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遞員和寄件人發生糾紛,可以報警不
報警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很小的事情就報警,警察會很生氣,兩人都會罵一頓了事
2. 快遞員誤拾快遞,又悄悄返還,收件人報警,快遞員如何處理
快遞員務實,快遞又悄悄返還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去找收件人講明清楚是什麼問題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3. 收件人在投訴快遞公司或快遞員的同時需要擔任哪些相關的法律責任或需要辦理哪
你好,只要你投訴就會有人處理,不需擔任法律責任,前提是必須真實,如投送地點錯誤的簡訊,快遞破損的照片(在投放點沒挪動的照片)等。
4. 我是快遞員,快遞經客戶同意放門衛被偷了,報警警察說要立案才能查監控,快遞不屬於快遞員
現在小區門衛與送快遞的員工之間,絕大多數沒有文字交接記錄,東西被偷或丟失或錯發後,找不到責任依據,報警根本沒用!
應該給門衛一點利益,建立責任機制!
5. 被快遞員威脅能報警嗎
被快遞員威脅是可以報警的,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5)快遞員和收件人糾紛報警擴展閱讀:
《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寄件人填寫快遞運單前,應當提醒其閱讀快遞服務合同條款、遵守禁止寄遞和限制寄遞物品的有關規定,告知相關保價規則和保險服務項目。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第二十二條寄件人交寄快件,應當如實提供以下事項:
(一)寄件人姓名、地址、聯系電話;
(二)收件人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
(三)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
除信件和已簽訂安全協議用戶交寄的快件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但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6. 有關貨物丟失,配送快遞員和客戶糾紛問題!急急急!!!!
馬力冷運為您解答:
這屬於與客戶進行貨物交接出現問題,嚴格來說,客戶沒有簽收代表貨品未送達,不管是否客戶要求,以收貨簽字為送達依據,這是你與客戶之間協議。
同時又因貨物寄存原因,你與超市又存在寄存協議,當然這個協議是廣義非正式的。但因為貨品在超市丟失,看上去是你與客戶之間存在糾紛,但其實是你和超市之間的糾紛。
我們現在清楚問題出在哪裡了。
假如貨品真的是在超市丟失的,那麼超市負有看管不利的責任,可以通過報警,調取超市監控來查找,未經物品所有人許可侵佔他人財物,屬於偷盜,是要負法律責任的。這點請牢記。
另外,由於你的工作失職導致貨品未送達客戶手中,這責任肯定是你背,所以賠償是肯定的。
建議報警處理,至少能挽回點損失。
7. 快遞員把收件人快遞弄丟了,失主又拿了快遞員的快遞快遞員報案派出所怎麼處理算盜竊嗎
不算盜竊,算搶劫,只不過金額不夠一定標準的話,有可能是批評教育一下,讓失主把快遞還給快遞員,然後讓快遞員協商解決失主的快遞。
8. 請問快遞員能不能起訴快遞公司和收件人
這個是不合理的,您是經過收件人同意才把快件送到某處,這是什麼公司啊?!會不會操作啊?!客服會不會做事?!不是您的責任,不需要您賠付,分明是收件人問題。就算收件人投訴到總部還是郵政,道理都在你這邊的
9. 我是快遞員因為取件問題和收件打架了已經過派出所調解各自負責自己傷勢過後收件人還要惡意投訴要求賠償
派出所處理的是你倆打架的糾紛,而他繼續投訴你是對於你的服務問題,派出所是不會處理你的快遞業務服務問題的。雖然派出所處理讓你倆各自負責自己的傷勢,但是對方還是有權利對你的快遞服務進行投訴的,這個投訴問題只能按照你們快遞公司的規定處理了。建議你跟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溝通解決。
10. 收件人惡意投訴快遞員並且對快遞員造成財產損失屬於什麼行為
惡意投訴,可能違反多項法律法規
:
一是可能符合《刑法》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以獲得財物為目的,其行為表現就是以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獲得他人財物,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
二是可能符合《刑法》詐騙罪的構成要件。若投訴人虛構投訴事由,如自行藏匿、損毀快件等,以此欺瞞快遞員或者快遞公司,要求進行賠償的,則可能構成詐騙罪。
三是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該法第二條規定,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若投訴人的行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又不夠刑事處罰,可依據本法給予處罰。
四是可能違反《合同法》中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在快遞合同中,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對等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消費者提出明顯不合理的投訴理由,對經營者進行投訴,則違反了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五是投訴人還可能違反《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涉嫌對快遞公司或快遞員名譽的損害,則違反了該法第二條等關於公民名譽權等規定。
此外,拋開本案的特殊條件,在一般情形中,惡意投訴還可能構成其他違法或犯罪行為:
一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若行為人通過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進行惡意投訴,其目的是為了損害其他商家的商譽,且給被投訴的商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如致使被投訴的快遞企業無法開展正常的商業活動,則該惡意投訴行為可定性為商業詆毀行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二是可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如果投訴人為市場競爭者,與被投訴者存在競爭關系。以惡意投訴為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的,應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