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或廣東省近5年環境污染投訴案件中,環境雜訊投訴案件的佔比情況,求解⊙﹏⊙
此數據不是對外公開的。
環境噪音投訴主要分為四類。
一、建築施工噪音。可投訴環保熱線:12369。
二、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可投訴公安:110.
三、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可投訴環保熱線:12369。
四、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可投訴環保熱線:12369。
相關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 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第五十六條 建築施工單位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的集中區域內,夜間進行禁止進行的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的,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第四十三條 第一款 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文化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第二款 經營中的文化娛樂場所,其經營管理者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使其邊界雜訊不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
第二款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設施的,其經營管理者應當採取措施,使其邊界雜訊不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如果受理單位 有推諉等情況發生,可記下話務員工號,投訴時間,事件編號等,然後去告其行政不作為。
天貓USA普衛欣提示您:最省事的還是 打 12345,市長熱線。
⑵ 環境污染投訴案件登記編號忘記了怎麼辦
原告向法院起訴,提交相關材料,法院決定立案後,進行編號,向原告送達受理案內件通知書,告容知在7日內到指定銀行預交訴訟費,通知書上有案件編號,
被告在簽收法院送達的應訴材料時,可以見到應訴通知書、傳票,也有案件編號,
案件判決後,判決書上有案件編號,如有遺失,當事人本人帶身份證,到原來審理案件的法院檔案室,根據審理年份查找。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⑶ 環保隨手拍舉報是哪裡受理,處理案件速度怎麼樣監管力度如何問哪位朋友用過,處理的滿意嗎
我用過,4.月23日舉報了一個問題已經一個星期了,沒有任何反饋。
⑷ 如何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舉報環境污染有兩種渠道:
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和生態破壞事件時,任何公民和內單位都有義務通過各種容途徑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安監、公安)報告。
二、在撥打12369環保舉報熱線時,須詳盡提供污染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現狀和責任單位,並留下本人的姓名與聯系電話,以便於環保部門及時查處和向舉報投訴人反饋情況。
⑸ 舉報人對環保工作人員處理案件不滿意該怎樣維權
你首先要把環保工作人員處理後的案件不滿意的地方進行取證,然後拿著證據先到當地環保局投訴,假如還處理不了,那就打當地的維權熱線,號碼在114可以查到
⑹ 我撥打了環保局電話,舉報了些事,可環保中心把我信息給了對方,怎麼辦
對方很可能要報復你,現在重要的是你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1)你可找到省環保廳去反映舉報環保局的徇私舞敝行為。
(2)省廳如果核實你的舉報屬實,會摘掉環保局泄露人的烏紗帽,至少要記大過處分。
(3)環保局有保護舉報人信息的責任。他們公開舉報者的信息,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可以向上級單位舉報環保局這種侵害舉報人權益的行為。
1、建立舉報人保護制度:
(1)對舉報人的信息必須嚴格保密,控制知曉者的范圍。
(2)當舉報人遭到打擊報復時,應該及時干預,並給予嚴格懲處。
2、立法部門應完善舉報人保護的法律:
(1)不僅要規定事後救濟制度,更要積極借鑒和探索對舉報人及其親屬的預防性保護措施,加強對舉報人的事前、事中保護和事後救濟。
(2)在明確舉報人的權利范圍、受理舉報機構的責任和義務、完善舉報程序制度、建立與舉報權利保護有關的保密制度、舉報人安全保障制度、舉報人受益制度、舉報人權利救濟制度等方面,進行立法完善和制度創新,以構建完備的公民舉報權保護體系。
(6)環保投訴案件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規定全文如下:
(1)第一條為維護舉報人合法權益,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舉報職務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際,制定本規定。
(2)第二條 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實名舉報職務犯罪。
使用真實姓名或者單位名稱舉報,有具體聯系方式並認可舉報行為的,屬於實名舉報。
(3)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財政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舉報人保護和獎勵工作。
(4)第四條任何個人和單位依法向人民檢察院舉報職務犯罪的,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人民檢察院對於舉報內容和舉報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
《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網路
⑺ 12369舉報怎麼個處理結果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環保舉報熱線工作人員接聽舉報電話,應當耐心細致,用語規范,准確據實記錄舉報時間、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和地址、舉報內容、舉報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訴求目的等信息,並區分情況,分別按照下列方式處理:
(一)對屬於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職責范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舉報事項,應當予以受理。
(二)對不屬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的舉報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三)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上述程序的,應當告知舉報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四)舉報事項已經受理,舉報人再次提出同一舉報事項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受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的查詢方式。
(五)舉報人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做出的舉報件答復不服,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舉報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可以依照《信訪條例》的規定提請復查或者復核。
(六)對涉及突發環境事件和有群體性事件傾向的舉報事項,應當立即受理並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報告。
(七)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舉報事項,由舉報事項涉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商受理;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調、決定受理機關。
對舉報人提出的舉報事項,環保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能當場決定受理的,應當當場告知舉報人;不能當場告知是否受理的,應當在15日內告知舉報人,但舉報人聯系不上的除外。
(7)環保投訴案件擴展閱讀
受理程序:
對屬於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職責范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舉報事項,應當予以受理。
對不屬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的舉報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上述程序的,應當告知舉報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舉報事項已經受理,舉報人再次提出同一舉報事項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受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的查詢方式。
舉報人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做出的舉報件答復不服,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舉報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可以依照《信訪條例》的規定提請復查或者復核。
對涉及突發環境事件和有群體性事件傾向的舉報事項,應當立即受理並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報告。
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舉報事項,由舉報事項涉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商受理;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調、決定受理機關。
對舉報人提出的舉報事項,環保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能當場決定受理的,應當當場告知舉報人;不能當場告知是否受理的,應當在15日內告知舉報人,但舉報人聯系不上的除外。
⑻ 環保舉報熱線12369怎麼打才會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說清楚你舉報的內容,並及時跟蹤了解查處情況。
⑼ 2017年全國共接到多少環保舉報案件
據報道,1月23日環境保護部負責人表示,2017年全國環保舉報管理平台共接到環保舉報618856件,目前已辦結589094件,其餘29762件正在辦理中。
從舉報行業情況來看,公眾反映最集中的行業是建築業,其次是住宿餐飲娛樂業和化工業。在2017年的全部舉報中,垃圾處理行業佔比僅3%,但在公眾重復舉報人次最多的企業中,垃圾處理廠佔30%,特別是反映廣東、上海等地區垃圾處理廠的舉報較多。
環保部負責人表示,全國舉報辦理時效性進一步提升,2017年公眾舉報平均受理時間為3.7天,平均辦結時間為22.8天。對於舉報屬實的處理意見中,對企業下達限期整改的佔比最多,其次為現場糾正、停產治理、取締關閉。
⑽ 我實名舉報了一起環保污染案件,鄉鎮總在說調查,我該怎麼辦
去環保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