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律上如何認定侵犯包裝權行為
法律上認定包裝的侵權行為主要有:侵犯外觀設計專利;侵犯商標權;侵犯企業名稱權和版權.
㈡ 當你公司的產品有人假冒,盜用商標包裝等各類侵權行為時,你是否想要查出源頭,以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權
第一,對於假冒公司產品侵害商標權的行為,公司作為權利人應積極主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在具體的維權措施上,大多數人的觀點是要查出源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斷絕假貨的源頭,但是這一點有時候很難實現。這是因為造假源頭的經營者對於法律也做過了解,知道一旦被查處所要承擔的嚴重法律責任,所以都會盡量將源頭隱藏起來,導致無法查找的。當然,對於容易找到的侵權造假源頭要盡量查找打擊。
第三、在確實無法找到侵權造假源頭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從銷售侵權產品的渠道或者銷售商入手。這會有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銷售商不敢再銷售侵權產品,則造假源頭所造出來的侵權產品即使生產出來也銷售不出去,侵權人會因此而虧本,也就沒有了生產侵權產品的動力。另外一個結果就是銷售商會提供侵權產品的合法來源,公司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生產侵權產品的源頭,達到了打擊侵權源頭的目的。
㈢ 方案被盜用是否能夠認定侵權
您好!
方案被盜用屬於侵權,被侵權人可以尋求著作權法的保護。
若是方案為公司活動方案,被競爭公司盜用,也可以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向法院起訴追究對方的民事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㈣ 包裝是完全一樣的 只是把字改了 這樣算不算包裝侵權. 能不能說下關於包裝侵權的具體法律條例 謝謝
如果對方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那麼這個情形,就算是侵犯專利權了,對方可以依據專利法的專規定,要求承擔侵屬權責任。
如果對方的包裝沒有申請外觀設計專利,而模仿別人的包裝,僅僅是做了文字的變動,則構成不正當競爭,對方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應規定,要求承擔侵權責任。
具體的法規條文,請網路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及反不正當競爭法就可以了。
㈤ 外包裝侵權問題 法律問題
外國抄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襲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即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為申請日。其原則同樣適應於我國申請人向外國提出專利申請。
這種情況下你就算是侵權
㈥ 對方申請了外觀專利,我公司有一種產品,外觀跟他們的相似,請問這種算是侵權么包裝侵權是怎樣界定的
這要看具體情況。比如說你們的這個產品的外觀早在對方申請專利前就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已將使用了,並且是你們獨立設計研發的或者是以其他合法方式獲得的,比如說對方自己提前公開了設計技術之類的,只要不是不合法的獲取就行,在這種情況下,你們仍然可以繼續使用這種外觀設計,無須經過專利權人同意也無須支付報酬,但是你們的使用不得超過原有范圍,比如說不得擴大使用這種外觀設計,不能擴大產量之類的。但是如果你們這種產品外觀的獲得是通過侵權的方式的,那肯定不行。
另外你說的這個相似的具體情況是什麼?一模一樣?創新功能一樣?這和認定也有一定的聯系,外觀設計的專利性不是很強,比不上發明一類的,偶爾相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吧。還有,那個什麼包裝是不能獲得專利的,比如說是方便麵包裝袋之類的是不在專利權范圍之內的,那個包裝侵權我沒怎麼明白……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那個外觀設計是你們先完成並實施的,產品已經上市並公開,或者之前已經有這樣的設計公開過,即使對方告你們侵權,你們也可以要求宣告專利無效,不用太擔心。外觀專業的審查標准很低的,一般形式審查一下就完了,很有可能對方的專利權根本就無效。
你們可以就具體情況咨詢下律師。
㈦ 外包裝相似,但我的都有申請專利算侵權嗎
你代理一個產品,你索要了知識產權證明,作為一個經銷商,你盡到了對於版知識產權關注的義務。
另外一個廠權家的包裝,你覺得看起來跟你代理的這個產品的包裝類似,說不定是這兩個廠家之間相互模仿呢。
如果這個廠家發現包裝類似的情況,覺得侵犯了他的知識產權,他是可以起訴的,可以起訴產品生產廠家,也可以起訴經銷商。
起訴的最終結果,應該是工商先查你的銷售的貨品,扣留你的貨品,然後廠家之間互相協商相關事情。
跟你有關系,有的關系只是你經銷的貨品被扣,影響你的正常經營。如果最終確認侵權的話,賠償的問題跟你沒有關系,不會牽扯到你賠償的。
㈧ 關於包裝侵權問題
這屬於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多數會被判定侵權並承擔賠償責任。內
賠償數額,依容據被侵害的經營者所遭受的損失來定,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如果是工商機構查處並處罰的,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只是被侵害人提起民事訴訟的話,一般不會有這個處罰。
建議盡早請專業律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