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糾紛在別人家拿東西觸犯法律嗎
發生經濟糾紛要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在別人家強行拿走財物屬於違法行為,根據具體情節予以治安處罰,情節嚴重的構成搶奪罪,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民法通則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3、刑事責任。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公私財物,構成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至十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立案標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15日通過、7月20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② 因經濟糾紛他人家算是私闖民宅嗎
有民事糾紛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解決,賴在她人家不走是違法的,可以報案讓公安機關出警,強制對方離開。
③ 經濟糾紛會坐牢嗎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版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權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將民事案件轉為刑事案件先行審理。這需要根據具體按時間來判斷是否判刑。如經濟案件的民事糾紛,被告即使沒有賠償能力也是不能轉化為刑事案件的,國家一再立法禁止將民事糾紛用刑事手段解決。即使可能拘留也只是民事上強制措施的一種,和刑罰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是故意傷害罪,就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如果對方不立案,一是可以找當地檢察院,要求其督促公安機關立案;一是可以向當地紀委反映情況;二是可以向當地監察部反映,還可以打行政效率監督電話投訴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④ 因為經濟糾紛有人來家鬧事住著不走怎麼辦
報警,就算有債務關系也要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追償,住宅是私人場所所有權人,有權不受他人干涉合法的使用管理房屋。
⑤ 他人不走法律解決,到我家靜坐多次違法嗎
沒走進你家則不違法,走進你家可以報警。
⑥ 合同經濟糾紛被人賴在家裡不走怎麼辦
合法債權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不能採取違法手段,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專否則將受治安處罰。
屬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⑦ 經濟糾紛可以去欠債人家裡不走要債嗎
法律沒有說支持也沒說不支持,現實中好多這樣要的。欠債人要是不要臉面報警的話,110會勸你走,走法院要債。
⑧ 因經濟糾紛被對方鎖在辦公室里,應該追究對方的什麼責任
因為經濟糾紛被對方鎖在辦公室裡面,應該追究對方的民事責任,把人鎖在辦公室裡面,侵犯了人的自由權利,屬於違法的行為,可以追究對方的民事責任,提出賠償,並且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