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涉外收養的法律適用有哪些立法實踐
按照我國《收養法》的規定,涉外收養關系成立的實質要件(收養的條件)適用被收養人住所地法律,同時不得違背收養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律。涉外收養關系成立的形式要件(收養的程序)適用收養時的行為地法律。涉外收養的效力適用收養人住所地法律。?
⑵ 中國涉外收養立法概況是怎樣
在中國,收養子女自古即有,而且是比較常見的社會現象,據不完全統計,約每200戶就有1戶收養子女。因此,新中國成立後,在婚姻法及有關司法解釋和規章中對收養關系的調整作了一些規定,以保障和規范收養行為。在中國收養制度的發展過程中,涉外收養也從無到有。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外國人在中國收養的兒童數量都超
過了一萬,2002年經過公證的涉外收養為19900餘件,2004年又在向兩萬件邁進。
在收養法於1992年實施以前,中國的涉外收養一般是按照婚姻法、繼承法和司法行政機關的有關規定辦理。在涉外、涉華僑、涉港澳台收養方面長期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難以適應日益增多的涉外收養形勢。因此,1991年中國正式頒布了收養法,隨後又頒發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從而為中國的涉外收養提供了較明確的法律依據。1998年11月4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又通過了對1991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修訂。
收養法的制訂和修改雖然對涉外收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它並不是全面、系統的涉外收養關系的立法。關於中國對涉外收養的法律適用的立法選擇,可以從涉外收養的成立和涉外收養的效力兩方面來具體分析。我國的涉外收養大多為單向收養,即外國人收養中國兒童。針對外國人來華收養逐漸增加的現實,為了保護被收養的中國兒童,我國的理論界長期堅持:「凡在我國境內發生的涉外收養關系,一律按我國規定辦理。」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國際私法則表述得更清楚:「凡在我國境內發生的涉外收養關系,應按照我國法律處理。」
不過,我國台灣也有一些學者主張涉外收養關系適用收養人本國法或住所地法。我國還有一部分學者採取了折衷的立場,這也體現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的精神,即「涉外收養的成立條件適用被收養人住所地法,同時不得違背收養人住所地法。收養成立的程序適用收養行為地法」。在1991年的收養法第20條和1998年修改後的收養法第21條中均有明確規定:「外國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1993年11月10日由民政部和司法部聯合發布的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實施辦法第3條則規定:「外國人在華收養子女,應當符合收養法的規定,並不得違背收養人居住地國法律。」
可見,外國人在中國收養子女,應適用中國法同時也兼顧收養人的居住地國法。而1999年5月25日由民政部修訂後頒布的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3條則更詳細地規定:「外國人在華收養子女,應當符合中國有關收養法律的規定,並應當符合收養人所在國有關收養法律的規定;因收養人所在國法律的規定與中國法律的規定不一致而產生的問題,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協商處理。」如此,依我國現行有關收養的法律法規,外國人在中國收養子女,適用中國法律,同時必須兼顧收養人所在國法律。
總之,必須從我國收養法律的司法實踐出發,深入比較各國涉外收養的立法和實踐,為中國民法典涉外收養部分的法律構建提供建設性方案。
⑶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在涉外收養上還有什麼不足
對於被收養人的保護措施
⑷ 涉外收養法律適用有什麼 涉外收養登記有哪些機關管轄
涉外收養法律適用國家的收養法。
需要到孩子所在地民政部門提交收養人資料證件,審核收養人的資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第十五條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系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十六條 收養關系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第二十一條 外國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⑸ 涉外收養效力的法律適用情形有哪些
收養的條件和手續,適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的效力,適用收養時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關系的解除,適用收養時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法院地法律。
⑹ 有關涉外收養公證的案例
A涉外收養公證合法。A小時候屬於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兒童,如果美國夫婦通過合法手續收養A,所辦收養公證自然合法。不能讓善意第三人承擔因他人過錯而造成的錯誤。
A的收養合法有效,從法律上講陳某夫婦無權要求解除收養。只能通過與美國夫婦協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情理),爭取他們的理解,然後解除收養。
另外,陳某可以對李某提起民事訴訟,由於李某的犯罪行為使陳某父子分離,造成精神痛苦,陳某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⑺ 涉外收養了手續不合法的孩子怎麼處理
涉外收養了
手續不合法的孩子
應重新辦理相關合法手續
⑻ 如何解除涉外收養,解除涉外收養的程序是什麼
按照我國《收養法》的規定,涉外收養關系成立的實質要件(收養的條件)適用被收養人住所地法律,同時不得違背收養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律。涉外收養關系成立的形式要件(收養的程序)適用收養時的行為地法律。涉外收養的效力適用收養人住所地法律。
⑼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28條:收養的條件和手續,適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法理何在
收養時,要符合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兩地的法律,因被收養後,被收養人一般是到收養人處居住,解除時,也要符合兩地法律,因解除時未成年的被收養人是要回到收養前的地方居住的。都是為了保護被收養人的利益啦,
⑽ 涉外收養的法律合用有哪些
1、遞交申請
外國人在中國收養子女,應當通過所在國政府或者政府委託的收養組織向中國政府委託的收養組織轉交收養申請並提交收養人的家庭情況報告和證明,是指由其所在國有權機構出具,經其所在國外交機關或者外交機關授權的機構認證,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館或者領館認證的下列文件:
(1)跨國收養申請書;
(2)出生證明;
(3)婚姻狀況證明;
(4)職業、經濟收入和財產狀況證明;
(5)身體健康檢查證明;
(6)有無受過刑事處罰的證明;
(7)收養人所在國主管機關同意其跨國收養子女的證明;
(8)家庭情況報告,包括收養人的身份、收養的合格性和適當性、家庭狀況和病史、收養動機以及適合於照顧兒童的特點等。
2、受理登記
中國收養中心在收到外國收養人通過其所在國政府或收養組織遞交的收養文件後,對齊全、有效並向中國收養中心交納了服務費的收養文件予以受理登記,並將受理登記情況告知遞交收養文件的外國政府或外國收養組織。
3、審核選配
經中國收養中心審核,對符合中國有關法律規定條件的外國收養人,中國收養中心參照外國收養人的意願為其選擇適當的被收養人,並將被收養人、送養人的有關情況轉交外國政府和收養人徵求意見。
4、簽發通知
外國政府和收養人同意接受推薦的被收養人後,中國收養中心為收養人簽發《來華收養子女通知書》,並通過外國政府或外國收養組織將通知書轉交給外國收養人。同時,中國收養中心向被收養人所在地的省級民政部門收養登記機關發出《涉外送養通知》。
5、親自來華
外國收養人接到《來華收養子女通知書》後,夫妻雙方須持通知書原件親自來華,到被收養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省級民政部門辦理收養登記手續。
6、辦理登記
外國收養人辦理收養登記,應當填寫外國人來華收養子女登記申請書,並提交與送養人訂立的書面收養協議,同時提交中國收養中心簽發的《來華收養子女通知書》原件、外國收養人身份證件和照片。省級民政部門對符合法律規定的收養關系當事人辦理收養登記,頒發《收養登記證》,出具《跨國收養合格證明》。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