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是工商局的消費投訴和舉報電話。消費者在購買生活用品或者接受專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屬,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向工商局投訴,在上班時間,工商局的人會到場處理的。
銷售無中文標識的商品行為,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撥打12315投訴後工商局會依據《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進行處理:1、賠償消費者損失;2、對經營者進行處罰。
❷ 如何投訴他人牌匾(店鋪標識)商標侵權
地方工商部門。
商標法
第五十二條 將未注冊商標冒充注冊商標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內冊商標違反本法第容十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❸ 請問投訴標識國標是什麼樣的
中國國家電池標准與行業電池標准目錄_一搜就知道
❹ 如何投訴他人牌匾(店鋪標識)商標侵權現在給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了:投訴書,商標注冊證,商標授權書,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辯證的看
首先他是不是確實侵權了。在侵權判定上,我內們要從商標圖樣容、文字、然後是類別,這些是否構成近似或者相同去判斷。
其次就是如果確實侵權了,那麼你不是以對方賣假貨為由去投訴,而應該以對方不規范使用商標,侵犯他人商標權為由去投訴或者起訴。其實針對這個問題,要麼工商局投訴,要麼直接起訴,工商局快點,起訴慢點。如果需要賠償就起訴,不需要就工商投訴。
❺ 幾種商標維權的方法
商標被侵權,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維權:
1、當事人協商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條規定,侵權人侵犯商標所有權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當事人之間可以就因此引起的糾紛進行協商解決,商標所有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商標標識等。
2、工商投訴、舉報
當與商標侵權人就商標侵權糾紛不能通過協商解決時,商標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前期收集的商標侵權人侵權行為的證據材料向相關工商主管部門進行投訴或舉報,工商部門處理時,若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對違法經營額五萬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經營額或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3、法院訴訟
當商標所有權人經過與商標侵權人協商或通過向工投訴舉報仍不能解決商標侵權糾紛的,此時作為商標所有權人可以採取將爭議提交給法院訴訟解決,並提請諸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登報道歉及消除影響等訴求。
❻ 遮擋商標投訴怎麼處理
首先,通過採用商標遮蓋來說明淘寶假貨侵權認定的方式是不可取,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證明其侵權事實,並沒有實際上解決問題;
其次,要確認自身是否存在侵權的行為,比如產品的進貨渠道是否正規,是否能提供正規渠道來源的發票,這些是受到保護和認可的證據,否則一旦被投訴是很難申訴成功的,如果確實存在違規行為,還是盡早改正為妙。
最後,淘寶售賣別家品牌商品必須有品牌方正規代理授權或者正規進貨渠道,否則就存在侵權嫌疑,一旦遭遇品牌方渠道管控就會遭遇較為嚴厲的懲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七章 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五十九條
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三維標志注冊商標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商標注冊人申請商標注冊前,他人已經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先於商標注冊人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識。
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6)標識投訴擴展閱讀:
案例:
為應對售假商家頻出的新招,淘寶將打假標准進一步細化。淘寶網出售假冒商品相關規則及實施細則變更日前已正式生效。刻意遮擋或塗抹商標的行為被視為「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嚴重」;賣家刪除過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也「難逃一劫」。
打假政策的收緊無疑是件好事,但對於靠原單產品打響名號的淘寶來說,也會面臨轉型陣痛。
2016年4月26日公示後,《淘寶網出售假冒商品相關規則及實施細則變更生效通知》近日正式生效,對於假貨信息發布和售假認定的監管進一步收嚴。在《淘寶規則》中,若有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淘寶會刪除會員所發布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包括出售中及線上倉庫中的商品或信息。
在新修訂的規則中,該規則的范圍被擴大,「包括但不限於出售中、線上倉庫中及賣家刪除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賣家刪除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也不能倖免。根據規定,情節嚴重者將扣除12分,即給予店鋪屏蔽、限制發布商品及公示警告7天的節點處理。
在對售假認定中,有不少售假賣家通過打馬賽克、塗抹、其他圖案遮擋等方式隱藏商品相關信息,從而逃避平台監管。
據了解,過去常有賣家通過此種方式銷售仿冒奢侈品女包等,該行為被列入「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嚴重的」范圍中,每次扣除24分。根據淘寶規則,累計扣分達48分及以上的將被查封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