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林權糾紛處理辦法
一、收集證據,尤其是當時口頭協議的當事人以及見證人的證言。
二、調查村委回會與外地承包人之間的流答轉合同是否違法。如是否召開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是否經過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如是2010年3月1日以後簽訂的合同,還必須徵求村民是否要求評估以及必須有林權證才能流轉等等,詳見《河南省森林資源流轉管理辦法》。
三、向信陽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四、要求村委會履行合同,支付分成,如不履行可以合同糾紛向當地法院起訴。
❷ 集體林權糾紛案,雙方持有83年林證,而一方有53年的證,另一方無83年前的證及依據,從83年開始發
按照常理來說,應該83年有效合法。53年之後有大集體後又分開。30年間應該有不下5次大調整,說明之前的都會背推翻。而且30之間人數增加和地域變動情況都有,如果說53年的有效的話,那解放那一年的咋說。
❸ 林權糾紛
《林抄權證》是依法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核發,由權利人持有的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依法持有了《林權證》,權利人就擁有了該林權證所記載范圍內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我國《森林法》第三條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條也規定「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因此只要依法擁有了《林權證》,就能受到法律保護,主張自己的權利。同時,按照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規定,對林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登記造冊和核發證書,應按《森林法》的規定執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森林法》的有關規定核發的確定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也就是關於該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書。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的林權證,不僅是森林、林木權屬的法律憑證,而且也是林地權屬的有效法律憑證。
❹ 林地權屬糾紛應當哪個政府機關處理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則》(農業部版和國家林業局第1號令)權規定,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即可。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條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則》(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第1號令)
第三條 下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當事人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一)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發生的糾紛
(二)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流轉發生的糾紛
(三)因收回調整承包地發生的糾紛
(四)因確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的糾紛
(五)因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的糾紛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因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及其補償發生的糾紛不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
❺ 集體林權糾紛訴狀
起訴狀
**法院:
詳細事因。
訴求。
起訴人**
日期
❻ 如何有效處理林權林地糾紛,在處理是的相關政策和法律依據有那些。
你好來,首先要搞清楚權屬糾紛自雙方當事人,有以下幾種情況由相關政府進行確權:1、如果是同一集體內部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本集體的權屬糾紛,當事人應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由當地鄉鎮政府負責調解,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鄉鎮政府作出確權決定;2、如果是同一鄉鎮內集體與集體發生的權屬糾紛,當事人(需是法定代表人)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當地鄉鎮政府組織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當地鄉鎮政府提出調處意見呈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3、同一縣(區)內跨鄉鎮發生的集體與集體的權屬糾紛案件,由當事人直接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然後由縣級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調處,縣級有關主管職能部門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處理意見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4、其他的跨縣、跨市、跨省的案件,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由有處理許可權的人民政府進行確權。
處理林地林木權屬糾紛的有關法律依據:《土地法》第十六條、《森林法》第十七條、《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林業部令第10號)以各省市自治區出台的有關處理權屬糾紛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
❼ 林權與土地糾紛
您好。林權證來和土地證的發源證單位不同,持有林權證和土地證所享有的權益,也是有所區別的。就您反映的個案看,我個人認為,如果該荒地原先的權利人為一社和四社,即使一社持有林權證,那也只能證明一社有林權,在土地權屬未依法變更的情況下,該土地權屬仍應歸原先的權利人一社和四社。
❽ 單位之間發生林權糾紛由什麼部門調解
森林法:
第十七條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