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錄音筆錄音可不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查證屬實的,錄音筆的錄音也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B. 用錄音筆算犯法嗎
1、用錄音筆是否違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錄音目的。
2、如錄音過程未侵犯他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錄音目的不違法的,使用錄音筆不違法。
3、如錄音過程違背他人意願,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錄音目的違法的,使用錄音筆錄音即是違法行為。
C. 錄音筆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違法
錄音筆採用竊聽的方式使用是違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條【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考試作弊罪】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錄音筆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規定:
第八十七條 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為原件、原物,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D. 怎麼樣才可以錄音筆帶進法庭作為證據
在合法的地方是可以用這樣的錄音筆進行錄音。這樣的證據是可以的,可以作為法庭的證據。
E. 錄音筆如何成為有效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合法取得的私自的錄音證據,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錄音的對象必須是債務人或者承擔義務的一方。
實踐中有人不承認被錄音人是他本人,這時您應及時申請進行司法鑒定,但鑒定費用您先預交最後鑒定費用承擔問題由法院判決。
二、電話錄音內容必須完整反映債權債務的內容或者其他民事權利義務內容。
三、電話錄音應當真實完整。
錄音證據應當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四、電話錄音內容必須反映被錄音人真實意思表示。
五、電話錄音取得的方式應當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六、電話錄音應留下原始載體,通過錄音筆或者手機錄音後,在拷貝到電腦後,存在錄音筆或者手機中的錄音資料不要刪除。
另外錄音完畢後要整理成書面材料,並克製成光碟(法院需要)。
七、電話錄音可以公證。
在公證員面前撥打電話並錄音,公證處會出具《證據保全公證書》。
(5)錄音筆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合法性
合法性是有效證據的基本特性之一。
關於證據的其他特徵的論述可參見刑事訴訟法學部分中的相關內容。
民事證據的合法性,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不為法律所禁止,否則不具有證據效力。
對證據合法性的要求,目的是為了保障證據的真實性和維護他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體現了人們對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雙重要求。
合法性主要包括了以下四個方面:
1.證據主體合法。
證據主體是指形成證據內容的個人或單位,證據主體合法,是指形成證據的主體須符合法律的要求。
主體不合法也將導致證據的不合法。
對證據主體的法律要求,也是為保障證據的真實性。
因此法律根據證據特點,對某些證據的證據主體規定了相應的要求。
例如,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作出鑒定結論的主體必須具有相關的鑒定資格,等等。
2.證據形式合法。
證據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為證據不僅要求在內容上是真實的,還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例如,單位向法院提交的證明文書須有單位負責人簽名或蓋章,並加蓋單位印章;保證合同、抵押合同等,需要以書面形式的合同文本加以證明。
F. 使用錄音筆錄音用於打官司,這種行為犯法嗎
錄音錄像屬於視聽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並不違法。但依據司法解釋,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錄音錄像,不能作為證據。
錄音錄像屬於視聽資料,是證據種類之一,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當事人偷錄的錄音錄像可以作為合法證據被人民法院採納。在發達地區的法律糾紛處理過程中,尤其是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錄音錄像有時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當事人希望通過錄音錄像取證方式獲得證據,以便在法律糾紛處理中占據優勢地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條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G. 用錄音筆算犯法嗎
用錄音筆是否違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錄音目的。如錄音過程未侵犯他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錄音目的不違法的,使用錄音筆不違法。如錄音過程違背他人意願,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錄音目的違法的,使用錄音筆錄音即是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保護范圍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7)錄音筆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三十三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喪失意識後的侵權責任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H. 錄音筆錄音可以作為法院的證據嗎
錄音筆錄音可以作為法院的證據。
錄音證據法庭是否採納,可以看證據的三性,即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如果錄音證據與所要證明的事實有關,錄音內容未被改變,無疑點,並且通過合法手段取得,可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證據。
需要注意的是,錄音作為一種電子形式的證據易於偽造,所以錄音在訴訟中證明力較差,要結合其他證據形成證據鏈條才可以證明案件事實。
(8)錄音筆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下面首先對"手機的通話錄音"、"現場談話錄音"、"竊聽"這三種行為給大家做一下說明
(一)手機的通話錄音,行為合法,錄音行為具備了合法性的前提。
(二)現場談話錄音,行為合法,錄音行為具備了合法性的前提。在司法實踐中,即使是私下錄音,通常也會認可。
(三)竊聽,行為不合法。錄音行為不具備合法性的前提。
I. 法院開庭時能偷偷用錄音筆嗎
法院開庭時禁止偷偷用錄音筆,必須事先用有效的第三方錄音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