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就業糾紛應怎麼處理

就業糾紛應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1-08-06 02:55:27

㈠ 畢業生在就業協議上發生糾紛該怎麼辦

就業協議與勞動的法律效力是有區別的。
從法律角度看,雖然就業協議書與勞動二者一經簽訂都具備法律效力,不論是畢業生還是用人單位,都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但畢竟就業協議書僅僅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確定就業意向的依據,它只是雙方下一步確立勞動關系的前提和准備。
從內容上看,就業協議書中規定的條款大多是些框架性內容,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有關勞動權利和義務的具體內容還有待於雙方在勞動中詳細約定。因此,如果畢業生在報到之後與用人單位始終未簽訂勞動,雙方一旦發生糾紛,由於舉證不能等方面的原因,即使畢業生主張自己的權利,法律最終也很難保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勞動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在應當訂立勞動的情況下,如果應熱單位以種種借口不與你訂立勞動,你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綜合以上:
1、勞動是勞動權利義務的協議書,是勞動關系建立的法律形式之一;而一般就業協議是暫不具備就業條件的人員與暫不能正式錄用該人員的單位之間訂立的擬建立勞動法律關系的協議,比如在校學生與將來可能就業的單位之間訂立的協議。
2、勞動受具體法律(勞動法)規范和調整,有比較嚴格的形式要求,而就業協議則屬於一般民事協議,形式和內容法律沒有特殊要求。
3、勞動的訂立、履行和變更、終止和解除等有專門的法律規范和專門的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而就業協議則沒有以上限制,發生糾紛屬於民事案件。

㈡ 你將來就業後發生勞動爭議該怎樣正確處理

當然了,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勞動爭議,因為你參加了工作,參與了勞動活動,參與了社會當中去,很多事情就是有可能發生或可能發生了,但是不一定要發生。如果發生了勞動爭議,那你不能示弱,一定要走正規手續,不要妥協,該勞動仲裁,勞動仲裁該去勞動局,就去勞動局告他。

㈢ 怎樣解決就業問題

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
想做什麼,
首先問五個問題:我要去哪裡?我在哪裡?我有什麼?我的差距在哪裡?我要怎麼做?
以上五個問題涵蓋了目標、定位、條件、距離、計劃等諸多方面,只要在以上幾個關鍵點上加以細化和精心設計,把自身因素和社會條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對實施過程加以控制,並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知曉趨利避害,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具有實際意義。
做好職業定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會定位的統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職業的基礎上才能夠給自己做准確定位。
檢視個人特質(一)慾望(Desires))
(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階段
,你究竟要什麼?(二)能力(Ability)
你擅長什麼?(一般技術以及特別技術)(三)性格特質(氣質、性質)
(Temperament)
(氣質、性質)你是什麼類型的人?在何種情況下有最佳表現?(四)資產(Assets)
(有形與無形)你有什麼比別人占優勢的地方?
每個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證自己持續地發展。但是各個群體定位的重點不同:定位重點在於澄清自己有什麼。過高或者過低估價自己,過於看重自己的文憑,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績,有的過於低估自己身上的潛質,所以,既需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會需求,以求定位準確。在大多數情況下,正確的思路是,做你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歡做的事
找工作同做其它事情一樣,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在找工作過程中沒有運用正確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所謂技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⑴.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識、技能、性格、愛好以及身體狀況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須先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一定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做的工作卻偏要做,那結果一定是被拒之門外的。
⑵.了解你所選擇的職業和行業。了解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和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可以向親朋好友中做過相關工作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也可以向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請教,他們經驗豐富,體會深刻,能給你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信息,他們工作過程中的失敗教訓,對你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而他們的成功經驗又是你可以借鑒的。
⑶.自我推薦。在了解自己和工作的基礎上,就開始求職了。求職就是尋找和得到工作的過程,通常包括獲得用人的信息、爭取面試、談話、簽約等環節。找工作就像推銷商品一樣,要讓顧客買你的產品,你必須告訴對方,你的商品質量如何的高,價格怎樣公道,才能吸引人們來買這種商品。同樣,找工作時也要圍繞著「我真正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而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這樣一個中心來展開。一定要學會推銷自己,這樣別人才會認可和錄用你
最後祝早日找到稱心的工作開始美麗人生~~

㈣ 未來就業我們應如何處理避免加班與跳槽的勞資糾紛

加班就不要考慮了,沒有哪個單位不加班,當然你可以不要從事低端職位,在中高層是可以自由調配的,勞資糾紛正常符合法規立場,符合公司規定不存在勞資糾紛,勞動者是弱勢群體
社會和統治者不會站在勞動者的立場,所以過得去就好,別想了,越想越理越有問題

㈤ 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發生就業協議爭議時應如何處理

首先看就業協議內容中是否有關雙方發生爭議時如何處理的約定。
其次,如雙方協商不成,可到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或調解。
~~~~

㈥ 勞動就業不簽合同的糾紛,怎麼處理

就業協議屬於一般合同,不屬於勞動合同也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約定的違約金是有效力的(本人自身就有慘痛教訓);報到之後,未簽勞動合同之前,違約金都有效。
想換單位又不想支付違約金,最好的辦法就是督促用人單位早日簽訂勞動合同,然後提前30天通知解除。也就是說你至少要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後留在該單位工作兩個月,才能完成上述程序。
若單位一直不予你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則可以在報到後第三個月提出辭職,就相關法律問題申請勞動仲裁。此時可以主張不符違約金,用人單位至少需向你支付一個月的雙倍工資。

㈦ 畢業生就業出現糾紛怎麼維權,簽了就業協議反悔怎麼辦

就業協議簽訂後對雙方具有法定約束力,如果反悔須與雙方協商解除並承擔約定的違約責任。

就業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正式確立勞動人事關系前,經雙向選擇,在規定期限內確立就業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而達成的書面協議,是用人單位確認畢業生相關信息真實可靠以及接收畢業生的重要憑據,也是高校進行畢業生就業管理、編制就業方案以及畢業生辦理就業落戶手續等有關事項的重要依據。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就業協議一般由國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區就業主管部門統一製表。

就業協議的法律屬性:
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時所訂立的書面協議,但兩者分處兩個相互聯系的不同階段:
1、畢業生就業協議是畢業生在校時,由學校參與見證的,與用人單位協商簽訂的,是編制畢業生就業計劃方案和畢業生派遣的依據。勞動合同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明確勞動關系中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學校不是勞動合同的主體,也不是勞動合同的見證方,勞動合同是上崗畢業生從事何種崗位、享受何種待遇等權利和義務的依據。
2、畢業生就業協議的內容主要是畢業生如實介紹自身情況,並表示願意到用人單位就業、用人單位表示願意接收畢業生,學校同意推薦畢業生並列入就業計劃進行派遣。勞動合同的內容涉及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工作內容、勞動紀律等方方面面,更為具體.勞動權利義務更為明確。
3、一般來說就業協議簽訂在前,勞動合同訂立在後,如果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就工資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約定,亦可在就業協議備注條款中予以註明,日後訂立勞動合同對此內容應予認可。
4、就業協議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關於將來就業意向的初步約定,對於雙方的基本條件以及即將簽訂勞動合同的部分基本內容大體認可,並經用人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字蓋章承諾履行協議,高校不作為第三方。高校只在「有關信息及意見」一欄填寫(或製作長條章加蓋)學校的聯系電話、郵箱、郵寄地址及相關意見等信息。一經畢業生、用人單位、高校、用人單位主管部門簽字蓋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是編制畢業生的就業計劃和將來可能發生違約情況時的判斷依據。
5、現實中就業協議存在的尷尬現象,必須先簽訂就業協議,學校才發畢業證的現象(不簽三方,不發畢業證)。這樣,就業協議不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關於將來就業意向的初步約定,而是未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關於將來就業意向的初步約定。

就業協議的解除:
為了維護就業協議書的嚴肅性和學校的聲譽,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後,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應認真履行協議。倘若畢業生因特殊原因要求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已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如要違約,需辦理解約手續。
步驟
1、到原簽協議書的單位辦理書面同意的解約函(蓋單位公章)。
2、向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闡明解約理由),並附上單位及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解約函,交招生就業辦。
3、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審批換發新的《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的解除分為單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單方解除
包括單方擅自解除和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單方擅自解除協議。屬違約行為,解約方應對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單方依法或依協議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業協議有法律上的或協議上的依據,如學生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就業協議,畢業生錄用之後,可解除就業協議,或依協議規定,畢業生未通過用人單位所在地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協議,此類單方解除,解除方無須對另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二方解除
二方解除是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經協商一致,消滅原訂立的協議,使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此類解除因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的體現,雙方均不承擔法律責任,雙方解除應在就業計劃上報主管部門之前進行,如就業派遣計劃下達後雙方解除,還須經主管部門批准辦理調整改派。

違約責任:
就業協議書一經畢業生、用人單位簽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則違約方應向權利受損方支付協議條款所規定的違約金,從實際情況來看,就業違約多為畢業生違約。

㈧ 由於本人的勞動維權意識太強,以致於在求職就業中帶來不便。怎麼解決

能維權這是好事,試想,如果全國有50%的勞動者有你這樣的意識,那麼就不知要少多少悲劇發生。所以你不需要在這方面有壓力。但是我們這處理這些事的時候,要講究方法方式,不能一味的讓自己沖到前面去。然而,由於中國式的管理方式決定了感性多於理性,人情高於制度。所以對挑刺的員工來說,大部分公司都不喜歡。因為中國的法制及監督機制還不健全。很多公司都在擦邊球。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對於像你這種人無異於一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那天就對公司不利。所以你的求職之路是要曲折一點。因此我對你提出以下小小建議,你看一下是否恰當?
一,目前就職的公司是走、是留是取決於你對這個公司發展前景的考慮,如果此公司發展還不錯,對你的職業生涯有發展有幫助。那麼,你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如何建立好同事及上下層之間的關系。因為要找到一個好公司確實不易。當然,如果此公司發展不行而對你又有意見,那就選擇離開吧。
二,對於以後求職你和面試官就只談工作,而不說這些負面的東西。更多的要展現你的業務水平及對公司的貢獻。不該說的話題盡量不要談。談業務是要海闊天空,高談闊論,談其它時盡量惜言如金!
三,我猜想你所就職的行業面可能不是很寬,要不然你上家公司怎麼會知道查得哪么清楚。所以你是否考慮拓展你的職業面。是否也可以考慮跨地域(比如在上海,你就轉到深圳,或北京或其它)
四,可能你的性格比較直,不夠城府,在職場中有時也要剛柔並濟啊。所以在這方面要加強一下,多看看書。

㈨ 常見的就業侵權行為有哪些應如何處理

主要有:性別歧視抄,疾病襲歧視,身高歧視,地域歧視等。至於應對方法,書面來講是到勞保局去投訴,嚴重才可以要求賠償。費時費力,搜集證據很難,因為這個的證據是很隱蔽的。
最好的應對方法就目前來講我覺得是換一個合適自己的工作,有句話叫自有留爺處,你想,一個歧視員工的公司能多有前途,說明他們本身對員工就是直接的剝削利用,沒用就拋棄。根本不值得去工作。
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就業糾紛應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