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小區停車位的糾紛問題
成立業主委員會授權物業管理收費。
② 關於小區停車位糾紛
你有權停車,物業有權收費。
③ 前幾天小區停車問題和他人發生肢體沖突,對方先動手打我(小區保安可以作證),我才還擊,結果對方輕微
1、我要求對方說明賠償依據是否可以?
答:可以,但是對方是沒有依據的,因為要的太多了。
2、調解員說的賠償必須1300元起是否有根據?
答:應該是有點理由和根據的。故意傷害的賠償費用在醫葯費之外還要賠償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所以總的賠償費用是要大於醫葯費的。但是調解員只是調解,他只要把法律規定說清楚即可,並不需要說明每種費用是多少錢。
3、若調解不成是拘留雙方還是只拘留我?
答:提這個問題是由於看到我之前那個回答中「傷害案件主要以結果論!」的原因嗎?傷害案件主要以結果論!在你這個案件中主要是指賠償方面來講的,對方有傷,你無傷,你們又是互毆案件,所以只存在對方的損害賠償問題,但是具體的賠償數額要依責任劃分來定或依雙方協議處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之規定,所涉案件可以調解處理。調解達成協議且履行,不予處罰。如果調解不成,公安機關應當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前提下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如果經查明,確實是互毆案件,即雙方都動手打了對方,對方輕微傷,你未達到輕微傷。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之規定,你屬於一般違法情形,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對方可以評價為情節較輕,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當然為了公平,一般應當選擇處對方拘留。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④ 小區停車場發生糾紛,麻煩懂法律的給看看
你好!!」誤來工費,打車費源,電話費,營養費「沒有道理,就是一開始你們處理的太過「和諧」了,不過他需要出具」傷情鑒定還有」責任說明」,如果當時去醫院做檢查沒有任務問題,與你們無關。心臟不舒服讓他自己去吧,愛怎麼鬧怎麼鬧,凡事講究個證據。
這些錢完全不用給的。
讓他鬧去吧,上法院更省事了!!
⑤ 在小區內停車 與對方發生糾紛
當然要去,如果小區有監控是最好的,這樣就可以知道事情的原委,然後你可以出示你的戒指購買證明,如果你不去就是缺席,這樣的話,你是很被動的,就相當於默認了一樣,
⑥ 小區車位權益糾紛怎麼破
小區停車位糾紛,協商不成,起訴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⑦ 因為物業管理不當造成與他人停車糾紛。物業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承擔連帶責任。物業是管理方,並且有償收取停車費用,所以有管理的責任和義務
⑧ 小區停車場歸屬權糾紛屬哪個部門處理
這個應該是歸物業小區的。如果產生糾紛的話,可以直接打派出所電話。
⑨ 小區車位糾紛怎麼處理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三款規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版停放汽車的車位權,屬於業主共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建築區劃內在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之外,佔用業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三款所稱的車位。」
物業公司是受全體業主委託管理小區物業的,受全體業主委託收取停車費應是其職責范圍。收取的停車費一部分是作為物業管理成本和交納的稅金,一部分作為收益歸全體業主所有。也就是說雖然增設的停車位是全體業主共有,但不代表是每個業主單個所有,業主對車位行使共有權,也可以體現在對共有車位收益的分配上。
如果停車不交費,可能導致兩個不良後果:一是車位管理失去經費來源;二是侵害了其他無車業主的利益,因為無車業主沒有佔用車位,但也是車位的共有人,理應在經濟上獲得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