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營銷是不是犯法的
網路營銷不犯法,網路營銷和網路傳銷有本質上的區別。
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挖掘准消費者和眾多商家需求,從整體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傳播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本身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以及眾多商家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的過程。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網路營銷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藉助於互聯網來更有效的滿足顧客的需求和願望,從而實現企業營銷目標的一種手段。
網路傳銷是藉助互聯網,利用人性弱點進行詐騙的手段,是傳統傳銷的一種升級。
識別網路傳銷主要看三個特徵:
1.入門費
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
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㈡ 網路傳銷屬於刑事案件嗎,除理程序是啥
是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於1999 年6 月18 日《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 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後,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故對專門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
最高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8條: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夠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㈢ 網路營銷詐騙 如果立案成功了,騙去得錢能要回來么
首先警方破案後如果犯罪分子沒有把錢揮霍,就可以要回來
㈣ 營銷糾紛都有哪些解決這些糾紛的方法有什麼
你可以看看市場營銷相關法律知識,以下內容是否能幫到你。
1、 無效合同、可變更和可撤銷合同的認定及法律後果
2、 合同履行的原則及對履行中出現的一些情況的處理原則
3、 違約承擔責任的原則及方式
4、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及法律責任
5、商標禁止使用的標志和商標注冊的禁止性規定
6、商標注冊的程序
7、注冊商標權的保護
8、廣告的基本准則和廣告內容的一般准則
9、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10、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責任
11、解決營銷糾紛的途徑及各種途徑遵循的原則、制度和程序
12、銷售合同簽定的程序、內容及基本要求,
你要從能力方面加強,其要點有:
能夠運用合同法律規定規范銷售合同行為,正確簽定銷售合同,履行合同義務; 以營銷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指導,提出合法的營銷對策和建議,正確制定市場營銷方案,規范營銷行為; 掌握必要的解決營銷糾紛的實務技能,會通過合法途徑、程序解決營銷糾紛。
㈤ 非法網路營銷被告上法庭會怎麼樣
這個肯定要判刑,坐牢了,回來肯定是可以回來的,但是不知道幾年。
㈥ 網路營銷到底犯不犯法
網路營銷一般是不犯法的,只要你不要發垃圾郵件
不要做病毒營銷,應該是沒事的,seo過頭了也頂多被搜索引擎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