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購買盜版圖書閱讀是否侵犯作者著作權
在現行著作權法規定中,對一般個人購買盜版圖書閱讀是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但從道德上來說,這不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因為購買盜版圖書助長了銷售盜版圖書這種行為(銷售盜版圖書是一種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Ⅱ 個人購買盜版書籍、使用盜版軟體,是否需要承擔著作權侵權責任為什麼
你不傳播或者靠它獲利是不會的,只是道德上譴責。
Ⅲ 購買盜版物品(並不止書籍)是否侵權違法
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屬於違法行為,這個要看權利人是否要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不屬於違法行為,但要立即停止該侵權行為。
Ⅳ 從淘寶網上買盜版書是否犯法
故意買盜版書屬於犯法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按「非法經營罪」處理,只要個人銷售盜版光碟的金額達5萬元,或查獲盜版光碟500張以上,就能定罪量刑,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可處15年有期徒刑。按照「銷售侵權復製品罪」處理,只有非法所得達10萬元以上,才能構成犯罪,最高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兩相比較,按「非法經營罪」處理更有利於打擊盜版,也只有加大對盜版光碟銷售的刑事打擊力度,才能從根本上更有效地規范音像銷售市場。
根據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賣盜版書」違法所得巨大的,按「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定罪處罰,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其中第四項就是「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盜版書。
Ⅳ 我聽人說,買盜版書不侵權,但是下載盜版的電子書就侵權了,是這樣嗎
其實都算是侵權,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盜版的電子書也是侵權行為!但是,這種法律是有法不依的,主要是事件太多,影響較小。最關鍵的是版權所有者不提起公訴!呵呵。
可申請登記的作品范圍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均可申請登記。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作品。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的規定,上述作品的含義是指: (1)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2)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5)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6)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7)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8)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9)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10)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12)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13)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下列作品不能申請登記 (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2)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3)時事新聞; (4)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5)超過保護期限的作品。
Ⅵ 購買和販賣盜版圖書各自算不算違法
故意購買盜版圖書和販賣盜版都犯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按「非法經營罪」處理,只要個人銷售盜版光碟的金額達5萬元
Ⅶ 購買盜版書籍是否違法
要具體分一下情況,如果購買盜版書自己閱讀,從民事責任的角度來講,這專種情況並不侵權,也屬可以說是不違法。因為盜版書涉及的是著作權問題,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著作權人廣泛的權利,包括4種人身權,即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12種財產權,即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表演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等。看一種行為是否侵權,就是要看這種行為是否落入著作權權利控制的范圍,購買盜版書閱讀並沒有侵害上述著作權的任何一種權利,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出賣盜版書就侵害了著作權人的發行權、製作盜版書則侵害了權利人的復制權。有學者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總結,分三種行為予以解釋,即接觸(access)、享用、使用;購買是接觸行為、閱讀是享用行為、復制發行等是使用行為,著作權法只規范對作品的使用行為,接觸和享用並不受著作權的控制。其他法律也沒有對這種行為進行規制,因此購買盜版書閱讀並不違法。抄自 李義旭律師的回答
Ⅷ 觀看盜版作品是侵權行為嗎
觀看盜版作品是侵權行為,很多的人可能會選擇觀看盜版作品,觀看盜內版作品,會侵害容他人的權利,那麼觀看盜版作品是侵權行為嗎?盜版光碟觀看盜版作品是侵權行為:會構成侵權。盜版是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復制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由新製造商製造跟源代碼完全一致的復製品、再分發的行為。在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此行為被定義為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甚至構成犯罪,會受到所在國家的處罰。盜版出版物通常包括盜版書籍、盜版軟體、盜版音像作品以及盜版網路知識產品。盜版,即俗語D版。這侵犯法律,購買者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以電影為例,通常有一下幾種侵權形式:1.碟版:相對效果好一些的盜版光碟,大多由國外版本(如1區)翻錄製成(也有少數使用正版發行光碟製作而成)。視覺效果雖與正版影碟基本無異,但大部分的中文配音卻十分品質低劣,因為其中文音軌通常來路不正(電影院偷錄等),並且翻譯錯誤百出。2.大碟版:既高清電影,通常指DVD,也指由DVD轉成的質量較高的VCD。3.槍版(也稱影版):在電影院偷錄的電影,通常效果模糊,質量粗糙低劣,色調黑暗,時有晃動、陰影和雜音,但發行速度極快,只比國外正式上映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