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侵權的侵權分析
商標侵權 ,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其具體表現內容如下: 一切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行為,都是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根據《商標法》第52條的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
2、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 .這種行為在理論上也稱為反向假冒 行為。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結合《商標法》第56條第3款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這種形式的商標侵權行為是需要銷售者主觀明知為要件的。
4、偽造或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須注意的是,這種侵權行為是商標標識的侵權行為,包括製造和銷售兩種行為。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包括: 1、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或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4、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通過該域名進行有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2. 商標權案例分析
華表與華燈不近似,華表與華燈都是名詞,
華燈在中文指燈光的意,華表則是物品.
不能說他侵犯了華燈的商標權,
他們所做的只是與華燈的包裝近似,誤導消費者
倉儲不承擔責任,商場有責任不賣假貨,
華表商標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
他們如果在明知是假貨的情況下還進行銷售,工商就可以對其進行罰款.
並且,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有權告假華表生產商,要求索賠.
3. 有關商標侵權糾紛的案例分析
我們已經聯系過,這是第一個答案:
關於一審法院訴訟程序問題
1、一審法院按漢都公回司提供的 TCL 集團答公司地址,向 TCL 集團公司快遞送達應訴通知書、聽證會傳票、開庭傳票等,雖然郵寄地址為廣東省惠州市鵝嶺南路 6 號 TCL 工業大廈九層,是 TCL 集團公司的下屬二級企業法人銷售公司的地址,但兩公司在同一大樓辦公,只是樓層不同,而收信人為 TCL 集團公司的信件也並沒有因不能送達而被退回。
2、在原審法院審結前, TCL 集團公司在向一審法院提交了書面答辯狀,由此可以推定, TCL 集團公司已收到了一審法院寄送的應訴通知書、聽證會傳票、開庭傳票,但其無正當理由未到庭,一審法院缺席審理並不違法。上訴人 TCL 集團公司關於一審法院訴訟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4. 關於商標的侵權的分析案件哪裡可以查看到最典型的案例分析呢
不能,雖然不是國名,但是卻是公認的代表中國和中華民族。以前有申請成功的,主要是專商標法沒屬修改。如果不服,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復審,再被駁回的話可以去北京市第一、第二人民法院對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訴訟,如果被判定維持駁回,可以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5. 商標法的案例分析
我認為乙方侵權了,
第七章 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
第五十一條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專冊的商標和核定屬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6. 侵犯商標專用權與不正當競爭案件的分析
1、案情介紹
案號:(2010)並民初字第157號,原告:北京興宏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被告:太原星紅程培訓學校(原名稱為太原興宏程培訓學校)
原告成立於2004年6月15日,專業從事建築類考前培訓,在全國很多城市開設有分校,在國內的建築類培訓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告自成立時即使用「興宏程」商標,並於2004年11月24日提起「興宏程」商標申請,2008年6月21日取得「興宏程」商標所有權,核定使用的種類為第41類,注冊號為4379563。原告為「興宏程」商標的推廣付出了大量的廣告宣傳費用,「興宏程」已在業內成為知名商品。被告同樣是從事建築類培訓,完全知曉「興宏程」品牌在全國建築類培訓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被告仍然注冊了「太原興宏程培訓學校」,並在其招生簡章、網站等宣傳上突出使用「興宏程」,明顯是攀附原告商譽,誤導了相關公眾,嚴重的擾亂了市場秩序。被告的行為既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也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並對消費者作出虛假宣傳和侵害原告商業信譽而構成不正當競爭。故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4379563號注冊商標專用權,停止在其經營場所、網站、宣傳資料上使用與「興宏程」相同或類似的文字;
2、判令被告變更學校名稱字型大小,不得使用與「興宏程」相同或類似的字型大小;
3、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20萬元;
4、判令被告在《山西晚報》上刊登聲明,並向原告賠禮道歉,以消除影響;
5、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公證費、差旅費等合理的訴訟支出人民幣 3000元;
6、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2、法律分析
依據《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侵犯商標權,容易讓相關公眾產生混淆的,是構成侵權的,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3、判決結果
被告在一個月內開始辦理變更名稱的手續,變更後的名稱不得含有「興宏程」字樣
被告賠償原告損失1。3萬元
4、律師建議
對於容易引起公眾混淆的傍名牌行為,企業應該積極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7. 急急急!關於商標侵權的一個案例分析題
本案例屬商標侵權行為。具體行為為:華豐公司沒有按規定支付商標使用許可費。天力公司登報shu聲明收回「天力殺」商標使用權,並書面通知了華豐公司。
華豐公司仍將「天力殺」用作其產品商標並在市場上銷售。這種行為一般在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協議裡面會註明的。
中國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細則以及司法解釋所規定的商標侵權,大多都是按照商標侵權行為的內容或者類型來確定案件管轄和案件主體的。商標法第57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7)商標不侵權的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四個要素: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
8. 案例分析:是合同糾紛還是商標侵權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內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容。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於導致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合同糾紛的范圍涵蓋了一項合同的從成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
侵權糾紛是指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所發生的糾紛,如侵害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乃至於債權等。
如果可以的話請更加詳細的說一下情況,這樣可以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9. 通過一起典型案例看如何確認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一個案件中同時主張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是法律基礎:
1、某一行為可能在侵犯注冊商標的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分別由《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規定,涉及不同的法律行為、法律關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商標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將他人注冊商標、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使用,誤導公眾,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處理。
2、在訴訟案由上,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分屬於不同的案由。但是,民事訴訟有經濟原則和效率原則等,實務中法院可以考慮在同一個案件中一並解決。
10. 商標法案例分析
按照商標申請在先原則,先申請的獲得商標權,同一天申請的,但能證明使用在先內的,容由使用在先者取得商標權。不能證明的,則雙方進行抓鬮確定商標權的歸屬。從該案例可知,用排除法。湖北童車廠與武漢鋼木傢具比其他廠家要先申請,由於商標的使用時分類的,沙市味精廠使用在大橋品牌和湖北的不在同一類,不影響商標的注冊(除非是注冊商標),所以商標權應該在湖北童車廠與武漢鋼木傢具兩家中決定。假如湖北童車廠能拿出使用在線的證據,那麼商標應該會授予湖北童車廠。
如果最後湖北童車廠成功注冊了「大橋」的商標,那麼黃岡傢具廠就不能繼續使用,否則構成侵權。
沙市味精廠的「大橋」商標能繼續使用,因為沙市注冊的類別和其他的不同,商標權是按類保護的。 如果最後被認定為馳名商標,那麼沙市的商標可能就不能使用了。這是對馳名商標的擴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