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贍養糾紛是否必須追加所有具有贍養義務的主體
不是必須,是可以
可以只起訴不贍養的兒女。已經盡了贍養義務的兒女可以不起訴。
Ⅱ 贍養費糾紛需要追加被告嗎
子女撫養權是婚姻破裂家庭爭議最多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子女撫養權包括兩種內,第一種:婚生子女撫養權;容第二種:非婚生子女撫養權。從法律的角度講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主要依據對孩子今後教育以及吃穿住行的供給能力而定,年齡較大的孩子主要考慮孩子的意願。
Ⅲ 老人向部分子女追索贍養費 法院一定會把所有子女列為共同被告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4、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可以看出:沒有贍養糾紛案件中確定被告的規定。
贍養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被告,理論界有不同認識,且各有法律依據:
第一種觀點:法院應該依職權追加其他沒有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一並作出調解或判決;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尊重原告自由行使訴權,不能追加其他未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
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做法是:
在原告只起訴部分子女的情況下,法官必須履行釋明義務,向原告說明贍養老人是每位子女應盡的義務,其有權起訴每一位子女。如原告仍堅持只起訴部分子女,法官應徵求被起訴子女的意見,如無異議,即按原告起訴處理,如被起訴子女有異議,且能提出正當理由,則應依職權追加未被起訴子女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在涉及農村老年人的贍養糾紛中,多數案件原告不起訴出嫁女兒,只起訴兒子履行贍養義務。傳統觀念認為,女兒不分家產不繼承遺產,所以贍養老人是兒子的事情,女兒只是憑其自願盡義務罷了,對此,應尊重子女的意見,只要兒子們沒意見,可以不追加女兒為被告。
另外,部分子女如自身喪失或無行為能力(如精神病、殘疾等)或下落不明,其他子女亦諒解,也可不追加其為被告,再者,如原告起訴部分子女履行義務的份額是清楚地、無異議的,也就沒有必要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
總之,不同的案件會有不同的情況,只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靈活處理,就能達到案結事了,妥處糾紛的目的。
Ⅳ 贍養案件是否應依職權追加共同被告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本文要闡述的問題是,在原告只起訴部分子女時,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追加未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 案例:老人李某某育有五名子女,其中三名子女在外地打工多年未歸,不知具體送達地址,小兒子年紀尚幼,只有長女生活條件較好,故老人只想起訴長女李某。在此種情形下,法院是否要依職權追加其餘四名子女為本案共同被告。 筆者認為法院應先徵求原告的意見,如其明確表示不願起訴其他子女的情況下,法院應尊重其意見,不能依職權追加其他子女為共同被告。觀點依據如下: 第一,應正確理解「必須共同進行訴訟」即必要共同訴訟,它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而訴訟標的共同,即所爭議法律關系的權利或義務是共同的,既可能是共同享有權利,也可能是共同負有義務。但具體到個案,如果一名或幾名義務人已經履行其應承擔的義務,而權利人和其他義務人因履行義務發生爭議而進行訴訟,法院就沒有必要通知已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參加訴訟。 第二,贍養案件中的子女不屬於「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贍養糾紛案件與繼承糾紛案件不同。繼承案件涉及到所有繼承人的實體權益,如不追加全部有繼承權人,就會導致部分人權益的喪失,這顯然違反了公平原則。《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可見贍養案件中,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子女的這種義務是平等的。但贍養案件屬於家庭糾紛,是基於人身權產生的,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可供晚年生活的物質條件,也包括精神上的關懷。故其不能等同與物權、債務糾紛,能實物化的平均分配。有贍養能力而不贍養老人的子女,不能以其他子女未盡義務而作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理由。在實踐中,最後也容易變成相互推諉,導致家庭矛盾更一步激活。這明顯是與立法精神相違背。 第三,根據民事訴訟中「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沒有當事人的起訴,就不可能引起訴訟的發生,法院既不能強令當事人起訴,更不能在當事人不起訴的情況下進行審理。原告對某一對象不願狀告,是對自己權利的放棄,如果這種放棄並不違反法律或損害他人權益,法院應依照「不告不理」的原則,對此不作處理。 第四,權利人有自由選擇的處分權。贍養案件中的原告不要求其中一名或幾名子女通過訴訟程序來履行義務,是對自己實體權利的處分,其表現形式即為沒有將該部分子女作為被告。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若追加該部分子女為被告,則剝奪了當事人的處分權。老人作為權利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在明確表示放棄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時,法院不需要依職權追加其他子女為共同被告。 總之,法院在審理贍養案件中,盲目的追加其他子女為共同被告,不利於糾紛的處理和解決。如本文開始時的案例,老人的三名子女在外打工多年,至今未歸。老人並不知道這三名子女的具體地址,也不清楚他們在本地是否還留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如追加這三名子女,只會拖延解決問題的時間,不利於保護老人的權益。另外,追加已盡贍養義務的子女為被告,人為地給這些子女增加訴累,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甚至使他們與原告之間產生矛盾和隔閡,不利於問題的徹底解決。(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
Ⅳ 贍養案件中被告追加其他被告只有姓名能追加嗎
不可以,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證號,律師不是公安
Ⅵ 贍養案件中,若原告只起訴其中一子女,是否還要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
需要追加的。這不只是抄原告說了算的問題。因為贍養父母不只是一名子女的事情。法院在處理贍養案件時,也要兼顧公平原則,父母的合理要求會得到支持,不合理的也不會支持的。比如:父母只要求一名子女履行贍養義務,而對其他有負擔能力的子女放棄要求,法院不會支持的。
這是審判實踐中的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所以你提的很有深度。不知道提問者是不是法官。如果不追加的話,法院還要詢問原告其他子女的經濟狀況等問題,以確認起訴被告的給付贍養義務的份額。對於審清楚案件事實是不利的。
對於法律依據,法院可以把未列為被告的子女作為必須共同訴訟人,通知其參加訴訟。依據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民訴法若干意見第57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法官答復
Ⅶ 贍養費訴訟中的被告是否應當追加在監獄的當事人
可以的,法院會傳票傳喚他到法庭、接受調查。
Ⅷ 贍養糾紛是否必須追加所有具有贍養義務的主
贍養糾紛,不是所有的贍養義務人都必須作為被告的。
因為誰不履行贍養義務,被贍養人才起訴誰。
其他人正常履行了贍養義務,是不應該被告的。被贍養人也不會起訴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