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中遠國際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簡稱中遠空運)成立於1995年8月18日,是國家商務部(原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和民航總局批準的國際貨運代理和一類航空貨運代理公司,依託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強大的實力及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在全球的海外網路,目前已形成完善的全球空運服務網路。
法定代表人:高偉
成立時間:1995-07-11
注冊資本:10841.73963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050491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八里庄北里220號樓7層701、8層801
② 船舶買賣經紀人、租船經紀人、海上貨運代理人的異同。
1.船舶買賣經紀人是從事船舶買賣租賃的中介人。
2.租船經紀人是船東和大宗散貨貨主(租船人)之間的橋梁。租船經紀人為船東找適合的貨物,或者為貨物找到適合的船運輸。一旦簽訂航次租船合同,租船經紀人從中賺取傭金。
3.海上貨運代理人,應該是貨代吧。貨代是接受貨主委託,為貨物進出口代理報關,商檢,海運,陸運等服務。這里的海運一般都是集裝箱班輪運輸,貨代一般是為貨主訂艙。
三者主要不同是業務領域的差異。1.船舶經紀主要是船舶之間的買賣租賃。2.租船經紀做的是散貨船運輸,是不定期運輸,有別於班輪運輸。3。貨代一般做的是集裝箱班輪運輸。
③ 國際物流,案例分析題
國際物流案例分析要分析哪裡練案例是物流損壞的案例還是物流正常流通的案例。
④ 與貨代發生糾紛怎麼辦
讓貨代賠吧,不行就打官司。
⑤ 海上貨運代理糾紛可以約定管轄法院么
可以進行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詳細流程,在 http://tieba..com/p/4313330808討教律師吧。
⑥ 船舶代理人和貨運代理人在服務業務上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船舶代理人
是指接受
船舶經營人
或
船舶所有人
的委託,為他們的在港船舶辦理各項業務和手續的人。船舶代理人在港為委託人
攬貨
,並在裝卸貨港口辦理裝卸貨物手續、保管貨物和向
收貨人
交付貨物,為船舶補充燃料、淡水和食品,以及代辦
船舶修理
、
船舶檢驗
、集裝箱
跟蹤管理
,等等。
我國的船舶代理人主要有以下企業:
①
中國外輪代理公司
及其在各港的下屬公司;
②
中國
船務代理
公司及其在各港的下屬公司;
③
經交通部批準的其他船舶(務)代理公司。
貨運代理人(Freight
forwarder)。安排他人貨物海上貨物運輸的一方當事人,所收取的費用按運費的某一百分比加上開支計算。有時貨運代理人作為
托運人
的主承攬人(principal
contractor)並承擔公共承運人(common
carrier)的責任;而有時貨運代理人僅作為托運人的代理人,僅負有合理小心和能力的義務(reasonable
care
and
skill)。在法國,作為主承攬人的貨運代理人稱為「commissionaire
de
transport
」,而作為代理人的
貨代
稱為「transitaire」。
無船承運人
、船舶代理人、海上貨運代理人這三者都可以理解為貨物代理人,都可以幫你辦理貨物出口的提單手續。
其中無船承運人一般是貨代的公司,出具的是
貨代單
,她們要是報關還需要找
報關行
或者是船公司
船舶代理人是一般是船公司,他可以自己報關和出具
海運提單
海上貨運代理人是一個大的概念,
⑦ 國際貨運代理案例分析(在線等)
孟於群國際貨物運輸及物流書系:
《貨運代理與物流法律及案例分析》
《防止海運欺詐及法律實務》
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80181-884-3
⑧ 貨運代理人可否通過扣留提單方式以對貨物行使留置權
在海上貨運代理實務中,貨運代理人在未收回貨運代理費用時,往往採取扣留提單的方式,以迫使被代理人支付貨運代理費用,並在收到相關費用後方才交付提單。貨運代理人是否有權扣留提單長期以來爭議不斷。就此爭議,在上海海事法院近期給出了否定答案。 該案中,貨運代理人接受被代理人的指示,辦理一票貨物的出口貨運代理業務。貨物出運後,被代理人一直未向貨運代理人支付貨運代理費用。貨運代理人在辦理貨代業務期間,取得並扣留了兩套正本提單,並要求被代理人在付清所有貨運代理費用後才向其交付提單;因貨物在目的港被無單放貨,貨運代理人以其合法持有正本提單、依法對貨物享有留置權為由,向貨物的承運人提起了侵權訴訟,主張承運人無單放貨的行為使其通過留置貨物實現債權的目的無法實現,構成對其留置權的侵害,因而要求承運人賠償所欠貨運代理費用。本案的主要爭議為:在被代理人未支付貨運代理費用時,貨運代理人是否可通過留置提單以達到留置提單項下貨物的目的。審理法院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否定答案:(1)提單並非動產范疇,不符合我國法律有關設置留置權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1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佔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依該條規定,我國法律要求可被留置的財產應系動產。審理法院認為,提單系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由承運人接收或裝船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憑證(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71條),因而不屬動產范疇。但審理法院未說明為何此情況下作為憑證的提單不屬動產。就提單是否屬動產,目前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仍有爭議。引發該爭議的原因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並未就動產和不動產這兩個法律概念給明確的解釋,因而使法律適用上存在著困難。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92條規定,不動產是指土地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即在物的劃分中,若非不動產的物,則應屬動產物的范疇。提單項下的貨物毫無疑問是動產,而據以交付貨物的憑證是否屬動產范疇仍不明確。(2)貨運代理人不能以合法佔有為由留置提單。 審理法院認為,貨運代理人對提單的佔有是基於貨運代理合同下單證流轉關系,這種佔有並非法律意義上的佔有提單,也不符合設置留置權中合法佔有留置物的要求;但審理法院未說明何為法律意義上的佔有提單。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41條規定,佔有可基於合同關系產生,也可基於法律規定產生。佔有應是一種單純事實,貨運代理人佔有提單系基於其與被代理人之間的貨運代理合同,故應為我國法律所肯定的佔有關系。當然,合法佔有提單並不能證明佔有人有權留置提單,這需滿足留置權成立的其他要求。(3)涉案提單系記名提單,既不能流轉,也不具有物權憑證的效力。 審理法院認為,因提單為記名提單不具有物權憑證的效力,故貨運代理人對提單的持有不能視為取得貨物的佔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規定,記名提單不得轉讓。但記名提單本身是否具有物權憑證的效力,在法學界中有不同觀點。因記名提單不具有流通轉讓性,而流通轉讓性正是物權憑證的一個重要特徵,故記名提單應不具有物權憑證的效力。本案中,貨運代理人即使持有提單,也不能被視為佔有貨物或取得貨物的所有權。(4)提單作為留置對象時,行使留置權不具有操作性。審理法院認為,即使貨運代理人合法取得提單,在被代理人未支付貨運代理費用時,貨運代理人亦無法通過拍賣記名提單來實現其債權。留置權是通過拍賣、變賣留置財產優先受償而實現的。在本案中,貨運代理人扣留提單後,因並未實際佔有貨物也無法處置貨物,因此無法在債權得不到清償的情況下實現留置權。因此,審理法院認定有關通過佔有提單的方式擬制為對貨物的佔有並行使留置權的主張不能成立應是正確的。上海李陳律師事務所李鋒、潘瑞
⑨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目前,我國主要有以下幾部涉及調整國際貨運代理法律關系的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
這兩部法規,對代理及合同問題做了專門規定,這些規定與貨代經營休戚相關,對規范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該法的規定也涉及到對貨運代理業的調整。當國際貨運代理人充當契約承運人時,作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其行為直接受到《海商法》的調整。
以上三部法律與貨代經營的關系最為緊密。
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簡稱《外貿法》,1994頒布,2004重新施行),《外貿法》作為我國對外貿易領域的基本法,是其他相關法規和條例的立法基礎,貨代經營作為我國涉外經貿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其規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該法是我國對涉外海事案件立案、判決和執行的法律依據,目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已將有關貨運代理合同產生的糾紛案件列為海事法院管轄范圍。所以,對貨代經營也有緊密的影響
⑩ 國際貨運代理案例題,求詳細解答。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貨運代理合同被視為有償委託合同的一種 貨運代理人承擔以下義務:1、事務處理義務,除依約處理事務外,還包括依指示處理義務、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忠實義務和自己處理義務;2、報告義務;3、利益交付義務。貨運代理人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原則。貨運代理人選擇的承運人不存在,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此案:1)租船公司和煤炭公司簽訂的應屬於代理合同2)基本上可以認定是代理人的身份;但是應查明是否履行了事務處理義務和報告義務3)租船公司應根據自己的所要履行的義務來部分承擔滯期損失4)煤炭公司因為沒有履行「煤炭運輸委託合同」中關於受載期的義務而直接導致新加坡船公司發送滯期損失;所以煤炭公司應承擔主要賠償義務 但是實際中:「貨運代理」在理論和學術研究上處於海商法和傳統民法的交界和邊緣地帶。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業務范圍與國際貨物運輸密切相關,但又不屬於國際貨物運輸本身,不屬於典型的海商法范疇,故海商法界多是從操作流程的角度進行一些實務上的研究,在法學理論方面的研究不多,未能像國際貨物運輸的研究一樣,形成完整嚴謹的理論體系。貨運代理合同又不屬於合同法分則中的有名合同,尚未引起民商法學者的足夠關注,故民法學界雖然關於委託合同和代理制度的研究蔚為可觀,但關於貨運代理合同的專題研究卻頗為罕見。
上述種種原因,造成對國際海上貨運代理合同認識上的諸多分歧,尤其是在貨運代理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方面。 所以個人認為關於此案例可以分開來處理1)租船公司單獨與新加坡船公司處理:「煤炭運輸租船合同」的賠償事宜2)租船公司單獨與煤炭公司協商處理: 「煤炭運輸委託合同」的相關賠償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