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方不能生育,導致感情破裂,法院判決離婚時財產是否平分
夫妻雙方可以就財產分割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法院通常情況會平分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㈡ 不能生育能判離婚嗎,法院判決離婚理由是什麼
一、不能生育能判離婚嗎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離婚案件中男女一方第一次要求離婚的,如沒有法定情形,也沒有證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般法院不會判決准予離婚,即不能生育為由起訴離婚,如沒有其他證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第一次起訴法院是判決不準離婚的。同時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二、法院判決離婚理由是什麼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以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這一規定將夫妻感情確以破裂作為我國離婚制度中判決離婚的法定理由,是人民法院處理離婚糾紛,決定是否准予離婚的基本原則。
何謂「感情確已破裂」呢?夫妻感情確以破裂,是指夫妻感情破裂已達到了真實的、完全的、長久的無可挽回的程度。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以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同時在三十二條第三款中列舉了幾種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因感情不和分居兩年的;其它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在四款中還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也應當准予離婚。
㈢ 因為生育問題離婚男方到底應不應該給些補償
首先是直接回答你的關鍵提問:如果真的是因為生育問題導致夫妻離婚的,可以說,那是沒有什麼可補償的。如要補償,也只是夫妻之間自我商定。法律,不支持這種補償。
其次,當初你也真的很糊塗,在沒有結婚登記的前提下,與其非婚同居。這種行為,不僅你主動丟棄了本應該擁有的權益,而且在他和他的家庭的角度,反而將你看輕。人的本能總會驅使自己——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太珍惜。值得欣幸的是,你「去年領了證」,這樣,至少能保證你在離婚時的合法權益,
第三,你根本無需為「治病的錢多數都是他出,在一起這四年大概用了他六七萬」而內疚。你們在一起四年了,而此後你醫病的錢並非僅僅是他的,這其中也包括了你的。也就是說,婚後,不管你掙不掙錢,從法律的角度,即使僅僅是他一個人掙錢,掙來的,也是你們的共同財產。也就是說,你醫病的錢,是你們共同的錢,只不過是他履行了支付手續而已。
第四,說實在的,他愛孩子遠勝過愛你。如果是一對能同甘苦的夫妻,不會因為沒有孩子而與你離婚且從此形同陌路。當然,你們當初走在一起也不容易,如果你們的感情尚未到最後的破裂,輕易不要離婚。但反過來說,如果你們的感情真的徹底破裂,那倒真的沒有必要勉強予以維持。
第五,你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財產,你們婚後所有的財產(除了法律明確的屬於婚前、婚後個人財產外),都可以認定是你們婚後的共同財產。比如你在敘述中的那大度新的住房,雖說是你老公在婚前個人購買(這應該是他的婚前財產),但此後的裝修所需的費用,也就是你所說的「他這兩年賺的錢去年把房裝修了」,那麼,這「他這兩年賺的錢」中,就有你的一半。再有,如果你們真的離婚了,那麼,按目前的市價,除了他在婚前的購入價外,這房產在你們婚後增值的那部分,也應該屬於你們夫妻的共同財產。
第六,像你這種兩次「胎死腹中」的情況,在現實社會上不在少數。憑心而說,兩次後再次懷孕的希望真的有點不容樂觀。在這方面,你的心裡也應該清楚的。你也多次治療過,肯定也聽到過醫生對你的病情的分析與看法。建議你不妨再去檢查一下,聽聽醫生專家們的建議。但願上天也會對你的「孜孜不倦」而感動。
好好把握自己吧。最後我也只能這樣對你說。
㈣ 夫妻因為生育問題產生糾紛,能判決離婚嗎
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夫妻因為生育發生糾紛,一方請求離婚,需要證明夫妻之間確實因妻子不願生孩子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㈤ 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而請求離婚的,可否得到
婚姻本來就是男女兩個人的事,婚姻的緣起在於男女的生理差異,衍生意義在於使人類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你一定聽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語,在古代正統文化里生育占據著重要地位。 進入21世紀,社會在不斷涌現的新科技推動下越來越浮躁,新生代的思想也經歷著滄海桑田式的變遷。有些年輕人一起生活很前衛很灑脫地不要孩子,當然也存在著大量的由於客觀原因無法生育的情況。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 。既然是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可以選擇行使也可以選擇不行使,可以生也可以不生。在婚姻中,妻子不生育的自由應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婚姻法的立法者或是由於年齡比較老思想受傳統文化雕刻的比較深的緣故,堅持將生育權推向義務的邊緣。看看《婚姻法解釋(三)》的規定,「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這個條文又掛靠上了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那麼這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是如何面目呢?如下:「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解剖分析之後,不難看出,在立法者的邏輯中不生育是感情破裂的標准可以判決離婚,生育權糾紛成為判決離婚的新的法定理由之一。 在自然科學上一加一等於二,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是真理性認識。在社會科學的婚姻領域一加一等於幾一直在飄忽不定,以前一加一可以等於四、五、六,甚至更多,後來,一加一原則上只能等於一,否則就得罰款。現在,如果婚姻的一方有堅定的意願,那麼一加一至少應當等於一,否則就面臨著家庭破裂的危險。將來一加一等於幾?還沒有定數,就這么飄來飄去。 《婚姻法解釋(三)》第九條所指的生育權糾紛對是否包括一方不能生育而產生的糾紛並未作明確規定,同時,最高法出版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一書中談到該條的適用情形主要指向的還是生或不生的問題,並不涵蓋一方不能生育的情形。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擴大適用該條規定,在一方不能生育另一方起訴離婚時,法院會盡量去做調解工作,促使雙方離婚。 其實,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道理,生育權是憲法規定的權利,是夫妻雙方都具有的權利,一方不行使不能當然地阻止另一方行使。
㈥ 夫妻雙方因生育權問題引發糾紛可以請求法院判決離婚嗎
如果雙方因為生育權糾紛導致感情破裂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9條的規定,以「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為由,可以請求法院判決離婚。
㈦ 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
你說的很對,B是最正確的答案其他都不對。任何原因的離婚案件法院都不能不經調解直接判決離婚;任何理由的離婚案件法院都必須調解,調解要先做和好工作,和好工作做不好的情況下才可以調解離婚;此類案件也可以判決不準離婚,但依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為了避免夫妻矛盾引起更大糾紛,調解無效應當判決准予離婚。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