這種選擇必須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
當事人既可在合同訂立時以合同條件的形式確定管轄法院,也可在合同糾紛發生後以書面形式選擇具備的管轄法院,但如果沒有這種選擇,那麼案件就應由被告住所地屬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人民法院在確定廠管轄權後,通常按照普通的民事訴訟程序對保管合同糾紛進行審理,作出生效的判決。
在強制執行過程中,法院有權採取如下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搜查被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執行人交付執行文書中所指定的財產或票證;強制遷出房屋或退出土地等。

㈡ 關於買車和4s店發生了糾紛應該找那個部門維權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六條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本規定實施的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組織建立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信息公開制度,並可以依法委託相關機構建立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信息系統,承擔有關信息管理等工作。

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本規定實施的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的規定,投訴者的訴求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

(2)買車和店家起糾紛擴展閱讀

《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工作導則(修訂)》第十四條 消費者投訴應遞交文字材料或有消費者簽字蓋章認可的詳細口述筆錄。投訴材料應包含以下內容:

(一)投訴方和被投訴方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訴方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單位名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人、聯系電話等。

(二)損害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及與經營者協商的情況;

(三)有關證據。消費者應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四)明確、具體的訴求。

對投訴要件缺乏或情況不明的投訴,消費者協會應及時通知投訴方,待補齊所需材料後再受理。

㈢ 購車有糾紛可以跟總商家投訴嗎,有是相關法律是維護我們可憐的消費者的

要看你們簽訂的合同了,比如交車時間之類的!建議你把合同的主要條款發上來。

㈣ 在汽貿店買車和汽貿店發生糾紛能向汽車廠家投訴嗎

可以的呀車是它製造的啊????

㈤ 按揭買車時,若與車行發生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

您好
您只要搜集好相關證據,如購買發票單據、錄音、銀行支付記錄等等,就可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1.向當地工商局舉報
2.撥打12315熱線舉報
3.向電視,期刊雜志等媒體揭發
4.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㈥ 購車有糾紛可以跟總商家投訴嗎

不用找總商家,看你當時購車協議怎麼簽得?如果4S店承諾多長時間客戶可以提車,顏色,型號都寫在協議里,那麼超過了時間4S店就算違約。你沒有按時提到車沒有給你造成實質的損失,你要求賠償違約金應該不會有多少錢。所以建議你要求4S點雙倍返還你的定金。記住,你只能要求雙倍返還定金或者賠償違約金,兩者不能同時用。你看哪個賠的多些就要求哪個

㈦ 鋪面被銀行起訴拍賣,我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買車嗎

兩者還是有一定關系的,如果鋪間拍賣成功足以歸還銀行貸款本金和利息的話,你可以光明版正大用權自己名字買車,如果指賣款不足以償還銀貨款,你還另外買車那就是有意賴帳了,如果你真的偷偷摸摸以自己名字買了車,銀行一旦查到,那你這個車肯定是被扣留估價拍賣,用來繼續償還銀行貸款的。

㈧ 購車糾紛如何正確的解決,有什麼相關法律嗎跟總商家投訴有效嗎很急,求解!

雙倍退還定金,或者之前有約定違約金的話可以主張違約金。
有合同的話,一可以要求繼續履行,二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㈨ 買車遇到經濟糾紛怎麼解決懷疑4S店與欺詐人員有聯系

需要相關鑒定。如屬實,可要求退款等。

㈩ 買車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

與經銷商協調和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任何經銷商都有三包義務,如果購買的汽車出現問題,應該及時跟經銷商聯系,並更換或者維修新購買的汽車,先與經銷商進行協調,讓其進行賠償。如果經銷商拒不賠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10)買車和店家起糾紛擴展閱讀:

銷售者義務

第十一條 銷售者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家用汽車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證明和其他標識。

第十二條 銷售者銷售家用汽車產品,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向消費者交付合格的家用汽車產品以及發票;

(二) 按照隨車物品清單等隨車文件向消費者交付隨車工具、備件等物品;

(三)當面查驗家用汽車產品的外觀、內飾等現場可查驗的質量狀況;

(四)明示並交付產品使用說明書、三包憑證、維修保養手冊等隨車文件;

(五)明示家用汽車產品三包條款、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

(六) 明示由生產者約定的修理者名稱、地址和聯系電話等修理網點資料,但不得限制消費者在上述修理網點中自主選擇修理者;

(七)在三包憑證上填寫有關銷售信息;

(八)提醒消費者閱讀安全注意事項、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使用和維護保養。

對於進口家用汽車產品,銷售者還應當明示並交付海關出具的貨物進口證明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進口機動車輛檢驗證明等資料。

閱讀全文

與買車和店家起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