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知情進購侵犯商標權的貨物,被起訴該怎麼辦
我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由此可見,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也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法律同時規定,如果侵權人不知情,並且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不知情的侵權人也需要承擔停止銷售該產品,提供購買渠道以協助查辦偽劣產品來源等侵權責任。
❷ 某款產品已有外觀專利,其他商家銷售零件讓買家自行組裝使用,算不算侵權
如果這些零部件只能夠用來組成已獲得外觀保護的商品,那麼同樣構成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❸ 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告商標侵權,對方當時來購買物品時(兩瓶葡萄
工商處罰和商標注冊人發律師函,是兩個概念。工商行政處罰,是工商局常規的專行政管理,發屬現你或你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而採取的制止行為,這代表工商局有所為,對市場進行了監督與管理。但工商局,不代表法律,對商標注冊人的侵權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因為工商局的罰款而結束。商標注冊人發律師函,主要就是告知你已經侵犯商標注冊人權利,最終向你追索你在侵犯他人商標權利的時候,給商標注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為此,在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律師函的內容的時候,你只能關注商標侵權的事件中,律師函要表達的內容。但你在不進行再次侵權行為的前提下,你可以不用理會律師函。等他們找到你的時候,再說具體要求,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請一個對商標侵權案件中國的律師,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總之,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來說,少說多看,以免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標注冊人的律師或法務團隊採集到對你不利的證據。
❹ 商品時正規渠道購買的 但現在別告知廠家侵權 工商部門要求處罰 不知道合不合理
只要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出具了鑒定報告,就是有證據證明你所銷售的產品是侵專權產品,工商部門即可依據《商標屬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的規定予以扣押,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予以定性,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罰款數額為10萬元以下。 」的規定予以處罰。
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能提供合法來源證明的,可以免除你的賠償責任,但不免除你的侵權責任。
行政處罰不等同於賠償責任。行政處罰不同於刑事處罰,行政處罰不問行為人的主觀意思,即無論你在購買時是否知道其屬於侵權產品,一旦你了實施了侵權行為,即可處於行政處罰。
❺ 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疑似侵權的產品後再次出售算是侵權嗎
你好,針對你的問題分析如下。第一、原告起訴你侵權的權利是何種權利,是外觀設計專利權還是美術作品著作權?第二、按照你的敘述,你所銷售的產品是從商貿城進貨的,能否提供證據證明該產品確實是從商貿城進貨的?第三、原告雖然向你索賠11萬元,但是具體的賠償金額要由法院根據侵權的情節、維權所指出的合理費用等綜合考慮。
❻ 關於配件侵權及打假問題(法律求助)!
請問貴公司有申請過相關專利沒?
若沒有申請,肯定是無法保護自己利益的。
若想保護公司利益,建議直接咨詢知識產權行業相關人員,然後制定一套比較符合你們公司情況的專利戰略。
專利保護和專利侵權涉及的東西比較多,非一言兩語能說清,若需幫助,可加Q詳詢!
❼ 購買來的產品存在侵權,我們不知情銷售,被告到法院,我們目前只能提供進貨單 能做為證據嗎
進貨單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因為你手裡進貨單是手寫的 ,而且上面沒有明確標明貨物產品,這樣作為證據就存在很大瑕疵。證據力度明顯不足,除非供貨方承認是他們供的貨才能有力度
❽ 購買來的產品存在侵權,我們不知情銷售,被告到法院,我們目前只能提供購買來的碼單,能做為證據嗎
進貨單當然可以作為證據。產品責任案件中,銷售者若要免責,需能指明侵專權產品的生產者或供貨者!屬如果能找到生產廠家則由侵權廠家承擔侵權責任。
具體法律依據為《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一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