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糾紛打什麼電話
有勞動糾紛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全國目前大部分城市已開通了12333服務號碼,其中80%以上設立了咨詢服務機構。可以電話咨詢投訴。
二、如何維權?
按相關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另外,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於勞動者的相關維權我們可以提起法律訴訟在法庭上解決,或者可以通過到勞動檢查部門進行申訴,而且企業必須給員工進行答復,這一點比較管用。所以建議到勞動部門進行相關申訴。
㈡ 勞動糾紛問題去當地的什麼地方投訴
首先要確定是勞動糾紛,還是勞務糾紛,這兩者處理程序是不一樣的。
如果內是勞動糾紛,可以到容公司注冊地或者實際營業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不服,還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㈢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應向哪個部門投訴
現實困惑
喬某因待遇問題與公司起了糾紛,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要求喬某參加調解。喬某認為,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都是公司的人,如果參加調解會對自己不利,因此不願調解,而想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調解委員會卻告知喬某,如不參加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活動,仲裁委員將不會受理他的申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如果不先參加調解,就無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嗎?律師點評
勞動爭議的調解,是指企業調解委員會對企業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以國家的勞動法律、法規為准繩,以民主協商的方式,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解決糾紛。調解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仲裁、訴訟受理的必要條件,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調解委員會強迫喬某參加調解活動是錯誤的,違反了我國法律中有關調解與仲裁的規定。喬某可以不參加調解活動而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提醒
勞動爭議調解實行自願的原則,調解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仲裁、訴訟受理的必要條件,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調解也可以不調解。
㈣ 發生勞動糾紛必須去用人單位所在地投訴嗎
發生勞動爭議不是必須到企業注冊地勞動部門投訴。法律規定,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者與企業發生勞動爭議便於勞動者解決糾紛,明確規定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管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㈤ 勞動糾紛官司打的不公平可以向哪個部門投訴
如果對勞動仲裁判決不服,那麼可以向法院起訴。
㈥ 勞務糾紛應該去哪裡舉報哪裡負責
《勞動來合同法》第二自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你可以去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投訴,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