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試分析護士在執業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化解
一、護士執業風險: 是指護理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存在與護理工作相關的,對病人、醫院工作人員等造成的身體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可能性。
二、護理執業風險的特點: 大多數醫療糾紛或多或少都與護理工作有一定的關系,單獨發生的護理事故少,護理事故一旦發生往往造成嚴重後果,護理糾紛處理上非常麻煩 。
三、護理行為與執業風險的關系
護士既是進行臨床治療的基本力量,又是健康教育、醫療服務的重要力量;既是醫囑的具體執行者,又是醫生的密切配合者,同時又是觀察病情的「哨兵」。由於護理工作具有連續性、動態性、直接性和具體性,護士與病人接觸最早,機會亦最多,因此護士的諸多護理行為構成了諸多風險因素。
四、護士執業的風險因素 (一)護士執業義務風險 1、存在無護士執業證書或執業證未變更。 2、未執行規章制度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
3、患者出現緊急情況未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 4、出現問題醫囑:不報告依然執行。 5、對患者不尊重泄露病人的家庭住址、電話等隱私。
6、不服衛生主管部門或者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安排,參加醫療救護等突發事件。 (二)護理操作風險 1、注射、輸液、輸血等:
(1)液體滲漏,周圍皮膚、組織壞死、肢體壞死截肢。。。。。 (2)輸錯液體、輸錯血。發生輸血反應、輸液反應或者葯物反應不能夠及時處理。 (3)服錯葯。
2、護士擅自給熟人注射、輸液。病人手續不全、沒有病歷、無法舉證,一旦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發生不良後果,醫方難以舉證而面臨承擔法律責任。
3、患者自帶葯問題風險:既要堅持原則、執行操作規范,也要注重人性化。患者自帶葯,需要護理人員執行的,應當告知患方自帶葯風險,並簽署《患方自帶葯風險告知書》,同時仔細檢查葯品包裝、批號、日期、葯品外觀質量,加強用葯後的觀察。
4、在院期間護理措施不到位發生壓瘡,導致投訴。 5、消毒隔離措施不落實導致院內感染事件發生。
6、盲目執行口頭醫囑,補記不及時、不準確,一般有糾紛,護士無法提供有效證據為自己辯護。 (三)護理安全管理風險 1、患者日常生活存在的風險:跌倒、墜床、壓瘡。
2、患者外出存在的風險:患者不得擅自外出,做檢查、會診允許外出時,要注意安排陪同人員。
患者擅自外出的風險表現有: (1)潛在疾病突發引發患者猝死; (2)發生交通事故致患者傷殘、死亡; (3)患者實施其他不當行為的風險。 3、患者財物被盜風險
(1)護士是否告知患方不得帶貴重物品、大量現金到病房; (2)醫院范圍內是否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4、患者出院存在的潛在風險
(1)沒有書面的出院健康教育導致病人暴飲暴食,再次復發。 (2)對於死亡患者屍體的料理:傷口暴露等家屬不滿。 5、標本丟失、標本未檢費已收。
6、病歷保管不善、頁碼不全、丟失。 7、護理記錄塗改、字跡不清、記錄不及時。醫療設備、環境管理不善帶來的風險
8、醫療設備管理不善。如在使用醫療器械、醫用材料時,沒發現質量問題或抱有僥幸心理使用不良設備、材料或環境管理缺陷產生的質量風險。
護理風險防範對策 (一)嚴格執行護士執業規定 1、護士執業資格認定 2、履行護士相關職責 (二)減少護理操作風險的發生
1、學習和掌握有關部門頒布的操作規程,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三級護理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等。 2、集中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對搶救及特殊事件報告處理制度。
3、認真執行制度、常規、預案等,病人發生輸液反應或者葯物反應時,及時報告與處理。住院患者輸血反應的應急處理、葯物反應(過敏)的應急處理等。
4、增進與患者家屬溝通,加強告知、簽署《壓瘡防範風險告知書》,建立《褥瘡病人翻身卡》。
5、加強病歷管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改造現有病案櫃,護士站的病歷應該加強防盜措施。
6、外送工人要加強規范培訓,送檢標本要及時、正確,並履行簽字制度。
7、出院指導到位。口頭告知的注意事項,缺陷:難以獲得證據,訴訟中被動,必要時口頭告知可轉變成書面告知。 8、加強無菌觀念和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1、加強學習護理技術、掌握護理理論技能,把技術風險降到最低點。因此,醫療設備需專人負責管理,需定期檢查設備是否完好。
2、護理上需按護理級別要求定時巡視病房,多與患者溝通,及時處理潛在問題,而且還需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崗要求保證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 3、執行醫囑認真執行
「三查七對」保持清醒靈活的頭腦,利用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以評判性思維進行工作。 4、認真學習《護理文件書寫規范》,加強專科理論學習,客觀、及時、准確記錄護理文件。
5、構建非懲罰的護理安全文化,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積極倡導、鼓勵醫護人員主動報告不良事件,通過學習「錯誤」,提高對「錯誤」的識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通過醫院在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活動工作的過程,提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
B. 護理專業的面試,人家問碰到醫療糾紛該怎麼處理,這要怎麼回答
護士要注意:
1、立即報告給主任護士長、醫務科。
2、盡可能現場穩定病人及家屬情緒。
3、保護好所有醫療文獻。
4、注意現場氛圍及周邊環境,注意自身安全保護。
C. 作為一名實習生,在護理工作中如何降低醫療糾紛
學習《醫療糾紛處理條例》的規定可以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第二章醫療事故的預防與處置
第五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其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培訓和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
第七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監督本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工作,檢查醫務人員執業情況,接受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投訴,向其提供咨詢服務。
第八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並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
第九條嚴禁塗改、偽造、隱匿、銷毀或者搶奪病歷資料。
第十條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患者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在場。
醫療機構應患者的要求,為其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工本費。具體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一條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
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防範、處理醫療事故的預案,預防醫療事故的發生,減輕醫療事故的損害。
第十三條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
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並向患者通報、解釋。
第十四條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第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第十八條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
屍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屍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屍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屍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屍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屍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屍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屍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後,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3)文化護理師會遇到哪些醫療糾紛擴展閱讀:
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准,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
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系,擺脫「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范、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准則。
因此,醫院應該把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
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鑒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醫院應成立病歷質量管理委員會,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
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歷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主治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處、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
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提供虛假證據——舉證不能)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佔有一定的比例。醫院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議」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
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
D. 護理人員怎樣面對醫療糾紛和病人投訴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內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E. 護理員面試,在上班期間遇到醫療糾紛時如何面對
醫患關系最麻煩的就抄是醫療糾紛,作為醫務人員的你是沒有權利來解決此事情的,如果你遇見此事,首先應該穩定對方情緒,通知保衛科,以及積極與醫院處理此事的專業人員聯系,第二,安排他們到專門的地方來交流此事,在病房或醫生辦公室會影響醫院和你自己的工作,第三,在聽取對方的敘述過程中,對於結論性的東西,盡可能地讓專業人員來回答。一般醫院的醫務處負責此事,他們有專門的運行程序,譬如申請鑒定,專家的迴避等等,護理員主要是維系穩定,凡是涉及到糾紛,一般醫患分歧都很大,而且專業性都很強,回答謹慎小心為好。
F. 面試護士遇到醫療糾紛應該怎麼做
醫患關系最麻煩的就是醫療糾紛,作為護士你是沒有權利來解決此事情的內,如果你遇見此事第一要容穩定對方情緒,積極與醫院處理此事的專業人員聯系,第二,安排他們到專門的地方來交流此事,在病房或醫生辦公室會影響醫院的工作,第三,在聽取對方的敘述過程中,對於結論性的東西,盡可能地希望專業人員來回答,醫院授權的例外。一般醫院的醫務處負責此事,他們有一整套運行程序,譬如申請鑒定,專家的迴避等等,護士主要是接待,維系穩定是最主要的,凡是涉及到糾紛,一般醫患分歧都很大,而且專業性都很強,回答謹慎小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