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打擊纏訪
不理他
⑵ 多次向巿級投訴違不違法
只要投訴有理,有法律支持,同一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多次投訴並不違法,恰恰說明了政府或履行管理職能的政府部門不作為。如果投訴事項得到了解決或政府給出了合法、合規、合情的解釋或解決的,再行投訴就不當了,纏訪、鬧訪、無理訪法律都不支持,如果產生了違法行為會有法律後果。
⑶ 如何處理纏訪鬧訪人員
很簡單的事情,有事說事,有問題解決問題,按照法律法規辦事。當然你可以認為法律不公平,但沒有新的公平法律出台之前你還是要遵守舊的法律。
⑷ 舉報不能越級舉報嗎
越級舉報是一種特殊情況下使用的舉報方法,一般情況下則不提倡越級舉報。
越級舉報所適用的特殊情況:
一、案情非常重大,必須由上一級檢察院查處才更為有利的;
二、被舉報對象是該基層檢察院從事舉報工作或者主管舉報工作的幹部或工作人員;
三、被舉報對象與該基層檢察院舉報部門有特殊的關系,按正常渠道舉報有可能影響案件查處的。
(4)纏訪投訴擴展閱讀:
12個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建成,市民實現「越級」上訪
有上訪訴求的老百姓,以後可以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了。6月28日,記者從德州市網上信訪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德州已建成包含1個市級和11個縣級平台在內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體系,可實現信訪事項的「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
今後,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反映相關訴求,即便越級反映,上級機關也會予以受理。
德州市信訪局副局長張炳良介紹,群眾可以根據自己反映問題的性質和管轄的層級,登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有關信訪事項。
比如說,群眾要反映涉及德州某個縣市區有關部門、單位的問題,就可以登錄該縣市區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如果反映的是涉及德州市某個部門、單位的問題,就可以登錄德州市的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反映。登錄後,要先注冊個人相關信息。
然後,依照頁面提示,選擇並點擊「反映問題」,填寫反映的有關事項。之後,還可以通過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查詢辦理的有關情況。
那麼,網上信訪受理平台的受理范圍和不予受理事項有哪些呢?據了解,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提出信訪事項,包括: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按照相關規定,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以及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不在市、縣兩級網上信訪受理平台受理的范圍。
「對於群眾網上信訪反映的訴求,只要符合信訪事項受理范圍,即便是在網上越級反映,上級機關也會予以受理。」張炳良說,與傳統的信訪形式相比,網上信訪具有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具有快捷、高效、管用等諸多優點。
此外,對收到的網上信訪事項,明確規定,德州市信訪局要在3日內(縣市區信訪局要在4日內)轉交給有權處理機關辦理,有權處理機關要在收到網上信訪事項15日內向信訪人出具實體性受理(或不予受理、不再受理)告知書,實現變「走訪」為「網訪」。
⑸ 多次寫信向上級部門反映同一個問題,算纏訪嗎
對上級部門已經答復和回復的問題,反復糾纏,沒完沒了的上訪,就是。如果可以走法律程序的就不要這樣,浪費時間和精力沒必要。
⑹ 刑法修正案九對纏訪鬧訪者有什麼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一條、將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修改為: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增加二款作為第三款、第四款:「多次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經行政處罰後仍不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組織、資助他人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改前關於纏訪鬧訪者的規定
第二百九十條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6)纏訪投訴擴展閱讀:
合理上訪要求
(一)堅持原則,依法依政策解決合理訴求。要把纏訪問題納入到依法依政策解決的軌道上來,嚴防為求得一時一事的解決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二)堅持以人為本,有情解決實際問題。纏訪群眾大多是弱勢群體,他們有問題需要解決,也有困難需要幫助。特別是有的纏訪群眾生活本來就十分困難,而長期的上訪使他們陷入了愈訪愈窮、愈窮愈訪的怪圈。不管群眾有理無理,都應站在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高度,認真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行政救濟、社會援助、司法救助、親情幫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堅持真心真情溝通,耐心疏通思想和感情的渠道。面對纏訪群眾,只要在真情和耐心上下工夫,用心靈來溝通,堅冰是一定能夠被融化的。
(四)堅持抓住關鍵,找准突破口。盡管每一個纏訪案件的成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可以著手解決的突破口。找准了突破口,也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只要把纏訪人的心思摸透、心態摸准,抓住了問題的症結,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五)堅持寬嚴相濟,維護法律權威。在處理纏訪問題時,一方面不能失之於情、失之於心,要帶著感情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理也絕對不能失之於軟、失之於寬,違反法律法規的,必須依法嚴肅處理。
(六)堅持從機制和制度上入手,做好化解、穩控和穩定的工作。
一是應建立纏訪問題處理的終結機制,對化解之後再上訪的纏訪案件,無論再鬧到哪裡,都不改變正確的處理意見。
二是應進一步建立完善信訪督查督辦機制,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切實改進督查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各種形式的包案督辦責任制,促使纏訪案件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三是應做好穩控工作,與纏訪人員結對,將他們穩控在基層。四是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大正面輿論引導的力度,真正讓纏訪人從「信訪不信法」的觀念中走出來,徹底息訴罷訪。
⑺ 2015中央對纏訪鬧訪有何措施
纏訪,鬧訪,本來這樣的詞就特別奇怪,好像領導是豐乳翹臀的浪盪婦,很多人纏著鬧著要似的。
警局甚至會有損失的錢財不夠立案這樣的理由,法院也規定多少錢以下不受理這樣的奇葩規定,各條路堵得慌。別人要是法律途徑能有公正的對待,會來看望你老人家?
⑻ 什麼叫纏訪、鬧訪、無理訪
無理訪、違法訪、過激訪的確認標准信訪工作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為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而設置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親民工程的重要體現,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近年來,由於國家對涉法涉訴案件解決力度的加大,一些救濟補助措施的先後出台,給一些上訪人造成了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心理,出現了大量無理訪、違法訪、過激訪,給信訪工作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那麼什麼情況屬於無理訪、違法訪、過激訪呢?我個人認為:一、無理訪的確認:對經地方黨委、政府,行政機關復議後或經司法機關多個部門認定無理的請求,上訪人繼續上訪的應視為無理訪。上訪人由於對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不理解,為達到自己的要求而多次上訪,企望有朝一日各級組織能做出讓步,使自己的無理訪得到解決。甚至有些上訪人由於對地方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滿意度出現偏差,認為地方政府在解決和處理問題方面有袒護之嫌,存在官官相互現象,加之上訪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導致無理訪的發生,造成上訪案件久息不絕,甚至纏訪、鬧訪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一旦遇上國家有大的活動,包括召開「兩會」和08年的奧運會,上訪人就會不失時機的立即上訪,認為,只有進省進京給政府施壓才能解決問題,致使大量上訪群眾滯留在省在京,給當地政府正常工作造成很大壓力。二、違法訪的確認上訪人的訴訟請求,經一審、二審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被駁回或上訪人申訴再審後仍被駁回的,上訪人繼續越級上訪的應視為違法訪。有些當事人因對法院嚴重不信任,導致上訪人「寧可信訪也不信法」的現象發生,因此,當判決、裁定結果達不到自己期望值或法律無法滿足當事人要求時,在申訴無果或上訴被駁回的情況下,上訪人會不停的越級上訪。雖然有些上訪人的訴求問題已經過復查、復核,上訴、再審等程序,仍認定上訪人訴求無理的;有的人民法院為此特邀請人民陪審員或各界代表舉行聽證會來公開審理上訪案件,而且處理意見是公正合法的,但上訪人就是不肯息訴罷訪。究其根源就是有一部分上訪人覺得礙於情面不肯息訴罷訪;有一部分上訪人覺得既然已經上訪了就一定要鬧出個結果來;有一部分上訪人採取從眾心理,明知自己上訪的理由不充分,仍不斷的越級訪。三、過激訪的確認上訪人反映的問題有部分合理,但堅持過高要求的,經勸阻仍妨礙公務,沖擊國家機關,干擾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的為過激訪。這些年來,國家對過激訪的行為主要是勸誡和疏導,雖然《信訪條例》中對上訪者的過激行為規定可以通知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制止,但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上訪人上訪的理由存在部分合理及一些錯綜復雜的歷史原因等諸多因素,對上訪人過激訪的行為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各級黨委、政府仍採取寬容、忍讓、剋制的態度,這樣,往往給上訪人造成一種錯覺,認為:各級信訪部門對過激訪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加之信訪部門在接訪問題上有著嚴格的規定,首辦負責制、領導責任制等規定使信訪工作尤如高壓線,接訪人在接訪工作中如履薄冰,唯恐把矛盾激化,造成上訪人進省進京上訪,上訪人也因此抓住信訪部門的這種心理,指責、謾罵接訪工作人員,有的甚至砸信訪部門的辦公設施,攔截公務車輛等等。以上種種都給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了混亂,給黨和政府帶來了人力和財力上的損失。希望立法機關能盡早立法,使信訪工作有法可依。
⑼ 退休人員纏訪鬧事應如何處理
報警,別無他法。或先以要報警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