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
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就理所應當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是在現實中,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著作權侵權體現為網路侵權,很難界定賠償主體。那麼網路著作權侵權的賠償主體是誰?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為了合理分配網路服務提供者在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中的法律責任,同時又能促進網路產業的健康發展,新頒布的《信息網路傳播保護條例》,對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服務規定了四種免除賠償責任的情形:一是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自動接人服務、自動傳輸服務的,只要按照服務對象的指令提供服務,不對傳輸的作品進行修改,不向規定對象以外的人傳輸作品,不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網路服務提供者為了提高網路傳輸效率自動存儲信息向服務對象提供的,只要不改變存儲的作品、不影響提供該作品網站對使用該作品的監控、並根據該網站對作品的處置而作相應的處置,不承擔賠償責任;三是網路服務提供者向服務對象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的,只要標明是提供服務、不改變存儲的作品、不明知或者應知存儲的作品侵權、沒有從侵權行為中直接獲得利益、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後立即刪除侵權作品,不承擔賠償責任;四是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在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後立即斷開與侵權作品的鏈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明知或者應知作品侵權仍鏈接的,應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網路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主要依據《著作權法》第48條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關於如何界定網路侵權的賠償主體?網路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Ⅱ 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
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近年來出現的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況在逐漸的增多,而隨著我國加強對著作權的保護,其實在這方面的打擊力度也是比較大的。當然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其實也是會給著作權人造成損害,自然就會涉及到賠償的問題。那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呢?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罰款金額是罰款一百至五千元;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竊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罰款金額是一萬至十萬元或者總定價的二至五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罰款金額是一千至五萬元。到底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結合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清楚是怎樣的吧。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的規定,此時除了會對侵權人進行罰款之外,同時給著作權人造成了損失的,其實也是要對其損失作出相應的賠償。關於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是多少?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Ⅲ 商標侵權可以要求哪些賠償
熱點推薦:
知識產權侵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
專利申請
著作權登記
專利轉讓
商業秘密
現實中,要是發生了商標侵權的話,那麼此時商標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作出相應的賠償,不過究竟商標侵權可以要求哪些賠償呢?而在要求賠償之前,還需要先對侵權行為作出認定,此時又該如何來認定商標侵權?以下是對這兩個問題的詳細介紹。
一、如何來認定商標侵權?
根據我國商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具體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又稱使用侵權。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即屬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行為,又稱銷售侵權。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又稱為商標標識侵權。
4、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在國外稱為反向假冒行為。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二、商標侵權可以要求哪些賠償?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有以下幾種確定方式:
(1)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
首先是以於利潤的認定。「利潤」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根據來源不同可以分為生產利潤(銷售總額扣除生產成本)、銷售利潤(生產利潤扣除銷售成本)、經營利潤(銷售利潤扣除管理部門的管理費用)和稅後利潤(經營利潤扣除後的利潤,即純利潤)等等。那麼,《批復》中的利潤究竟是指上述的那一種?《批復》解釋「侵權利潤」指除成本外的所有利潤,那麼,「成本」范圍又如何界定,是否包括管理部門的費用?目前通行的處理方法是將利潤理解為銷售利潤,即扣除生產成本和銷售成三的所有利潤。
其次是對於銷售數量的確定。一些處於特殊情況下的產品該如何處理,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2)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3)協議賠償額: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4)法定賠償額: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當事人沒有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通過上文的分析介紹,相信大家此時已經知道該如何來認定商標侵權,同時也清楚商標侵權可以要求哪些賠償來吧。由於注冊商標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一旦權利被侵犯,那麼商標權人就可以依法要求侵權人作出賠償,不過在實際計算商標侵權賠償的時候比較復雜,建議可以委託專業律師來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綿陽律師。
延伸閱讀:
商標侵權訴訟時效有多長,如何計算賠償
商標侵權的責任有哪些,侵犯商標有什麼責任
怎麼確定商標侵權訴訟管轄法院
Ⅳ 著作權侵權賠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我們最討厭的就是權利被侵犯,很多的作家都會進行著作的發表而且有些人更是對他人的著作進行抄襲,嚴重造成侵權的行為,以下我們就來做這方面的詳細的介紹,希望大家知道都能了解著作權侵權賠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著作權侵權賠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一 原告提交相應的侵權證據。二 認定被告過錯。權利人提出確有理由的警告。未盡到審理義務;未盡到注意義務的;合同履行中或終止後侵權的。三 無過錯返還利潤,可酌情判決適當補償四 明知提供場所或幫助的,承擔加連帶責任五 許可人,特許經營特許人明知或應知被許可人實施侵權行為而未制止的了擔連帶賠償責任六 賠償宗旨為:能夠全面充分的彌補被侵權人的損失。如果被告侵權所得高於實際損失按侵權所得賠償。實際損失的數額為:利潤損失,參照國家稿酬規定,合理的許可費用被告復製品數量乘以原告單件利潤積,原告復製品減少數量乘以單件利潤積侵權導致原告合同不能履行的可預期利潤損失。作品價值下降損失。七 侵權人利潤所得:產品銷售利潤:侵權情節和後果嚴重的,營業利潤:凈利潤:情節輕微、訴訟期間主動停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包括:律師費,公證費及調查取證費、審計費、交通住宿費、復印材料費、其它合理開支。八精神損害撫慰金在以下情況將得到賠償,數額2000-50000元1 違背原告意願發行其作品,對其信譽、社會評價帶來負面影響的。2 抄襲原告作品,被告獲得較大名譽的。3 歪曲、篡改原告作品的4 未參加創作而在原告作品上署名的5 將原告作品以自己名譽發表的6 歪曲表演形象,給原告造成不利影響的。7 製作、出售假冒原告的作品,影響較大的。8 其它。關於著作權侵權賠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Ⅳ 關於《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
呵呵,藉助一些新聞您看看有沒有幫助吧
精神損害賠償得到法律彰顯
2007年11月日,「北京公交售票員掐死清華教授女兒案」民事賠償部分終審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了賠償10萬元精神損害金的一審判決,改判賠償30萬元,這是目前我國法院判決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
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沒有明確規定,正在審議中的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但僅限於行政法領域,司法實踐中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來規范,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賠償已經有了不少案例。
最新通過的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表示,這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亮點,表明我國在現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
王勝明介紹說,草案審議過程中,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怎麼認定,什麼情況下構成精神損害賠償,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究竟賠多少,有過很大爭論。最終通過的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嚴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侵害人身權益是指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但不包含侵害財產權,如果侵害了財產權益,就要根據財產的損失給予賠償。
Ⅵ 在交通事故中,如何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害賠償
以下是我根據《民法通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總結的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及計算標准,希望對你有幫助: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護理費(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交通費和住宿費(以正式票據為憑)、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必要的營養費(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具體數額由法院裁定。
祝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