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動爭議一案
到勞動局申請仲裁。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前置程序,當事人不履行生效後的裁決書內容,當事人可以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如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15日內可起訴到法院,此時仲裁裁決不生效。
㈡ 勞動糾紛案件
這本身就是個扯皮的問題,該問題的關鍵點就是你的關系主體是與領導還專是與公司。
不過從目前屬的情況來看,被認為是勞動關系存屬的可能性很大。不過話說回來,你這邊沒有打卡記錄,你平時上班是在他們公司嗎?如果在公司上班對你很有利,如果領導只是把工作給你,你自己在家自己做的話,就很容易被認為是業務分包了。那種關系屬於合同法范疇。
最後針對你的問題,建議通過仲裁進行解決。如果可以被認定為勞動關系存續,那麼你可以要到的是2個月二倍工資+經濟補償金。
針對法律你可以參考,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第七條。
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㈢ 勞動爭議糾紛一案
如果判決是筆誤的話,只要找到法官,要求裁定補正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筆誤而是對計算方法不滿的話,趕緊在收到判決書15日內上訴吧。
㈣ 勞動爭議案件提起訴訟的程序
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當事人提起勞動糾紛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人作為當事人一方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員則無權起訴。
(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
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訴人即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會出現無人應訴的情況,也無法進行訴訟,人民法院也無從審理。在明確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得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不具有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3)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訴訟所要求解決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義務,如給付工資、勞動保險、資金等;二是確認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實體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有效或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存在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開除、除名、辭退等;三是變更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改變或消滅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有事實根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等,還包括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切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4)必須經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仲裁。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後,不服仲裁裁決的,才有權起訴。如果當事人就勞動爭議問題在仲裁機關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並已發生法效力,當事人也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於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凡是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當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
㈤ 勞動爭議案的訴訟費是多少啊
1、勞動爭議案件來在勞動仲裁階段源是免費的,訴訟階段只收十元;
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3、《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㈥ 勞動糾紛案 民事答辯狀
你的上述民事答辯狀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1、條理不清晰,使閱讀者看起來很累專(主要是法屬官),不利於法官理解你的主張。
2、缺乏法言法語,不夠專業。建議在答辯意見中盡量避免使用反問句,而以陳述句清晰明了的闡明己方意見(記住,法律文書不是寫小說)。當然,你在法庭調查或法庭辯論時可以使用反問句等各種方式表達你的主張。
3、答辯狀應當針對原告的起訴事實與理由,結合勞動仲裁的裁決書,有針對性的答辯。
4、你引用的法律不正確(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在文中引用的《勞動法》,應該是指《勞動合同法》,請注意:《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同時存在,但不是同一部法律),且對法律條文引用的表述不正確。
5、其他需要修改的地方,因為未看到對方起訴狀及勞動仲裁裁決,故此不並發表意見。
6、以上意見供你參考。
㈦ 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件立案的條件
勞動爭議案件必須要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起訴。起訴條件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的下列要求: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㈧ 勞動 糾紛 案件
1、如果是工作6個月後才簽訂勞動合同,那公司是要支付前5個月的雙倍工資給你。2、如果單位確實沒有給你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是可以主張單位補足欠繳部分,但是個人部分還應該本人繳納的。3、你可以主張因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而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單位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補償計算以你離職之日為止。另外你合同簽訂的是一年,應該到12年6月續簽勞動合同,如果單位未與你續簽,那單位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㈨ 勞動爭議案件中什麼叫一人一案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根據案情的不同,在已聘任的仲裁員中選擇一名或者三名組成臨時性的仲裁庭,對該案件進行仲裁。仲裁庭不是仲裁委員會常設機構,而是用於對具體案件進行仲裁的臨時性的辦案組織形式。仲裁庭在仲裁委員會領導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案一庭制。也就是說在處理勞動仲裁案件中,一個案件,專門組成一個仲裁庭,只處理這個案件,其他不受理,處理完該案件後,仲裁庭自動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