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消費者協會對糾紛的調解屬於

消費者協會對糾紛的調解屬於

發布時間:2021-08-04 13:24:16

⑴ 消費者協會的調解是人民調解嗎

消費者協會,是廣大消費者的組織,是一個具有半官方性質的群眾性社會團體。各級消費協會,是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經過民政部門核准登記而設立的,因而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因此,消費者協會的調解屬於人民調解。

⑵ 消費者協會調解消費糾紛的程序是什麼

按相關法律規定,消費者協會調解消費糾紛的程序是,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⑶ 刑法訴訟論消費者協會和人民調解的區別34

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消費者協會存在有以下明顯區別:

工作機構的性質和地位不同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屬於社會團體法人,沒有獨立的財產和訴訟地位、調解完全中立。消費者協會則不同,屬於國家公共權力機關和消費者組織的結合體,雖然是社會團體、但系法律授權的公共權力機關,而其公共權力的性質就是國家對消費者權益的特殊保護,同樣是調解,同樣是公正適用法律,但消費者協會的調解則在訴訟權利,尤其是證據調查和補救公共權力行使等方面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權利的傾向性,並在自身程序終結後可以支持消費者起訴,這幾項權力是人民調解所沒有的。

調解行為的法律後果和效力不同

經人民調解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和效力。而經消費者協會調解當事人達成的協議不僅僅是相當於民事合同的效力,不僅限於合同的私權性質,因為調解協議僅僅是構成調解書的一部分實體內容。更重要的是調解書代表公共權力的其他對程序事實的調查、案件事實的認定,法律的適用等內容都不是完全被動和取決於當事人雙方意思自治的合同,調解書的法律後果和效力具有司法證據等公法意義,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件。根據《消法》第三十二條:「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職能:......(四)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六)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與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相比,消費者協會還具有行政監督權(不是行政執法權),調查權,另外更關鍵的是支持消費者起訴的權利,該項權利決定了在訴訟前消費者協會為消費者主動調查和補救證據,在審理調解案件過程中繼續為消費者的調查權而形成的案卷證據材料,該調查權具有兩項延伸功能,一是遵守行政案卷制度規則,形成行政案卷和證據(重大復雜案件的庭審或調解會筆錄,普通案件的調解書),對調解查明的法律、事實、證據作出判斷(不是判決),向社會和輿論披露,通過商譽評價、輿論和道德規范的強制力實現消費者的權利;二是遵守訴訟法律規則;在調解終結以後,未達成協議的,依據和接受消費者的委託,支持消費者起訴;如果是人民調解,除了同樣發生訴訟時效中斷外,調解結果僅限於民事合同的效力。

根據最高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的司法解釋,在消費者訴訟中,法院可能必須調取消費者協會在消費爭議調查和調解過程中的案卷材料和調解會筆錄。這些證據因系國家機關和公共權力機構提供的公務證據,在證據證明力上具有優先效力,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採信。與此對應的經人民調解的消費爭議調解不成起訴到人民法院。法院不會直接採用調解委員會調查的證據。該類證據不屬於公務機關的證據。那麼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工作成果除了形成固化於一個民事合同(調解達成的協議)外,在訴訟過程中其價值和功能無以延續。

程序設置的必要性不同

普通民事糾紛,並不以人民調解為訴訟前置的必經程序;但普通民事訴訟又無需排除受理曾經人民調解和其他非法院調解的案件;人民調解制度是我國一項具有傳統歷史文化的特色的司法制度。而法定消費者組織對消費糾紛的專門調解制度,就如消費者組織的建立一樣是一項國際通行的准司法制度。雖然沒有一部消法或訴訟法明確規定消費者組織的調解是消費者訴訟的前置程序。但事實上設立消費者組織專門為消費者投訴的處理、調查和調解工作機構,從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看,這個機構正是從消費糾紛的特點和消法的特殊保護原則出發來銜接消費者權利的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中間工作機構。因為從消費糾紛的頻繁和瑣碎、證據的實時消滅、個人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反差、個案利益和社會效益在成本和價值方面的不協調等諸方面因素均決定了大多數消費爭議不適宜法院受理和訴訟渠道解決,而法院實行當事人主義不利於消費者訴訟舉證責任實現,消費者起訴的舉證義務需要公共權力救濟幫助來及時有效的完成,這就是具有特殊保護傾向性的消費者組織調查和行政執法部門糾問式的調查職能設置的必要性。無論如何,消費者組織的維權行為和行政執法部門的保護行為要為消費者調查取證來維護其訴訟權利。雖然調解不是裁決和判決,但調解也絕對不是完全被動,對事實和法律不敢主動作出演繹推理判斷的毫無意義的過程。因此說,基於消費者特殊保護問題和法律程序的特殊性而設置消費者協會專門調解的必要性,是不同於人民調解也不包容於人民調解范疇的法律制度的特殊性。

消費者組織和消費者的關系與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當事人的關系不同

如上所述,法定消費者組織具有常設行使公共權力的職責。它本身代表消費者行使權利的內核就是它從「消費者權利」到「公共權力」形式合法化的本質。所以在消費者組織受理案件尤其是為消費者調查取證、主持調解直至調解不成應消費者申請支持起訴的全過程都是一個既包含著和代表著消費者利益的本質,又在形式上獨立行使國家公共權力的獨立於消費者准司法行為。在這個行為構成當中,首先是不同於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當事人之間的從形式到實質的無關聯性;其次是不同於人民調解委員會無公權力性質,所以消費者協會的公權力運行,調解尤其調查案件等案件受理成本必須以法律適用工作性質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出發,適當考慮設計訴權的對等性和形式公平、成本效率科學性而收取案件受理費用。並通過法律規定對消費者維權的成本、案件受理費、律師費等明確規定列入消費者權利范圍予以保護,則當經營者因敗訴而承擔以上費用後,必然加大了其侵權的成本,有利於防止侵權。而僅當消費者發動濫訴而浪費國家公務資源時,就自覺地格外地提高了發動消費者訴的注意義務。

程序先於權利,消費者協會調查的程序優越性

本文緣因筆者在網上發表的文章《豈曰無衣?……簡論法定消費者組織受理調解案件應當收費》一文答網友疑問。論及消費者權利行政保護錯位和偏廢、司法保護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而全社會各部門偏重於單純個案調解、疲於應付調解和怠於對侵權違法行為的執法制裁,由此構築了一個近似殘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機制。甚至消保工作部門感性的、缺乏法律技術和思考的調解工作、形象和民心工程的表演?因為筆者深恐現行工作機制缺乏科學性難以維系長效,最終會導致客觀無效或低效能高成本,浪費國家公務資源,怠誤和貽害於全社會的消費者保護事業。並以本文專門闡述人民調解和消費者協會調解的區別,尤其是消費者協會或行政執法部門的調解行為,雖然不具有對消費爭議的民事裁決權,僅限於調解權。但是其國家公共權力保護的性質絕不同於單純的人民調解行為。其調查和調解的工作價值在訴訟過程中會得到認可和延續。因此,要重視調解工作中調查和審理案件的程序價值,為消費者調取和補救可能滅失的證據。也許由於裁決權的限制大多數重大消費者投訴案件只能通過人民法院的審判權得到處理,但是行政執法部門和消費者組織在證據調查、主動保護方面的程序優越性則是在消費者起訴前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消費者訴訟權利保護資源。程序先於權利。沒有這個程序或者消費者組織在調查和調解中此項工作不扎實,將不能保障消費者的訴訟和舉證權利。

⑷ 消費者協會可以作為行政調解主體嗎

你好,消費者協會是不可以作為行政調解的主體的,消費者協會在處理消費糾紛時所作的調解,是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所做的調解,是民事調解,是不具有法律執行力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⑸ 消費者協會屬於工商局

消費者協會不屬於工商局,性質更不會一樣,工商局是行政管理機構。消費者協會是社會回團體,相當於社答會輿論部門,不具有法律強制力和行政執行力,甚至還不如行業協會具有更強的限制力和協調能力。
金融貸款的事情,去消費者協會沒有任何意義,你可以先向貸款辦理行的上級行主管部門、該行的客戶服務中心反映、投訴,要求解決,不行可以向人民法院等法律調解、仲裁機構進行糾紛的解決,或找銀監會去投訴。

⑹ 向消費者協會提出找對方調解,但對方不來調解,那該怎麼辦

會受理,
可以提起侵權之訴 - 侵犯的是你的財產權(設計作品及照片皆有價值,如果其中有些是有特定紀念價值的照片還可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也可以提起違約之訴 - 沒有做到應有的謹慎按約定安裝系統,未事先詢問物主可以備份而未作備份導致破壞硬碟存儲的寶貴資料。
二者任選一起訴,不可同時主張。

閱讀全文

與消費者協會對糾紛的調解屬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