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舉報一個偷稅漏稅的公司
B. 怎樣向稅務局投訴企業
書面投訴、口頭投訴等。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五條 納稅人進行書面投訴的,可以採取當面遞交、郵寄或者傳真等方式提出,並應當在投訴材料中載明下列事項:
(一) 投訴人的姓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二) 被投訴單位名稱或者被投訴個人的姓名及其所屬單位;
(三) 投訴請求、主要事實和理由;
(四) 投訴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十六條 納稅人採取口頭形式提出投訴的,應說明第十五條規定(一)至(三)項內容,由投訴事項記錄人填寫《納稅服務投訴事項登記表》,交投訴人核對或向投訴人宣讀,並由投訴人確認,有條件的可以簽字蓋章。
第十七條 國稅機關在告知納稅人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訴內容進行錄音。
第十八條 有條件的國稅機關可以接受以電子郵件形式提出的投訴申請。
納稅人以電子郵件形式提出投訴的,參照本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執行。
(2)零稅投訴擴展閱讀
《稅收違法行為檢舉管理辦法》第九條 舉報中心受理檢舉事項的范圍是:涉嫌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收違法行為。
第十條 實名檢舉和匿名檢舉均須受理。檢舉人不願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地址、聯系方式或者不願公開檢舉行為的,稅務機關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
檢舉人應當至少提供被檢舉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地址、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等資料。
檢舉人檢舉稅收違法行為應當實事求是,對提供檢舉材料的真實性負責,不得誣陷、捏造事實。
舉報中心受理實名檢舉,應當應檢舉人的要求向檢舉人出具書面回執。
第十一條 受理檢舉的稅務人員應當文明禮貌,耐心細致,正確疏導,認真負責。
鼓勵檢舉人盡可能提供書面檢舉材料。
受理口頭檢舉,應當准確記錄檢舉事項,交檢舉人閱讀或者向檢舉人宣讀,經確認無誤以後由檢舉人簽名或者蓋章。檢舉人不願簽名或者蓋章的,由受理檢舉的稅務人員記錄在案。
C. 小規模納稅人訂稅不合理從哪裡投訴
小規模納稅人訂稅不合理,可以去上一級稅務機關投訴。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57號)第一條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下同)的,按照上述文件規定免徵增值稅或營業稅。其中,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的,按照上述文件規定免徵增值稅或營業稅。
因此,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如果超過三萬元應按全額征稅。
D. 全國增值稅發票舉報電話
商家不給開發票可舉報
向國稅部門舉報
商家不給開發票可投訴12366
2012年10月31日 來源:瑞安日報 字體:大中小
「吃完飯要求開發票,前幾次說店剛開業沒有發票,現在乾脆說發票用完了,借口一個接一個!」日前,@宇眾不同1988和朋友在雍唐茶餐廳吃晚飯後要求開發票,服務員給出的「借口」是:發票用完了,留下聯系方式到時候寄給你。
記者核實
@宇眾不同1988說,當時自己拿起筆後又猶豫了,為了一張發票透露自己的聯系方式,到時候還會收到無數垃圾簡訊,萬一被非法利用就太不安全了,於是她放棄了索要發票。「如果商家都以發票用完了、留聯系方式郵寄發票的方式搪塞消費者,估計有一半消費者嫌麻煩不要發票了,最後真正獲利的還是商家。」
「我就納悶了,有誰在這家店吃飯後成功開過發票嗎?」事後,@宇眾不同1988發了條微博,將自己的經歷和疑問說了出來。沒想到,跟帖的大部分網友戲謔:成功要到發票的概率和中彩票相當。
@對床夜雨888
:一共去了4次雍唐,第3次成功開到發票。第一二次不開發票的理由是,新店剛開業,沒有發票。第4次不開發票理由是因為用完了,如果要的話留下聯系方式給你郵寄,但這發票郵寄了半個月還沒有到手上。敢情,這發票是從國外郵寄的吧。
@扯線木耦:「十一」期間去吃時,對方說發票用完了,別的單位還在放假買不到發票。
@城堡里的紅太狼:我昨兒個死纏爛打開到一張珍貴的「發票」。剛開始,他們也用各種理由推託,但我說我不管,就是馬上要,最後對方還是開了發票給我。
10月30日下午16時許,記者聯系了雍唐茶餐廳老闆,老闆說自己正在上海出差。她坦承之前剛開業那段時間由於系統在調試,發票可能很難開出來。後期是由於發票定額用完了,但餐廳會讓顧客留下聯系方式採用郵寄的方式將發票送給對方。「我保證,今後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了。」
記者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地方稅務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因發票糾紛接到市民投訴近10件。市地方稅務局征管科科長林輝說:「時常聽到市民說商家拖欠發票或者不給發票的行為,但真正前來投訴的人比較少,這說明市民的維權意識還不夠!」
林輝提醒市民,如果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以各種理由不提供發票,可撥打全國稅務機關特服電話12366,向稅務部門反映;也可直接撥打瑞安地稅局稽查局對外投訴電話65827788。稅務部門會在第一時間和商家進行溝通,若發現不給消費者開具發票,將給予相應的處罰。
此外,很多商家都以打折的形式不給消費者開發票,雖然大多數消費者對此都可以接受,但林輝說:「這實際上給了商家一個偷稅漏稅的機會,要遏制這種不正之風。索要發票是每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每個消費者都要提高意識,確保國家稅收按實徵收,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經營者偷逃稅款,打擊不法分子投機取巧。」他還表示,消費者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蒙住眼,索要發票也是一種消費憑據,如今食品安全問題頻出,如果吃完後感覺身體不適或者出現病症,發票就是很好的憑證;同時,發票也是一個合法的消費憑據,表明自己消費是正當的。
(記者 孫文靜)
E. 偷稅漏稅舉報電話是多少
偷稅漏稅舉報電復話是12366。
12366納稅服務熱線」的主要服務功能包括:納稅咨詢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提供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征管規定等。
「12366納稅服務熱線」是國家稅務總局為適應加強和改進納稅服務工作的需要,於2001年向國家信息產業部申請核批的全國稅務機關特服電話。
F. 打國家稅務局舉報電話12366,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舉報
只要符合違法違規涉稅、稅收違法行為和事宜,均可舉報。
舉報中心受理檢舉事項的范圍是:涉嫌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收違法行為。涉稅舉報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舉報稅收違法行為等提供服務。
以市民發現稅務人員違規插手涉稅中介經營或者違規收取各類鑒證報告行為為例,具體可舉報行為如下:
(1)直接開辦或者投資入股涉稅中介,在涉稅中介掛名、兼職(任職)或者出借(出租)注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以任何理由強行安置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涉稅中介機構就業;
(2)強制、指定或者變相強制、變相指定納稅人接受涉稅中介服務;
(3)以任何名目在涉稅中介報銷費用、領取補貼(補助)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經濟利益;
(4)利用稅收征管權、檢查權、執法權、政策解釋權和行政監管權,與中介機構合謀作出有關資格認定、稅收解釋或決定,使納稅人不繳稅、少繳稅或減免退抵稅,非法獲取利益;
(5)其他違反規定插手涉稅中介經營活動的行為。
(6)零稅投訴擴展閱讀:
12366是全國稅務系統統一的特服電話號碼,旨在為納稅人提供涉稅咨詢、辦稅指引、投訴舉報、涉稅查詢和稅法宣傳等服務。12366納稅服務熱線可以提供24小時自動語音服務和工作日7小時人工坐席服務。
自動語音服務通過語音提示和按鍵選擇實現語音查詢、語音留言等服務;人工坐席服務由稅務人員在線接聽並解答納稅人的來電咨詢。可以使用固定電話或手機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選擇「2」進入地稅業務,若撥打異地12366熱線,在前面加撥當地區號即可。
12366為您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但是電信等通訊部門會按正常電話資費標准收取通話費用,撥打本地12366熱線以市內通話費為通信資費標准。
G. 怎麼投訴稅務局
稅務局的幹部有違法亂紀行為,掌握確鑿證據,可向上級稅務局舉報,也可向市紀檢委舉報投訴。供你參考。
H. 兩年前個稅零申報專管員操作失誤,還是國地稅合並系統漏洞造成少一條數據怎麼投訴投訴什麼部門
這種情況不屬於投訴內容。
應向當地主管稅務部門反映,並求助解決方法。
也可以通過稅務服務咨詢12366
。
申報漏報了可以補申報。
I. 怎樣稅務舉報
一、應當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的舉報中心舉報。由於國稅地稅管轄范圍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舉報內容涉及的稅款屬於哪個稅務機關管轄。舉報中心舉報的范圍是: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和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務違法行為。
二、舉報可以採用書信、口頭、電話或者舉報人認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三、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可,但實名舉報才有獎勵。舉報人不願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願公開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勵舉報人盡可能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單位、住址和稅務違法事實證據。涉稅舉報要提供的證據,應當越詳細越好,包括賬冊憑證合同協議發票收據等等,原件復印件均可。
《稅收征管法》第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縣或縣級以上稅務機關的稽查局設立了稅收違法案件舉報中心,負責受理納稅人稅收違法行為舉報,舉報中心的電話號碼、通訊地址及郵政編碼等信息向社會公布。上述發現企業偷漏稅的公民個人,可以採取書信、口頭、電話等形式舉報。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稅務機關都應受理。
法人代表、財務、公司主要負責人等。偷稅漏稅未達到犯罪的,行政處罰上只對單位進行所偷稅款0.5-5倍罰款。如涉及犯罪,則會被叛坐牢和罰金。最主要的責任在法人,當然如果有證據證明財務也有故意偷稅行為,也會追究責任。偷稅的金額決定了是否入刑。
偷稅漏稅罪這是一個俗稱的罪名,應該講我國現行刑法沒有規定此罪名。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了偷稅罪,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了逃避追繳欠稅罪。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