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三星商標侵權案例

三星商標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04 22:54:26

❶ 蘋果和三星專利權之爭

蘋果和三星專利權之爭實質就是創新能力之間的較量。
蘋果去年4月首先在美國起訴三星,作為回應,三星隨後在韓國和其他國家向蘋果發起訴訟。雙方一時掀起了專利大戰。近日,三星在美被陪審團裁定敗訴,或將產生一筆巨額罰款。
盡管三星被裁定賠償蘋果10 .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 6 .75億元),但雙方的專利案尚未算落幕- -蘋果正擬定一份申請禁售的28款三星產品名單,經美國法院認可後,這些產品將被禁止在當地市場銷售。其中中國涉及2款手機和1款平板電腦。不過按流程,蘋果若也想在中國也禁售這些三星產品,還需向國內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歷無法估算時長的訴訟過程。
對此,蘋果中國並未進行任何說明,但據記者了解,在美勝訴後的蘋果已拒絕向三星提供授權。也就是說,除非三星在未來的產品中改掉一切可能被蘋果起訴的細節,否則在美國訴訟案的示範作用下,任何形式任何地區的侵權訴訟,都可能出現。
盡管蘋果目前還未在中國國內對三星提起訴訟,故這些機型在國內的銷售暫不會受影響,但據南都記者了解,蘋果總部已決定不向三星提供與此次侵權案相關的專利授權。言下之意,即便三星願意為每台售出的手機支付額外的專利費用,蘋果也不會接受,多少有些「趕盡殺絕」之意。
通信行業咨詢機構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認為,有了美國侵權案審判結果做參考,蘋果又堅持「不授權」,接下來很有可能是全球各地接二連三的訴訟官司。由於中國已躍居全球智能手機第一銷售國,這場「戰火」很有可能會延燒至國內。
咨詢調研公司RationalAB分析師張星亦認為,蘋果有可能在中國對三星提起訴訟。但她同時表示,如果以禁售為目的意義並不大,「即便蘋果在中國起訴三星,等真正有結果的時候,上述涉案機型早已退市。而從目前三星的產品線看,三星已悄然邁出了『去iPhone造型』的路線,兩大旗艦產品GALAXY SIII和GALAXY NOTE風格和iPhone完全不同。」但如果是為了賠償和造勢,則仍有「放手一訴」的價值。
事實上,早在三星之前,蘋果就曾經同樣對在美國市場迅速崛起的HTC發動過專利攻勢,結果HTC同樣遭到了敗訴,涉及侵權的產品也在美國市場遭到了禁售,受此影響,HTC在美國市場的表現日趨疲軟,今年二季度開始更是重新把重心放回了亞洲市場。對此,HTC大中華區總裁任偉光曾經向南方日報記者直言,海外市場的開拓過程中,專利費用是一筆巨大的成本。
其實就連同為美國公司的摩托羅拉,近年也曾經因為專利問題和蘋果對簿公堂,所幸其十多年積累的專利池讓其在和蘋果的專利博弈中互有勝負。「這也是為什麼谷歌願意花125億美元高價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關鍵原因,至於其他一些新興Android廠商,恐怕就沒那麼好運了。」張星稱。

❷ 涉嫌高仿三星品牌如何定罪

屬於侵犯注冊商標罪,受商標法,民法,刑法調整
一、根據《商標法>第39條和商標法實施細則第43條的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其具體形式有:
1.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其具體措施有:
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收繳並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消除庫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收繳直接用於商標侵權的模具、印版和其它作案工具;
採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並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2.罰款。對尚未構成犯罪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人,可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5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3.賠償損失。由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但是,被侵權人的注冊商標在侵權案件被查處時已連續3年停止使用的,或者自注冊之日起沒有使用的;明知他人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商標專用權而沒有提出制止的;使用注冊商標,沒有標明注冊標記的,被侵權人則不得請求賠償。
二、根據《民法》
按照民法的一般原理和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侵權人實施了侵權行為;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被侵權人受到了損失;侵權行為與損失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這些構成要件也適用於商標侵權的損失賠償責任。但是,在商標侵權賠償責任的的構成要件中有其特殊之處,這就是對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和被侵權人遭受的損失按推定、擬定原則確定。商標權遭到侵犯時,被侵權人要對侵權人的過失、自己所受到的損失數額以及因果關系等進行舉證是很困難的,如果對過失、損失數額不採用推定、擬定原則,被侵權人實際上將不能請求侵權人賠償。
三、根據《刑法》規定
對侵犯商標權構成犯罪的刑事制裁措施
1.根據《刑法》第213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
2.根據《刑法》第214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根據《刑法》第215條規定,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侵犯商標權犯罪與之前侵犯商標權犯罪的對比
(一)降低了侵犯商標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解釋》將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起刑標準定為非法經營數額(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將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的起刑標準定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違法所得數額在3萬元以上;而在《經濟犯罪追訴標准》中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起刑標准為非法經營數額(銷售數額)在10萬元以上,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的起刑標准為非法經營數額在20萬元以上。
(二)在假冒注冊商標罪中增加了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解釋》規定,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3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也屬於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三)分別規定了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起刑標准,縮小了兩者之間起刑數額的差距。在《刑法》和《偽劣產品案件解釋》中並沒有對「個人」和「單位」侵犯商標權犯罪區別對待,在《經濟犯罪追訴標准》中,單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是個人犯罪的5倍。而根據《解釋》第14條的規定,單位實施包括侵犯商標權在內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按照《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3倍定罪量刑。
實踐中不少同一不法分子為了逃避刑事追究,設立了多家法人單位從事制假、售假活動,有的甚至設立不同的公司,在同一生產車間的不同生產線進行造假,以此來逃避或減輕處罰。對此,應當嚴格區分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的界線。對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後,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他人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也應依照刑法有關個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四)明確了觸犯不同罪名時的處罰原則。《解釋》第13條規定,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並罰。
(五)明確了「相同的商標」的概念。《解釋》第8條第1款規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相同的商標」,是指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完全相同,或者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這是對「相同的商標」所作的擴大解釋,在適用上應當注意,所謂「視覺上基本無差別」是指把假冒商標和注冊商標放在一起仔細對比觀察時才能發現差別。「視覺上基本無差別」的商標與「近似」商標是有區別的,前者可以構成侵犯商標權犯罪,後者只是一般的商標侵權行為,在兩者的區分判斷上,應當採取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從行為人使用的商標和注冊商標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圖形的構圖、顏色,以及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等各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判斷

❸ 有沒有一些侵權行為的案例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於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並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於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

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於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並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

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後,雙方自行和解。被告願向原告表示歉意並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3)三星商標侵權案例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三)公平責任原則

❹ 已注冊的商標,和 三星商標相似,是否侵權

眾所周知,三星(Anycall)憑借高端路網以及華麗的外觀設計,獲得了眾多消者的支持。

然而三星在上市之初卻是經歷了很多波折的,當時市場普遍反映三星除了時尚之外,實用方面目前還有所欠缺,功能也不夠精幹。

後來,三星公司為了轉變這種「華而不實」的評介,提出了「質量為上」的口號,甚至將所有不良燒毀以示決心。

為了打造過硬的產品,搶市場,三星進行了各種惡劣環境下的嚴測試,並將產品命名為ANYCALL,意思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通話的。

Anycall是中文隨意呼的意思,是三星的僅為大中國地區設的三星的別稱,包括中國、香港、台灣、澳門。其他地方的三星均無此標志

和型號無關,三星在以上地區出售的行貨不管是韓國生產的還是中國生產的都有該標志

SAMSUNG是三星電子的英文商標。不管哪個地方的三星都該有此標志

當然用這個也無法說明一個是行貨還是水貨,因為現在很多高防殼全是打了ANYCALL的,而且有些歐水殼也用激光刻上該標志。可以從標志的細膩程度去區分。

代言人:

權相佑,權寶兒,東方神起,少女時代,李孝利,全智賢,玄彬,Rain,張根錫,金妍兒,尹恩惠, 李多海,韓佳人,神話,崔智友,張東健,Super Junior,文根英,李俊基,Tablo BoRa,H.O.T,S.E.S,金賢重,孫丹菲,金範,金俊。

❺ 賣三星手機的手機套會被投訴知識產權商標侵權嗎

1、會的。這個就是產品注冊商標的作用,就是申請者為了防止他人在相同的產品(手機套)上版使用他的品牌名權;
2、你最好立即撤下該非原裝並有Samsung的手機套產品;
3、你如果要賣三星手機套,可以製作相同的模型,但是不要印有任何非自己品牌名的品牌名,防止涉及侵權,當人家要是真找你的時候,那個時候就麻煩了;
4、如果你要長期從事這個手機套及相關配件的時候,最穩妥的辦法是最好申請自己的商標,一來就不用擔心侵犯別人的商標權,二來也能防止別人盜用你的品牌名。當然,如果是短期投資,那就沒有必要注冊商標了,只是在該期間要注意點。

❻ 三星堆商標被搶注超200個,搶注商標這種行為為何這么頻發

自從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遺址火爆全網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打起了三星堆商標的主意,最終導致三星堆的200多個商標已經被人搶注。我國之所以會頻繁發生商標搶注事件,是因為有些人專門注冊與實事相關的商標,最終導致自己可以收獲一部分的商標費用。當人們注冊完三星堆商標之後,人們便想有了三星堆相關商標的所有權,而官方人員想使用三星堆商標,就必須定期支付相關的費用,這才使得大部分無所事事的皮包公司就會專門搶注商標。

總的來說,這種現象頻繁發生可以說明我國官方人員必須制定防止商標被注冊的方案。商標被他人注冊不僅會影響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行,還會導致蓬勃發展的企業會因為商標問題而發展的比較慢。更何況大部分搶先注冊商標的人都是為了金錢,這不利於社會的蓬勃發展。

❼ 三星堆商標被搶注,你覺得這算侵權嗎

雖然很多關於三星堆的商標被一些投機取巧的商家所申請,但是這種惡意搶注行為的是構不成侵權的。向這種惡意搶注行為本就是違反公素良序,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不僅商標法對此有所規致,國家知識產權也發布了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行動方案。所以針對這種惡意搶注三星堆商標的情況,也是會被直接駁回的。就算這些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初步審核通過,那麼三星堆博物館也可以在公告期內對此提出商標異議申請。如果核准注冊也可以提出商標無效宣告申請。
這必須成為法治社會堅決捍衛的商業規則。也正是因為三星堆考古成果,讓我們對古人的文化和知識有所新的認知。三星堆有著太多的未解之謎,也是讓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三星堆文明,所以我們應該更加是要保護好三星堆的文化。不能為了達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惡意破壞三星堆的知識產權。所謂經商有道,不能因為利益就毫無底線去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❽ 三星堆商標被搶注超200個,搶注這些商標合法嗎

三星堆這些天不管是三星堆遺址還是三星堆博物館,都很繁忙,三星堆博物館忙著接待遊客,三星堆遺址忙著進行考古發掘。三星堆這么忙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天對三星堆文化遺址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進行考古發掘。而這次考古發掘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多的關注。

這種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混亂對某些方面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會影響經濟秩序。對這種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應該加以管控和監督。

❾ 工廠在產品上印三星的Logo,被查到後會承擔哪些法律後果

中國政府2006年6月1日公布,已將三星集團的「SAMSUNG」商標認證為馳名商標。你公司的行為侵犯了三星公司的商標權,會根據違法所得或三星公司的損失承擔民事責任,數額特別巨大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❿ 三一商標一年四遭侵權 還有多少「李鬼」在「傍名牌」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公布的許可備案登記信息,去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這意味華為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 華為蘋果簽署專利交叉授權協議,雖然剛剛公布出來,倒不是新聞,因為去年在小圈子裡就已經傳了很久,如果不是中國專利按規定要求備案,相信還會按傳聞流傳。客觀的說,華為向蘋果授權專利與華為手機無關,向蘋果授權的專利猜得不錯更多是4G標准必要專利。按照愛立信與蘋果的授權費用估算華為每年可以收到上億美元有點高估,因為愛立信不僅擁有4G標准必要專利,更擁有很多2G、3G的標准必要專利,因此愛立信的授權費用肯定比華為高出不少,之前業界傳聞華為的費用應當在6000-8000萬美元,遠低於愛立信每年向蘋果收取的2.5-7.5億美元的專利費用。 說起手機專利收費,很多專家都建議手機品牌應當多申請專利,因為在與諸如愛立信、nokia、高通等專利巨頭洽談專利授權時可以少支付專利費,其實遠不是如此,因為包括Nokia、愛立信、高通等希望收取專利費的巨頭大都根本不做手機,交叉授權根本無從談起。華為與愛立信的交叉授權更多涉及的是電信設備,華為手機也一樣需要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費,此次之所以華為蘋果交叉授權是蘋果向華為支付專利費,也是因為華為作為全球主流電信設備商擁有4G等標准必要專利,與華為手機關聯度並不高,當然蘋果的這些專利華為手機應當可以使用。手機品牌需要建立自家的知識產權戰略,不過這些專利更多在與競爭對手涉及專利糾紛時有用,就像三星與蘋果的專利大戰,面對愛立信、Nokia這種不做手機的專利授權,更多還是要依靠談判、訴訟或仲裁解決問題,而不是交叉授權。年初遇到台灣的媒體,談起台灣企業在通訊領域專利太少,面對5G即將來臨,說台灣政府鼓勵企業及早布局專利,其實這種說法純屬無知,通訊標準的制定被幾家 電信巨頭壟斷,包括愛立信、華為、高通以及Nokia、中興等,其他廠商因為地位或影響力不夠,根本進不了標准起草組織,及早布局專利根本無從談起,手機廠商只是通信技術標準的使用者,想布局標准必要專利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即使華為能夠在交叉授權中獲得利益,不過這些也與華為手機沒有本質關聯,沒有華為手機,這部分利潤也是華為的,任正非也不會因為有了專利收入而降低對華為手機的利潤要求。小米購買了不少專利,其真正意圖不是為了高通、愛立信、Nokia而是擔心華為、中興,這幾年雖然華為可以向海外手機品牌收取專利費,不過就像愛立信、Nokia一樣在中國市場很難收到,未來幾年大陸手機品牌的專利戰難以避免,小米只不過提前布局。前幾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他們已經決定對8家電子產品公司展開337調查,這8家公司包括索尼、三星、LG、摩托羅拉、黑莓,以及來自中國的聯想、 中興、HTC。引發媒體對大陸手機專利儲備不足的又一輪炒作,道理也一樣,這與中國手機品牌專利多少一樣沒有必然關系。其實發起337調查是一回事,最終是否繳納專利費是另外一回事,之前中興曾六次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337調查,兩次起訴方撤訴,四次仲裁時起訴方敗訴,中興並沒有損失多少,這幾天因為中興被調查股價降低不少完全是投資者不了解內情。對於此次被調查的聯想、中興等公司而言,都擁有很成熟的專利運作團隊,對337調查並不陌生,作為媒體及消費者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即使敗訴了要繳納專利費,也是符合國際規則的正常行為。

閱讀全文

與三星商標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