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年級所有試卷名字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測試卷一、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相應括弧內填「√」,錯誤的填「×」。)1.在我國現階段,只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才是國家和社會真正的主人。()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重要體現之一。()3.在公民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的是生命健康權。()4.生命是我自己的,是否放棄也是我自己的事,與他人和社會無關。()5.當我們受教育的權利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採用訴訟方式來維護。()6.讓不讓孩子上學是家庭私事,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7.我國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都是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武器。()8.在我國現階段,遺囑繼承是採用最多的繼承方式。()9.公平總是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10.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就必須要有正義的制度作支撐。()二、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找出來,填在相應括弧內。)11.判斷某人是不是中國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B.是否具有中國血統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D.是否年滿18周歲12.春節期間,政府為了增加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掛起了許多大紅燈籠。市民葉某看到後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盞,路人發現後,指出其錯誤,葉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葉某的做法錯在()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B.沒有正確行使權利,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D.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13.「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保衛咱媽媽誰來保衛她……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保衛咱祖國誰來保衛家」。對這兩句歌詞的正確理解是()①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權利②只有去當兵才是公民真正愛國的表現③公民只有忠實履行服兵役的義務,才能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權利④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體現了公民對國家的責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中學生小王經常幫助一位殘疾的孤身老人,有時還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買食品送給老人。對此,下列同學的認識正確的是()A.甲認為小王很傻,救濟老人不是我們的義務,白花錢B.乙很贊同小王的行為,認為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責無旁貸C.丙認為小王多管閑事,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學生最重要的職責是學習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認為贍養、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們沒必要管15.下列屬於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行為的是()①小陳路遇落水兒童,縱身跳入河中,奮力搶救②小張養的寵物狗咬傷鄰居小孩③劉某大義滅親,將在村裡作惡多端的兒子打成殘廢④小李打傷手持鐵棍的入室搶劫犯的手臂,並將其扭送到派出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6.「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如果從樹立隱私意識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你認為()A.有道理,因為人心叵測,人與人之間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信任的B.不贊成,因為嚴守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就會違背忠誠老實的做人原則C.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隱私,要有自我保護意識D.不贊成,因為對好朋友任何事情都應該毫無保留1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A.學校把市科技製作比賽中獲獎學生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B.公安機關將在逃罪犯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向全國發布C.某保健品公司私自將學生小吳的照片印在其宣傳廣告上D.某報社登出該市市長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某校女生王某因忌妒同寢室的李某,用手機偷拍了李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並貼到互聯網上,還配上一些詆毀性的文字,對李某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據此回答18~19題。18.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①生命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名譽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某依法可以()A.要求學校對王某處以警告和罰款處分B.對王某採取同樣的報復性措施,讓她也嘗嘗被侵害的滋味C.找幾個同學狠狠教訓一下王某,直至王某認錯為止D.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欣賞右邊漫畫《家教》,回答20~21題。20.漫畫中父親的行為將侵犯孩子的()A.人身自由權B.受教育權C.智力成果權D.財產繼承權21.作為漫畫中的孩子,面對父親的「家教」,正確的做法是()①跟隨父親去賺錢,幫助父親糾正做生意時的計算錯誤②認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決不中途輟學③指出父親的錯誤,告訴父親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性④孝敬父親,尊重父親的意見,邊做生意邊自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下列屬於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是()A.張某在建築施工中挖到的古代瓷器B.王某在計程車上拾到的手機C.李某賭博贏得的摩托車D.馬某收藏的祖傳名家字畫23.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下列屬於法律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①配偶、子女②父親、母親③兄弟、姐妹④祖父母、外祖父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張三購買福利彩票獲得特等獎500萬元。為回報社會,張三捐款50萬元給希望工程,他的行為是()①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收益權②履行了凡法律鼓勵做的,公民應積極去做的要求③行使了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④履行了凡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須去做的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趙某在一家商店購買了兩袋湯圓回家食用,沒想到吃完不久,一家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現象。趙某一看包裝袋,發現湯圓竟然是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聯系電話的三無食品。趙某找商家理論,商店工作人員以李某沒有發票為由,拒絕承認湯圓是本店售出。據此,回答25~27題。25.該商店主要侵犯了消費者趙某的()A.自主選擇權B.結社權C.人格尊嚴權D.安全權26.商家拒不承認湯圓是他們商店售出,趙某一時又找不出憑據,此時趙某可考慮撥打電話求助。()A.110或120B.96120或96121C.96315或12315D.12345或9652027.趙某的消費經歷告訴我們,作為消費者()①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堅持先嘗後買的原則②要學習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防止侵權行為發生③消費時要索要並保存好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④要善於判斷、選擇、比較、鑒別,煉就一雙「慧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8.不同的人對公平的判斷可能不盡相同。影響人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約()A.耐挫折能力和應變能力B.學習成績和交往能力C.家庭背景和人際關系D.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29.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將個人所得稅的減除標准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強調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納稅的監管,實行高收入者多納稅。國家這樣做()A.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B.對高收入者來說有點不公平C.可以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D.可能會助長懶惰之風,不利於社會穩定30.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有關公平的觀點不合理的是()A.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每個人都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B.公平往往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是相對的C.當遇到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情時,要不惜代價採取一切手段去謀取公平D.良好的合作應該以公平為基礎三、辨別分析(辨別以下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31.在八年級(1)班中,很多同學都有綽號:小田因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小立因為數學特別優秀而被起了「計算機」的綽號……對此,班級同學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侵犯公民名譽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有人則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你贊成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四、閱讀思考(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32.青年朱某,喜歡唱歌,經常約朋友在家唱卡拉OK,一唱唱到深夜,吵得鄰居劉某無法休息。劉某多次上門向朱某提出意見,朱某振振有詞地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你管得著嗎?」劉某的哥哥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帶著弟弟闖進朱家將朱某價值一萬元的音響設備砸壞,劉家兄弟因此被警方拘捕,在派出所劉某反復強調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結合公民權利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1)朱某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說法你如何認識?請說明理由。(2)劉家兄弟砸壞音響設備的行為侵犯了朱某的什麼權利?(3)劉家兄弟本想維護自己的權利,最終卻受到法律制裁,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33.想一想:當你遇到以下情境時,你應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並簡單說明你這么做的法律依據。將答案填在下表中。情境正確的處理方法法律依據高年級某同學以你和他同名同姓為由,要求你改名媽媽偷看了你的日記和信件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館擅自放在櫥窗中作廣告宣傳未徵得你的同意,你創作的漫畫被編入《青少年漫畫作品選》一書34.中學生王強看到某增高產品——「哈佛戴高樂」的廣告宣傳後,去某葯店買了四盒服用。三個月後,感覺沒任何增高效果。就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2005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其『世界生命醫學普林那尼紫心勛章獎』、『世界生命科學醫學會全球認證』的宣傳廣告完全是生產廠家——湖北新東科葯業公司為牟取暴利而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該增高產品沒有任何作用,500元一盒的葯品出廠價才25元……」(1)廠家的行為主要違背了我們當前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哪一項內容?(2)新東科葯業公司及葯店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利?(3)王強去葯店要求退款,葯店以他們也是受騙者為由拒絕。你認為此時王強該怎麼?35.新聞會客廳:「共話維權」(一位主持人四位嘉賓:郭律師、大江、小王、章師傅)大江:「小明忌妒我的成績,故意污衊我考試作弊,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心裡很難受,想想也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斜。」小王:「上次我貪小便宜,同意了商家不開發票,結果買回來的MP3沒用幾天就壞了,因沒有憑證無法找商家索賠,我真後悔。」章師傅:「煤礦經營者不為我們礦工著想,井下漏水、積水現象很嚴重,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但大家懾於礦主的權勢,不敢抗爭。」(1)大江和章師傅的_____、_____權利分別受到侵犯。商家不開發票是為了逃避履行_____義務。(2)假如你是郭律師,請分別為三位當事人依法維權出出點子。(3)假如你是主持人,請為今天的話題作簡單的總結發言。36.欣賞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誰來為我作證(註:畫中人物分別為歹徒、被搶女士、制服歹徒的青年、圍觀人群。)(1)分別指出漫畫中哪些行為是正義行為,哪些行為是非正義或缺乏正義感的行為。(2)被劫女士及圍觀人群的行為態度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後果?(3)假如當時你也在現場,目睹此事,你會怎麼做?五、探究體驗37.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有老師打學生的,有學生打老師的,有學生打學生的,也有校外人員進入校園行凶鬧事的,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花季少年,卻越來越多地與暴力、喋血、行凶、殺人等詞聯系在一起。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十分之一的學生曾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近一半的孩子認為,在社會中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1)你認為校園暴力事件主要侵害了學生的什麼權利?(2)某校學生會決定以「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發動一次宣傳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38.「用我們青春的誓言,共同維護正義與良知。」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大附中操場上,學生們圍著長長的白色橫幅,在「拒絕盜版,從我做起」八個大字旁寫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這樣的方式,投入「中學生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的行列。與此同時,這一活動在上海、天津、江蘇、安徽等地同時啟動。某校團委決定響應這一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假如你是班級團支部書記,請完成以下幾項任務。(1)向班級同學講清「版權」的涵義及保護版權的意義。(2)列舉幾個生活中存在的常見的侵犯版權的現象。(3)為班級同學如何做到「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提幾點建議。參考答案一、明辨是非1.×2.√3.√4.×5.×6.×7.√8.×9.√10.√二、最佳選擇11.A12.B13.B14.B15.D16.C17.C18.B19.D20.B21.B22.D23.A24.B25.D26.C27.B28.D29.A30.C三、辨別分析31.兩種觀點均有一定道理,關鍵要看起綽號的性質。如果給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就屬於侵犯公民姓名權和名譽權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如果是因為同學的特長或優點而給他起善意的、贊賞的綽號,用來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則不屬於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如小田因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四、閱讀思考32.(1)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唱歌確實是朱某的權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響了他人休息,是損害他人休息權的表現。(2)侵犯了朱某的財產所有權。(3)啟示:公民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利。否則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構成違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權利也難以維護。33.①拒絕,並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依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②找媽媽談談,指出其行為是錯誤的,要求媽媽改正。依據:公民依法享有隱私權和通信自由。③要求照相館改正其做法,並給予一定精神賠償(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權。④指出出版社的行為是侵權的違法行為,要求支付稿費;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著作權)。34.(1)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答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也給分。)(2)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如不成,可向有關部門申訴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5.(1)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勞動安全權(或生命健康權);依法納稅。(2)大江同學維權意識淡薄,要向老師說明或找小明溝通;小王應索要發票,以便日後維權時作憑證,可以通過工商等部門依法維權;章師傅要敢於向有關部門揭發檢舉,與礦主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運用法律武器,敢於維權,並善於維權。36.(1)正義行為:青年人見義勇為,制服歹徒。非正義行為:歹徒搶劫女士皮包。缺乏正義感的行為:圍觀人群面對他人危難不給予救助及不願為正義行為作證;被搶女士不願作證,偷偷溜走。(2)他們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的態度,這只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會危害整個社會。(3)應見義巧為。例如,撥打「110」電話報警;及時對受害者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義,勇敢站出來為那位見義勇為的青年人作證。五、探究體驗37.(1)生命健康權。(2)略。38.(1)版權又叫著作權,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享有的專有權。保護版權的意義略。(2)略。(3)略。
⑵ 八年級政治題:在網路交往中,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測試卷一、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相應括弧內填「√」,錯誤的填「×」。)1.在我國現階段,只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才是國家和社會真正的主人。()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重要體現之一。()3.在公民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的是生命健康權。()4.生命是我自己的,是否放棄也是我自己的事,與他人和社會無關。()5.當我們受教育的權利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採用訴訟方式來維護。()6.讓不讓孩子上學是家庭私事,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7.我國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都是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武器。()8.在我國現階段,遺囑繼承是採用最多的繼承方式。()9.公平總是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10.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就必須要有正義的制度作支撐。()二、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找出來,填在相應括弧內。)11.判斷某人是不是中國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B.是否具有中國血統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D.是否年滿18周歲12.春節期間,政府為了增加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掛起了許多大紅燈籠。市民葉某看到後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盞,路人發現後,指出其錯誤,葉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葉某的做法錯在()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B.沒有正確行使權利,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D.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13.「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保衛咱媽媽誰來保衛她……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保衛咱祖國誰來保衛家」。對這兩句歌詞的正確理解是()①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權利②只有去當兵才是公民真正愛國的表現③公民只有忠實履行服兵役的義務,才能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權利④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體現了公民對國家的責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中學生小王經常幫助一位殘疾的孤身老人,有時還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買食品送給老人。對此,下列同學的認識正確的是()A.甲認為小王很傻,救濟老人不是我們的義務,白花錢B.乙很贊同小王的行為,認為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責無旁貸C.丙認為小王多管閑事,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學生最重要的職責是學習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認為贍養、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們沒必要管15.下列屬於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行為的是()①小陳路遇落水兒童,縱身跳入河中,奮力搶救②小張養的寵物狗咬傷鄰居小孩③劉某大義滅親,將在村裡作惡多端的兒子打成殘廢④小李打傷手持鐵棍的入室搶劫犯的手臂,並將其扭送到派出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6.「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如果從樹立隱私意識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你認為()A.有道理,因為人心叵測,人與人之間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信任的B.不贊成,因為嚴守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就會違背忠誠老實的做人原則C.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隱私,要有自我保護意識D.不贊成,因為對好朋友任何事情都應該毫無保留1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A.學校把市科技製作比賽中獲獎學生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B.公安機關將在逃罪犯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向全國發布C.某保健品公司私自將學生小吳的照片印在其宣傳廣告上D.某報社登出該市市長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某校女生王某因忌妒同寢室的李某,用手機偷拍了李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並貼到互聯網上,還配上一些詆毀性的文字,對李某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據此回答18~19題。18.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①生命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名譽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某依法可以()A.要求學校對王某處以警告和罰款處分B.對王某採取同樣的報復性措施,讓她也嘗嘗被侵害的滋味C.找幾個同學狠狠教訓一下王某,直至王某認錯為止D.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欣賞右邊漫畫《家教》,回答20~21題。20.漫畫中父親的行為將侵犯孩子的()A.人身自由權B.受教育權C.智力成果權D.財產繼承權21.作為漫畫中的孩子,面對父親的「家教」,正確的做法是()①跟隨父親去賺錢,幫助父親糾正做生意時的計算錯誤②認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決不中途輟學③指出父親的錯誤,告訴父親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性④孝敬父親,尊重父親的意見,邊做生意邊自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下列屬於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是()A.張某在建築施工中挖到的古代瓷器B.王某在計程車上拾到的手機C.李某賭博贏得的摩托車D.馬某收藏的祖傳名家字畫23.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下列屬於法律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①配偶、子女②父親、母親③兄弟、姐妹④祖父母、外祖父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張三購買福利彩票獲得特等獎500萬元。為回報社會,張三捐款50萬元給希望工程,他的行為是()①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收益權②履行了凡法律鼓勵做的,公民應積極去做的要求③行使了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④履行了凡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須去做的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趙某在一家商店購買了兩袋湯圓回家食用,沒想到吃完不久,一家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現象。趙某一看包裝袋,發現湯圓竟然是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聯系電話的三無食品。趙某找商家理論,商店工作人員以李某沒有發票為由,拒絕承認湯圓是本店售出。據此,回答25~27題。25.該商店主要侵犯了消費者趙某的()A.自主選擇權B.結社權C.人格尊嚴權D.安全權26.商家拒不承認湯圓是他們商店售出,趙某一時又找不出憑據,此時趙某可考慮撥打電話求助。()A.110或120B.96120或96121C.96315或12315D.12345或9652027.趙某的消費經歷告訴我們,作為消費者()①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堅持先嘗後買的原則②要學習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防止侵權行為發生③消費時要索要並保存好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④要善於判斷、選擇、比較、鑒別,煉就一雙「慧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8.不同的人對公平的判斷可能不盡相同。影響人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約()A.耐挫折能力和應變能力B.學習成績和交往能力C.家庭背景和人際關系D.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29.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將個人所得稅的減除標准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強調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納稅的監管,實行高收入者多納稅。國家這樣做()A.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B.對高收入者來說有點不公平C.可以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D.可能會助長懶惰之風,不利於社會穩定30.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有關公平的觀點不合理的是()A.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每個人都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B.公平往往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是相對的C.當遇到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情時,要不惜代價採取一切手段去謀取公平D.良好的合作應該以公平為基礎三、辨別分析(辨別以下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31.在八年級(1)班中,很多同學都有綽號:小田因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小立因為數學特別優秀而被起了「計算機」的綽號……對此,班級同學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侵犯公民名譽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有人則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你贊成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四、閱讀思考(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32.青年朱某,喜歡唱歌,經常約朋友在家唱卡拉OK,一唱唱到深夜,吵得鄰居劉某無法休息。劉某多次上門向朱某提出意見,朱某振振有詞地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你管得著嗎?」劉某的哥哥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帶著弟弟闖進朱家將朱某價值一萬元的音響設備砸壞,劉家兄弟因此被警方拘捕,在派出所劉某反復強調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結合公民權利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1)朱某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說法你如何認識?請說明理由。(2)劉家兄弟砸壞音響設備的行為侵犯了朱某的什麼權利?(3)劉家兄弟本想維護自己的權利,最終卻受到法律制裁,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33.想一想:當你遇到以下情境時,你應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並簡單說明你這么做的法律依據。將答案填在下表中。情境正確的處理方法法律依據高年級某同學以你和他同名同姓為由,要求你改名媽媽偷看了你的日記和信件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館擅自放在櫥窗中作廣告宣傳未徵得你的同意,你創作的漫畫被編入《青少年漫畫作品選》一書34.中學生王強看到某增高產品——「哈佛戴高樂」的廣告宣傳後,去某葯店買了四盒服用。三個月後,感覺沒任何增高效果。就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2005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其『世界生命醫學普林那尼紫心勛章獎』、『世界生命科學醫學會全球認證』的宣傳廣告完全是生產廠家——湖北新東科葯業公司為牟取暴利而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該增高產品沒有任何作用,500元一盒的葯品出廠價才25元……」(1)廠家的行為主要違背了我們當前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哪一項內容?(2)新東科葯業公司及葯店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利?(3)王強去葯店要求退款,葯店以他們也是受騙者為由拒絕。你認為此時王強該怎麼?35.新聞會客廳:「共話維權」(一位主持人四位嘉賓:郭律師、大江、小王、章師傅)大江:「小明忌妒我的成績,故意污衊我考試作弊,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心裡很難受,想想也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斜。」小王:「上次我貪小便宜,同意了商家不開發票,結果買回來的MP3沒用幾天就壞了,因沒有憑證無法找商家索賠,我真後悔。」章師傅:「煤礦經營者不為我們礦工著想,井下漏水、積水現象很嚴重,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但大家懾於礦主的權勢,不敢抗爭。」(1)大江和章師傅的_____、_____權利分別受到侵犯。商家不開發票是為了逃避履行_____義務。(2)假如你是郭律師,請分別為三位當事人依法維權出出點子。(3)假如你是主持人,請為今天的話題作簡單的總結發言。36.欣賞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誰來為我作證(註:畫中人物分別為歹徒、被搶女士、制服歹徒的青年、圍觀人群。)(1)分別指出漫畫中哪些行為是正義行為,哪些行為是非正義或缺乏正義感的行為。(2)被劫女士及圍觀人群的行為態度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後果?(3)假如當時你也在現場,目睹此事,你會怎麼做?五、探究體驗37.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有老師打學生的,有學生打老師的,有學生打學生的,也有校外人員進入校園行凶鬧事的,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花季少年,卻越來越多地與暴力、喋血、行凶、殺人等詞聯系在一起。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十分之一的學生曾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近一半的孩子認為,在社會中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1)你認為校園暴力事件主要侵害了學生的什麼權利?(2)某校學生會決定以「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發動一次宣傳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38.「用我們青春的誓言,共同維護正義與良知。」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大附中操場上,學生們圍著長長的白色橫幅,在「拒絕盜版,從我做起」八個大字旁寫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這樣的方式,投入「中學生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的行列。與此同時,這一活動在上海、天津、江蘇、安徽等地同時啟動。某校團委決定響應這一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假如你是班級團支部書記,請完成以下幾項任務。(1)向班級同學講清「版權」的涵義及保護版權的意義。(2)列舉幾個生活中存在的常見的侵犯版權的現象。(3)為班級同學如何做到「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提幾點建議。參考答案一、明辨是非1.×2.√3.√4.×5.×6.×7.√8.×9.√10.√二、最佳選擇11.A12.B13.B14.B15.D16.C17.C18.B19.D20.B21.B22.D23.A24.B25.D26.C27.B28.D29.A30.C三、辨別分析31.兩種觀點均有一定道理,關鍵要看起綽號的性質。如果給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就屬於侵犯公民姓名權和名譽權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如果是因為同學的特長或優點而給他起善意的、贊賞的綽號,用來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則不屬於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如小田因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四、閱讀思考32.(1)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唱歌確實是朱某的權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響了他人休息,是損害他人休息權的表現。(2)侵犯了朱某的財產所有權。(3)啟示:公民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利。否則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構成違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權利也難以維護。33.①拒絕,並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依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②找媽媽談談,指出其行為是錯誤的,要求媽媽改正。依據:公民依法享有隱私權和通信自由。③要求照相館改正其做法,並給予一定精神賠償(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權。④指出出版社的行為是侵權的違法行為,要求支付稿費;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著作權)。34.(1)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答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也給分。)(2)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如不成,可向有關部門申訴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5.(1)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勞動安全權(或生命健康權);依法納稅。(2)大江同學維權意識淡薄,要向老師說明或找小明溝通;小王應索要發票,以便日後維權時作憑證,可以通過工商等部門依法維權;章師傅要敢於向有關部門揭發檢舉,與礦主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運用法律武器,敢於維權,並善於維權。36.(1)正義行為:青年人見義勇為,制服歹徒。非正義行為:歹徒搶劫女士皮包。缺乏正義感的行為:圍觀人群面對他人危難不給予救助及不願為正義行為作證;被搶女士不願作證,偷偷溜走。(2)他們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的態度,這只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會危害整個社會。(3)應見義巧為。例如,撥打「110」電話報警;及時對受害者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義,勇敢站出來為那位見義勇為的青年人作證。五、探究體驗37.(1)生命健康權。(2)略。38.(1)版權又叫著作權,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享有的專有權。保護版權的意義略。(2)略。(3)略。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⑶ 這是菇類嗎
沒什麼什麼菇類。統稱菌類。這也是,謝謝!
⑷ 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在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中的規定有何不同
WTO體制下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
張羿
摘要: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是WTO中最為重要的基本原則。我國已經成為WTO的正式成員方,正確理解和運用這兩個原則是我國在WTO中維護我國的權利履行我國的義務的重要條件。本文論述了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的歷史淵源和定義,比較了兩原則的區別聯系,論述了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以及在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領域的適用及其例外等,分析了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在我國的適用情況,探討實現我國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實踐與WTO體制下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的協調,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我國的實踐
一、最惠國待遇原則
(一)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定義
1.最惠國待遇的歷史淵源
最惠國待遇原則中「最惠國」一詞首次出現是在17世紀。但是,最惠國義務可以追溯到11世紀。當時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各城邦、法國、西班牙城市的商人,在外國經商時開始想獨占當地的市場而擠走競爭對手,一旦不能達到目的便尋求在該國市場上獲取同等進入和競爭的機會。為此,西北非阿拉伯王子們一度發布命令給予他們與捷足先登的威尼斯、比薩等城邦以同樣的特許權,12世紀威尼斯也向拜占庭當局要求享有與熱那亞、比薩的商人同等的權力。15世紀和16世紀商業的發展迫切要求在貿易關系中訂立具有最惠國型的貿易條約,但大多數類似的有最惠國性質的貿易條約是強國迫使弱國單方面給予的或訂立的結果。
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商業關系的發展,由此導致了政治條約與通商條約的分立,開始出現一些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的做法。在1713年英國與法國《烏特勒支通商條約》中規定:一方保證,應將它給第三國在通商與航運方面的好處同樣給予另一方。1778年美國在自己對外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中包括了一項"有條件的"最惠國條款(與法國簽訂)。19世紀這類條約在歐洲各國流行,但都是通行的"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模式,即以受惠國作出與第三國承諾相當的承諾為條件。這種有條件以互惠為基礎的最惠國原則在1860年發生了實質性的突破,1860年英法通商條約的簽訂,使現代意義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才真正誕生。在隨後的貿易關系中,雖幾經波折,也曾出現過有條件最惠國原則的情況。但由英法通商條約所體現的自由貿易基礎的「相互給予無條件最惠國待遇」也成了現代國際貿易中最惠國原則本身內涵的重要特徵,「最惠國待遇條款是現代通商條約的柱石」成了各國貿易關系的一句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受到嚴重挑戰。各國普遍倡導和實行以高關稅為主要特徵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紛紛對貿易加以限制;而30年代的大危機更是使保護主義泛濫。甚至連一直在全球范圍奉行自由貿易的英國也放棄了無條件的最惠國原則而實行大英帝國特惠制度。盡管如此,在1920--1940年向全球范圍所簽署的含有最惠國待遇條款的條約共600多個。第二次大戰後,關貿總協定在世界范圍內把最惠國待遇原則納入多邊貿易體制之中,使最惠國待遇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的重要基石,實現歷史性的新突破。
2.最惠國待遇原則的概念
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國際經貿條約中一項傳統的法律原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貿易、航海、關稅、國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的優惠待遇不得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待遇。該項待遇的給予通常是通過簽訂雙邊貿易條約並在其中訂入最惠國待遇條款得以進行。享有最惠國待遇的國家為受惠國,給與最惠國待遇的國家為給惠國。
在國際經貿實踐中,締約國相互給予的這種待遇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它是指締約國一方現時或將來給予締約另一方的任何優惠待遇應立即無償地給予締約第三方;二是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它是指締約方相互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以對方給予為條件補償。如當某一締約方甲給另一締約方乙提供了一種貿易上的更為優惠的待遇時,其他任何第三方若想要享受甲國給予乙國的這種優惠,則必須向甲提供相應的優惠作為補償。因此,凡以索取相應的貿易優惠作為條件,將其給予另一國的貿易優惠給予其他任何第三國的,該國實施的便是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WTO體制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不同於雙邊貿易條約中規定的最惠國待遇條款。首先它確認的是一種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即確保WTO的一方成員給另一方成員的任何貿易優惠都立即無條件地提供給予所有其他成員,從而使最惠國待遇多邊化;其次,WTO的所有成員在國際貿易的各個方面享有的是同等的待遇,確保了所有成員在同一水平上進行公平的貿易競爭;第三,它擴展適用於服務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等方面。WTO體制的最惠國待遇原則規定於GATT文本的第1條中,其中表述「……每一成員對來自或運往其他國家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待、特權或豁免,應當立即無條件地給予來自或運往其他成員的相同產品」。所謂「利益、優待、特權或豁免」是指WTO的成員在出口商品的供應或進口商品的市場准入方面提供有利的條件。
(二)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適用
1.GATT1994關於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適用
根據GATT文本第1條和第3條的有關規定,各成員在以下范圍內適用最惠國待遇:(1)在對輸出或輸入、有關輸出或輸入及輸出入貨物的國際支付轉帳所徵收的關稅和費用方面;(2)在徵收上述關稅和費用的方法方面;(3)在輸出或輸入的規章手續方面;(4)在直接或間接徵收的國內稅或其他費用方面;(5)在關於產品的國內銷售、推銷、購買、運輸、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條例的規定方面。從這一適用范圍看,顯然比雙邊經貿條約中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適用范圍少。但WTO體制的最惠國待遇的適用范圍卻由原定范圍擴大適用到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方面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方面。
2.服務貿易總協定關於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適用
服務貿易總協定第2條第1款規定,有關本協議的任何措施方面,每一成員給於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應立即和無條件地不低於它給於任何其他成員相同服務與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服務貿易總協定最惠國待遇與GATT1994及其多邊貨物貿易協定最惠國待遇的區別是:前者不僅適用於服務產品而且使用與服務產品的提供者,而後者只適用於來源於其他成員方產品而不是用於產品的提供者。
3.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關於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適用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中關於最惠國待遇的規定體現於第4條,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任何成員對另一成員國民所給魚的優惠、特權和豁免,應無條件地給與其他成員的國民。
4.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關於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適用
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規定,為了實現GATT第3條及第11條規定的目標,任何成員都不得維持或採取歧視進口產品的投資措施,也不得維持或採取限制產品進出口數量的投資措施。
顯然,以上貨物買賣5個方面及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我國各地區對外資外企的待遇方面是有差別的,特別是在稅收及其他費用方面,在對外商投資的市場准入及經營要求和措施方面,如當地股權要求、許可證要求、製造要求、國內銷售要求、當地成份要求、貿易平衡要求、出口實績要求、進口替代要求等,在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③方面,我國部分地區並不適用最惠國待遇,而且地區間的差別也比較大。
(三)最惠國待遇原則適用的例外
盡管WTO體制規定了一成員必須主動給與其他成員無條件的多邊最惠國待遇,但允許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背離最惠國待遇原則。因此,掌握各種里外是我們運用最惠國待遇的重要前提。
1.最惠國待遇原則在貨物貿易領域的例外和實行例外的條件
關貿總協定第1條第2、3、4款規定了關於最惠國待遇的例外和實行里外的條件:
(1)關貿總協定規定的一成員為保障、植物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或一些特定目的對進出口採取的所有措施
(2)國家安全的例外。當一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可以不履行最惠國待遇的義務。
(3)特定成員方之間不適用。其條件是:
①兩個締約方間沒有進行關稅談判;
②締約方的任何一方在另一方成為締約方時不同意對它實施本協定或本協定的第二條所規定的優惠。
第35條第2款還規定,經任何締約方提出請求,締約方全體可以檢查在特定情況下本條規定的執行情況,並提出適當建議。例如,建議兩個成員方進行關稅減讓談判,達成協定實行後實行最惠國待遇。
(4)對發展中國家的單方面優惠安排。例如發達國家給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品及半成品以更加優惠的差別關稅待遇;在非關稅措施方面給與發展中國家更為優惠的差別待遇;對最不發達國家實行的特殊優惠。發達國家單方面承諾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貨物實行免稅進入市場的單方貿易優惠,成為非互惠安排。根據關貿總協定和東京回合1979年11月28日關貿總協定締約方全體大會的決定,這種單方面優惠有:普惠制,發達國家允許來自所有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工業品和部分農產品適用更優惠的稅率和免稅稅率;洛美協定,歐盟成員國允許來自一些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及亞太地區的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貨物免稅進入歐盟市場;加勒比海盆地安排,美國允許免稅進口來自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的貨物。
(5)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及邊境貿易。允許少數國家享受的待遇可不給與其他WTO成員: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的待遇可不給與其他非該組織的WTO成員;歐盟內部成員國之間的零關稅待遇可以不給與美國、加拿大等。這一里外的意義時,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的成員之間可以適用更低或者免稅的優惠,可以不擴展到WTO的其他成員。關貿總協定第2條對此作了肯定:「各締約方認為,通過自願簽訂協定發展各國之間經濟一體化,以擴大貿易自由化是有好處的。」該條第5款規定:「本協定的各項規定,不得阻止各締約方在其領土之間建立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或為建立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的需要採用某種臨時協定。」關貿總協定還規定了實行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的條件:
1)在區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取消了關稅和其它貿易限制;
2)同盟不應導致對其他成員實施新的貿易壁壘,對同盟外的締約國家的貿易實施同樣關稅稅率。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在港正式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就是這一例外的體現。
(6)關貿總協定允許採取的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反補貼、反傾銷及在爭端解決機制下授權的報復措施。
(7)多邊貿易協定(政府采購協定、民用航空器協定)中規定的最惠國待遇,對於不加入該種協定的成員沒有約束力。
2.最惠國待遇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例外和執行例外的條件
《服務貿易總協定》同時規定了關於最惠國待遇的例外的豁免安排,允許成員放在特定條件下維持某些與最惠國待遇原則不一致的管理措施,不受最惠國待遇原則的管轄和約束。協定規定了兩種合法的豁免,一是第2條第3款規定的過境服務貿易,限於當地生產和消費的服務貿易;二是第2條第2款規定的成員方自行列入《免除第2條義務附件》的措施。附件提出的程序性條件,即原始成員方可在協定生效之前一次性提出自己的豁免清單;協定生效後的任何豁免都必須有3/4以上的WTO成員同意;豁免的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0年,並且可由將來舉行的多邊貿易談判予以變更;服務貿易理事會成員對超過5年的豁免將進行定期審查。
最惠國待遇里外和豁免的存在根據,首先是達成總協定是服務貿易發展水平的差異和希望使最惠國待遇原則得到普遍接受所需要的妥協,其次是拒絕非互惠的擠入。
3.最惠國待遇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的例外和實行例外的條件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第4條規定,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某一成員提供給其他成員國民的任何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均應立即無條件地給與全體其他成員國的國民。但一成員國提供其他成員國民的任何下述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不在其列:
①有一般性的司法協助及法律實施的國際協定或協議引申出的,並且不是專門為保護知識產權制定的有關措施;
②.按《保護文學作品伯爾尼公約》1971年文本或羅馬公約規定的按互惠待遇提供的待遇;
③.《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沒有規定的表演權、錄音製品製作者權及廣播組織權;
④.在WTO成立前已經生效的知識產權的國際協議中已經規定的,且將這些協議對其他成員國的國民不構成隨意或不公平的歧視即可。
此外,協定第5條還規定了一項關於不歧視原則的例外,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下締結的沒有納入本協定的其他關於知識產權的多邊協定所產生的優惠好處,不適用於本協定所規定的國民待遇和最護國待遇。
(四)WTO體制下最惠國待遇原則的特點
(一)內容的確定性。WTO體制下的最惠國待遇具有明確的適用范圍。在GATT1947中,它適用於貨物貿易的輸出入,與輸出入有關的國際收支轉帳;關稅和費用及其徵收方法;輸出入手續方面以及內地稅和內地規章的適用方面。《WTO協定》將此適用范圍擴大到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在這些協定中最惠國條款的適用也是明確限制在各協議的適用范圍之內的。因此,WTO體系中的最惠國待遇不是以抽象的原則,而是有明確的具體內容的、可執行的原則。
(二)多邊性。和傳統的建立在雙邊貿易協定基礎上的最惠國條款相比,GATT1994將雙邊協定的最惠國待遇作了重大發展,使之成為多邊的最惠國待遇,使得所有的締約方處於既享受一國優惠同時又向其他締約方提供優惠的同等待遇。最惠國待遇在締約方之間起了統一和平衡的作用。不但省去了締約方之間進行雙邊攤旁的必要性,也克服了雙邊談判不可避免的互惠性和局限性。
(三)無條件性。GATT1994最惠國待遇的原則的適用是無條件的,其含義是旨在WTO內部一成員與另一成員之間達成的任何優惠安排自動地適用於其他成員。但不包括在確立多邊最惠國待遇關系時,以及在給惠時多邊貿易規則允許的附加的條件。
(四)制度化。WTO體系的最惠國待遇以成員之間談判達成的關稅減讓表或所作的承諾為依據,在有關規則的約束范圍內實施,不但有明確的標准和操作程序要求,而且規定有明確的時間表。與各協議相配套的委員會及WTO相應的各機構負責監督和執行,比較完善的爭端解決機制可以迅速、高效地化解爭端,從制度上保證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及其里外得到貫徹執行。
(五)最惠國待遇原則在我國的適用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基本意義是通過相互間承擔給與最惠國待遇原則的義務,為所有其他成員的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任一成員國的國內市場上公平競爭提供了保障,也為任一成員國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上面臨最充分的競爭提供了約束,對任一成員作出的任一單方面讓步,都將變成對全體成員的普遍義務。因此,我們在作出任一關稅減讓或市場開放等優惠的承諾時,必須從WTO全體成員的整體角度來全面考慮,而不能僅僅考慮滿足某一成員的某種特殊要求,否則就是對最惠國待遇的直接違反,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國際貿易爭端,甚至遭受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制裁。
目前,我國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形式是雙邊互惠無條件的,它通過雙邊協議中的最惠國條款給予規定,這些條款主要適用於外國人在華投資和貿易等經濟領域以及航運方面。在投資方面,我國與外國簽訂的70多個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中締約雙方給予對方在其境內的投資者在投資與投資有關的活動中的最惠國待遇以及由於戰爭和革命造成的損失的補償等方面的最惠國待遇。在貿易與航運方面,我國與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泰國、馬來西亞、巴西以及國家簽訂了百餘個通商、航海條約、貿易協定以及貿易和支付協定或議定書,這些條約、協定或議定書中均載有最惠國條款。
我國加入WTO後,在GATT的無條件最惠國待遇的保障下,我國的對外貨物貿易將在更廣闊與更公平的空間內展開。而GATS的最惠國待遇如果嚴格按照無條件方式貫徹實施,也將給我國的某些優勢服務產業,諸如勞務輸出、旅遊業、娛樂業等不受歧視地進入更為廣闊的世界服務業投資市場創造機會。當然,我們應當看到GATS確立的是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其基本理由在與避免「不公平的免費搭車」現象,即如果實施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許多發展中國家就能在不對等開放服務市場和對等提供較高服務業貿易和投資的待遇下,自動享受發達國家更高水平的市場開放和服務貿易及投資待遇。由於GATS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將最惠國待遇與各國關於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的具體承諾結合起來,使各國具體承諾的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構成最惠國待遇的具體內容。因此,對於我國國內相對落後的服務業投資者來說,也是機遇,由於則是不會失去國家的保護,是落後的服務業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全球競爭的需要。
二、國民待遇原則
(一)國民待遇原則的定義
1.國民待遇原則的歷史淵源
在資本主義時期,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此時,高度發展的商品經濟,不僅要求在一國境內通商自由,而且也要求通商的國際自由。因而,資產階級要求打破閉關鎖國、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力求改變外國人的無權地位,使其與一國國內的自然人、法人享有的權利無多大差異。為此,在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第1條中宣稱要實現"人類……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隨後,在1804年《法國民法典》第1卷第一編第11條中規定"外國人在法國享有與其本國根據條約給予法國人的同樣的民事權利"。它明確規定對外國人民事權利方面實行相互平等待遇原則,亦即所謂"國民待遇原則"。《法國民法典》對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盧森堡、奧地利、挪威、瑞典等國產生巨大影響,這些國家的民法典和阿根廷的憲法均規定了類似的"國民待遇原則"。因此,國民待遇原則逐漸成為國際司法中公認的准則之一。
2.國民待遇原則的概念
國民待遇是國際上關於外國人待遇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其基本涵義是指一國以對待本國國民之同樣方式對待外國國民,即外國人與本國人享有同等的待遇。傳統的國民待遇所涉及的權利義務關系僅局限在民事領域,隨著國際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其內容逐漸延伸到國際投資領域,並成為該領域普遍遵守的基本法則。作為對外國投資的待遇,國民待遇是指主權國家在條約或互惠的基礎上,一國給予外國國民或法人在投資財產、投資活動及有關司法行政救濟方面等同於或不低於本國國民或法人的待遇。國民待遇原則一般通過國內立法和國際條約來體現,由於該原則的適用,直接關繫到東道國本身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因此不同的國家會採取不同的對策。一般而言,發達國家既是資本輸出國又是輸入國,市場機制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往往主張投資者平等競爭,普遍採取國民待遇原則。而發展中國家一般對國民待遇持比較謹慎的態度,更注重對外資採取政策和法律引導解釋對國民待遇採取諸多限制。由於各方利益難以協調,國民待遇原則作為一項國際法上的普遍原則一直難以得到廣泛適用。直至1994年,世貿組織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兩項協議,國民待遇原則才第一次以國際多邊條約的形式引入國際投資領域。
國民待遇是對國民以一種平等的待遇,它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基本條件,是平等競爭的基礎。國民待遇原則在互惠原則的前提下逐步適用於某些經濟貿易領域,這不僅體現在有關國家之間簽定的雙邊條約或貿易協定中,更由於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而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尤其是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烏拉圭回合的談判中,國民待遇原則的適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在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有關文件中,如《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都規定了各締約國之間應在互惠前提下遵守國民待遇原則。而取代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三個主要協議中都規定了國民待遇原則,即GATT第3條、《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7條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3條。WTO國民待遇的基本含義是外國人在法律地位、訴訟程序以及投資等方面享有不低於本國人的待遇,從而消除給予外國人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方面的岐視性待遇。
(二)國民待遇原則的適用
1.GATT1994關於國民待遇原則的適用
GATT體制的國民待遇的適用范圍較小,僅適用於貨物貿易,更具體地說,僅適用於對進口商品的國內稅收和政府對進口商品的法規、規章等管理措施方面。GATT文本第3條是「國內稅與國內規章的國民待遇」條款。根據該條的規定,每一成員對來自任何一個其他成員的進口商品所直接或間接徵收的國內稅或其他國內收費均不得高於其本國的同類產品;在進口商品從通過海關進入進口方境內至該商品最終被消費期間經過的銷售、推銷、購買、運輸、分配或使用的法令、條例和規章方面,所享受的待遇應不低於相同的國內商品所享受的待遇。GATT訂入該國民待遇條款的目的,是防止政府實行保護主義,干預進口貨物,保證各成員享受關稅減讓帶來的利益,並保障進口商品與國內同類商品獲得同等的競爭條件。
GATT國民待遇條款具體適用於如下三個方面(1)國內稅收及其他各項費用。國內稅收指政府對進口商品徵收營業稅、增值稅、消費稅及各種附加稅等;其他各項費用指對處於流通過程中的進口商品應承擔的倉儲費、運費和保險費及有關服務費用。按國民待遇條款的規定,各成員政府在對進口商品的征稅和收費方面,都必須將適用於國內同類商品的稅種、稅率、徵收方法、徵收程序和減免稅優惠等同樣適用於進口商品。凡對進口商品設置了更高的稅率或收費標准,或更繁瑣的徵收程序,或更為不便的徵收方法等等,都會提高進口的成本,使其與國內同類商品處於不同等的地位上,導致不公平的競爭。(2)進口商品的混合或加工。某些進口商品進口後有必要經過混合或加工後才能投放市場,這就必然涉及到原材料或配料的供應或購買。依國民待遇條款的規定,各成員不得制定條例以限制進口商品的混合或加工的原材料或配料的供應數量和供應渠道。違反了這一規定,即會對有關進口商品的進口形成數量限制。(3)進口商品流通的各環節。首先在商品銷售方面會涉及到銷售渠道、銷售方式、銷售價格等;其次,在推銷環節上則會涉及推銷方式、推銷手段問題,其中包括廣告的製作,如製作標准或要求及製作費用;其三,在運輸方面會涉及運輸工具的安排、裝運要求、運費等;最後,在購買、分配或使用方面則會出現對購買行為的限制,商品的市場投向分配、市場數量分配、消費數量分配,或對使用某商品加以條件限制等現象。依國民待遇條款,各成員在對待進口商品的各流通環節中涉及的諸方面,均應與國內同類商品同等對待,即對國內商品與進口商品適用相同的規定或採用相同的措施,以避免對進口商品的正常流通形成各種障礙。
2.服務貿易總協定關於國民待遇的適用
經過長期的談判和各方的妥協讓步,服務貿易總協定終於將國民待遇原則作為其規定的具體承擔義務部分。該條款規定:每一成員方應在其承諾表所列服務部門或分部門中,根據該表內所述任何條件和資格,給與其他成員方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就所有影響服務提供的措施而言,其待遇不低於給予其本國相同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
服務貿易總協定國民待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將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不作為普遍義務,而是作為具體承諾與各個部門的開放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使分歧較小的國家早日達成協議,否則就加重了他們在服務貿易和國際收支中的負擔,這是有悖與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宗旨的。因此,服務貿易中的國民待遇是以WTO成員間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談判方式達成協議,在協議的基礎上確定不同服務行業中不同程度地履行國民待遇。另外,服務貿易國民待遇原則的實施應本著「利益互惠」的原則,但這種利益互惠不應是絕對數量上的「對等優惠」,而是「相互優惠」,衣服和水平不同國家的需要。
3.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關於國民待遇的適用
在烏拉圭回合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的總則和基本原則中,明確規定了有關知識產權的國民待遇原則。它規定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成員以方對其他成員方國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於對本國國民所提供的待遇。這一規定將GATT僅適用於外國進口產品的國民待遇擴大適用到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和版權等內容的知識產權領域。
4.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關於國民待遇的適用
在烏拉圭回合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中明確而又具體地規定了使用關貿總協定的國民待遇原則,即任何成員方都不應使用與關貿總協定第3條或第11條不一致的任何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並在該協議中列舉了與國民待遇不相符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這些措施包括:(1)要求企業購買或使用國內產品或來源於國內渠道供應的產品,不論這種具體要求是規定特定產品、產品數量或價值,還是規定購買與使用當地產品的數量或價值的比例;或者,(2)限制企業購買或使用進口產品的數量,或與其出口當地產品的數量或價值相聯系。
(三)國民待遇原則的例外
與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樣,適用國民待遇原則同樣存在著各種例外。
1.最惠國待遇原則在貨物貿易領域的例外和實行例外的條件
關貿總協定對國民待遇原則作了例外規定,集中體現在第20條「一般例外」條
⑸ 八年級下冊政治題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測試卷
一、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相應括弧內填「√」,錯誤的填「×」。)
1.在我國現階段,只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才是國家和社會真正的主人。( )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重要體現之一。 ( )
3.在公民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的是生命健康權。 ( )
4.生命是我自己的,是否放棄也是我自己的事,與他人和社會無關。 ( )
5.當我們受教育的權利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採用訴訟方式來維護。( )
6.讓不讓孩子上學是家庭私事,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 ( )
7.我國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都是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武器。 ( )
8.在我國現階段,遺囑繼承是採用最多的繼承方式。 ( )
9.公平總是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 )
10.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就必須要有正義的制度作支撐。 ( )
二、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找出來,填在相應括弧內。)
11.判斷某人是不是中國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 ( )
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B.是否具有中國血統
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 D.是否年滿18周歲
12.春節期間,政府為了增加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掛起了許多大紅燈籠。市民葉某看到後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盞,路人發現後,指出其錯誤,葉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葉某的做法錯在 ( )
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B.沒有正確行使權利,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
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D.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
13.「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保衛咱媽媽誰來保衛她……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保衛咱祖國誰來保衛家」。對這兩句歌詞的正確理解是 ( )
①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權利
②只有去當兵才是公民真正愛國的表現
③公民只有忠實履行服兵役的義務,才能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權利
④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體現了公民對國家的責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中學生小王經常幫助一位殘疾的孤身老人,有時還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買食品送給老人。對此,下列同學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甲認為小王很傻,救濟老人不是我們的義務,白花錢
B.乙很贊同小王的行為,認為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責無旁貸
C.丙認為小王多管閑事,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學生最重要的職責是學習
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認為贍養、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們沒必要管
15.下列屬於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行為的是 ( )
①小陳路遇落水兒童,縱身跳入河中,奮力搶救
②小張養的寵物狗咬傷鄰居小孩
③劉某大義滅親,將在村裡作惡多端的兒子打成殘廢
④小李打傷手持鐵棍的入室搶劫犯的手臂,並將其扭送到派出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如果從樹立隱私意識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你認為 ( )
A.有道理,因為人心叵測,人與人之間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信任的
B.不贊成,因為嚴守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就會違背忠誠老實的做人原則
C.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隱私,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D.不贊成,因為對好朋友任何事情都應該毫無保留
1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
A.學校把市科技製作比賽中獲獎學生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
B.公安機關將在逃罪犯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向全國發布
C.某保健品公司私自將學生小吳的照片印在其宣傳廣告上
D.某報社登出該市市長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
某校女生王某因忌妒同寢室的李某,用手機偷拍了李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並貼到互聯網上,還配上一些詆毀性的文字,對李某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據此回答18~19題。
18.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 ( )
①生命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名譽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某依法可以 ( )
A.要求學校對王某處以警告和罰款處分
B.對王某採取同樣的報復性措施,讓她也嘗嘗被侵害的滋味
C.找幾個同學狠狠教訓一下王某,直至王某認錯為止
D.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
欣賞右邊漫畫《家教》,回答20~21題。
20.漫畫中父親的行為將侵犯孩子的( )
A.人身自由權
B.受教育權
C.智力成果權
D.財產繼承權
21.作為漫畫中的孩子,面對父親的「家教」,正確的做法是 ( )
①跟隨父親去賺錢,幫助父親糾正做生意時的計算錯誤
②認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決不中途輟學
③指出父親的錯誤,告訴父親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④孝敬父親,尊重父親的意見,邊做生意邊自學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2.下列屬於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是 ( )
A.張某在建築施工中挖到的古代瓷器 B.王某在計程車上拾到的手機
C.李某賭博贏得的摩托車 D.馬某收藏的祖傳名家字畫
23.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下列屬於法律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 ( )
①配偶、子女②父親、母親③兄弟、姐妹④祖父母、外祖父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張三購買福利彩票獲得特等獎500萬元。為回報社會,張三捐款50萬元給希望工程,他的行為是 ( )
①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收益權
②履行了凡法律鼓勵做的,公民應積極去做的要求
③行使了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
④履行了凡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須去做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趙某在一家商店購買了兩袋湯圓回家食用,沒想到吃完不久,一家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現象。趙某一看包裝袋,發現湯圓竟然是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聯系電話的三無食品。趙某找商家理論,商店工作人員以李某沒有發票為由,拒絕承認湯圓是本店售出。據此,回答25~27題。
25.該商店主要侵犯了消費者趙某的 ( )
A.自主選擇權 B.結社權 C.人格尊嚴權 D.安全權
26.商家拒不承認湯圓是他們商店售出,趙某一時又找不出憑據,此時趙某可考慮撥打電話求助。 ( )
A. 110或120 B. 96120或96121 C. 96315或12315 D. 12345或96520
27.趙某的消費經歷告訴我們,作為消費者 ( )
①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堅持先嘗後買的原則
②要學習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防止侵權行為發生
③消費時要索要並保存好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④要善於判斷、選擇、比較、鑒別,煉就一雙「慧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8.不同的人對公平的判斷可能不盡相同。影響人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約 ( )
A.耐挫折能力和應變能力 B.學習成績和交往能力
C.家庭背景和人際關系 D.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29.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將個人所得稅的減除標准從800元提高到1 600元。強調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納稅的監管,實行高收入者多納稅。國家這樣做 ( )
A.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
B.對高收入者來說有點不公平
C.可以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D.可能會助長懶惰之風,不利於社會穩定
30.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有關公平的觀點不合理的是( )
A.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每個人都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
B.公平往往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是相對的
C.當遇到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情時,要不惜代價採取一切手段去謀取公平
D.良好的合作應該以公平為基礎
三、辨別分析(辨別以下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31.在八年級(1)班中,很多同學都有綽號:小田因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小立因為數學特別優秀而被起了「計算機」的綽號……
對此,班級同學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侵犯公民名譽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有人則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
你贊成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
四、閱讀思考(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
32.青年朱某,喜歡唱歌,經常約朋友在家唱卡拉OK,一唱唱到深夜,吵得鄰居劉某無法休息。劉某多次上門向朱某提出意見,朱某振振有詞地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你管得著嗎?」劉某的哥哥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帶著弟弟闖進朱家將朱某價值一萬元的音響設備砸壞,劉家兄弟因此被警方拘捕,在派出所劉某反復強調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
結合公民權利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1)朱某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說法你如何認識?請說明理由。
(2)劉家兄弟砸壞音響設備的行為侵犯了朱某的什麼權利?
(3)劉家兄弟本想維護自己的權利,最終卻受到法律制裁,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33.想一想:當你遇到以下情境時,你應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並簡單說明你這么做的法律依據。將答案填在下表中。
情境 正確的處理方法 法律依據
高年級某同學以你和他同名同姓為由,要求你改名
媽媽偷看了你的日記和信件
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館擅自放在櫥窗中作廣告宣傳
未徵得你的同意,你創作的漫畫被編入《青少年漫畫作品選》一書
34.中學生王強看到某增高產品——「哈佛戴高樂」的廣告宣傳後,去某葯店買了四盒服用。三個月後,感覺沒任何增高效果。就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2005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其『世界生命醫學普林那尼紫心勛章獎』、『世界生命科學醫學會全球認證』的宣傳廣告完全是生產廠家——湖北新東科葯業公司為牟取暴利而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該增高產品沒有任何作用,500元一盒的葯品出廠價才25元……」
(1)廠家的行為主要違背了我們當前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哪一項內容?
(2)新東科葯業公司及葯店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3)王強去葯店要求退款,葯店以他們也是受騙者為由拒絕。你認為此時王強該怎麼辦?
35.新聞會客廳:「共話維權」
(一位主持人四位嘉賓:郭律師、大江、小王、章師傅)
大江:「小明忌妒我的成績,故意污衊我考試作弊,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心裡很難受,想想也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小王:「上次我貪小便宜,同意了商家不開發票,結果買回來的MP3沒用幾天就壞了,因沒有憑證無法找商家索賠,我真後悔。」
章師傅:「煤礦經營者不為我們礦工著想,井下漏水、積水現象很嚴重,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但大家懾於礦主的權勢,不敢抗爭。」
(1)大江和章師傅的_____、_____權利分別受到侵犯。商家不開發票是為了逃避履行_____義務。
(2)假如你是郭律師,請分別為三位當事人依法維權出出點子。
(3)假如你是主持人,請為今天的話題作簡單的總結發言。
36.欣賞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誰來為我作證
(註:畫中人物分別為歹徒、被搶女士、制服歹徒的青年、圍觀人群。)
(1)分別指出漫畫中哪些行為是正義行為,哪些行為是非正義或缺乏正義感的行為。
(2)被劫女士及圍觀人群的行為態度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3)假如當時你也在現場,目睹此事,你會怎麼做?
五、探究體驗
37.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有老師打學生的,有學生打老師的,有學生打學生的,也有校外人員進入校園行凶鬧事的,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花季少年,卻越來越多地與暴力、喋血、行凶、殺人等詞聯系在一起。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十分之一的學生曾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近一半的孩子認為,在社會中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1)你認為校園暴力事件主要侵害了學生的什麼權利?
(2)某校學生會決定以「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發動一次宣傳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38.「用我們青春的誓言,共同維護正義與良知。」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大附中操場上,學生們圍著長長的白色橫幅,在「拒絕盜版,從我做起」八個大字旁寫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這樣的方式,投入「中學生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的行列。與此同時,這一活動在上海、天津、江蘇、安徽等地同時啟動。
某校團委決定響應這一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假如你是班級團支部書記,請完成以下幾項任務。
(1)向班級同學講清「版權」的涵義及保護版權的意義。
(2)列舉幾個生活中存在的常見的侵犯版權的現象。
(3)為班級同學如何做到「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提幾點建議。
參考答案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選擇
11. A12. B13. B14. B15. D16. C17. C18. B19. D20. B21. B22. D23. A24. B25. D26. C27. B28. D29. A30. C
三、辨別分析
31.兩種觀點均有一定道理,關鍵要看起綽號的性質。如果給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就屬於侵犯公民姓名權和名譽權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如果是因為同學的特長或優點而給他起善意的、贊賞的綽號,用來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則不屬於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如小田因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
四、閱讀思考
32.(1)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唱歌確實是朱某的權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響了他人休息,是損害他人休息權的表現。
(2)侵犯了朱某的財產所有權。
(3)啟示:公民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利。否則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構成違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權利也難以維護。
33.①拒絕,並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依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
②找媽媽談談,指出其行為是錯誤的,要求媽媽改正。依據:公民依法享有隱私權和通信自由。
③要求照相館改正其做法,並給予一定精神賠償(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權。
④指出出版社的行為是侵權的違法行為,要求支付稿費;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著作權)。
34.(1)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答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也給分。)
(2)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如不成,可向有關部門申訴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5.(1)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勞動安全權(或生命健康權);依法納稅。
(2)大江同學維權意識淡薄,要向老師說明或找小明溝通;小王應索要發票,以便日後維權時作憑證,可以通過工商等部門依法維權;章師傅要敢於向有關部門揭發檢舉,與礦主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運用法律武器,敢於維權,並善於維權。
36.(1)正義行為:青年人見義勇為,制服歹徒。非正義行為:歹徒搶劫女士皮包。缺乏正義感的行為:圍觀人群面對他人危難不給予救助及不願為正義行為作證;被搶女士不願作證,偷偷溜走。
(2)他們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的態度,這只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會危害整個社會。
(3)應見義巧為。例如,撥打「110」電話報警;及時對受害者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義,勇敢站出來為那位見義勇為的青年人作證。
五、探究體驗
37.(1)生命健康權。
(2)略。
38.(1)版權又叫著作權,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享有的專有權。保護版權的意義略。
(2)略。
(3)略。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⑹ 八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試卷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測試卷
一、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相應括弧內填「√」,錯誤的填「×」。)
1.在我國現階段,只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才是國家和社會真正的主人。( )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重要體現之一。 ( )
3.在公民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的是生命健康權。 ( )
4.生命是我自己的,是否放棄也是我自己的事,與他人和社會無關。 ( )
5.當我們受教育的權利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採用訴訟方式來維護。( )
6.讓不讓孩子上學是家庭私事,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 ( )
7.我國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都是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武器。 ( )
8.在我國現階段,遺囑繼承是採用最多的繼承方式。 ( )
9.公平總是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 )
10.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就必須要有正義的制度作支撐。 ( )
二、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找出來,填在相應括弧內。)
11.判斷某人是不是中國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 ( )
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B.是否具有中國血統
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 D.是否年滿18周歲
12.春節期間,政府為了增加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掛起了許多大紅燈籠。市民葉某看到後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盞,路人發現後,指出其錯誤,葉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葉某的做法錯在 ( )
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B.沒有正確行使權利,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
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D.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
13.「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保衛咱媽媽誰來保衛她……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保衛咱祖國誰來保衛家」。對這兩句歌詞的正確理解是 ( )
①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權利
②只有去當兵才是公民真正愛國的表現
③公民只有忠實履行服兵役的義務,才能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權利
④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體現了公民對國家的責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中學生小王經常幫助一位殘疾的孤身老人,有時還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買食品送給老人。對此,下列同學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甲認為小王很傻,救濟老人不是我們的義務,白花錢
B.乙很贊同小王的行為,認為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責無旁貸
C.丙認為小王多管閑事,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學生最重要的職責是學習
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認為贍養、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們沒必要管
15.下列屬於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行為的是 ( )
①小陳路遇落水兒童,縱身跳入河中,奮力搶救
②小張養的寵物狗咬傷鄰居小孩
③劉某大義滅親,將在村裡作惡多端的兒子打成殘廢
④小李打傷手持鐵棍的入室搶劫犯的手臂,並將其扭送到派出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如果從樹立隱私意識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你認為 ( )
A.有道理,因為人心叵測,人與人之間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信任的
B.不贊成,因為嚴守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就會違背忠誠老實的做人原則
C.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隱私,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D.不贊成,因為對好朋友任何事情都應該毫無保留
1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
A.學校把市科技製作比賽中獲獎學生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
B.公安機關將在逃罪犯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向全國發布
C.某保健品公司私自將學生小吳的照片印在其宣傳廣告上
D.某報社登出該市市長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
某校女生王某因忌妒同寢室的李某,用手機偷拍了李某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並貼到互聯網上,還配上一些詆毀性的文字,對李某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據此回答18~19題。
18.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 ( )
①生命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名譽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某依法可以 ( )
A.要求學校對王某處以警告和罰款處分
B.對王某採取同樣的報復性措施,讓她也嘗嘗被侵害的滋味
C.找幾個同學狠狠教訓一下王某,直至王某認錯為止
D.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
欣賞右邊漫畫《家教》,回答20~21題。
20.漫畫中父親的行為將侵犯孩子的( )
A.人身自由權
B.受教育權
C.智力成果權
D.財產繼承權
21.作為漫畫中的孩子,面對父親的「家教」,正確的做法是 ( )
①跟隨父親去賺錢,幫助父親糾正做生意時的計算錯誤
②認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決不中途輟學
③指出父親的錯誤,告訴父親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④孝敬父親,尊重父親的意見,邊做生意邊自學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2.下列屬於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是 ( )
A.張某在建築施工中挖到的古代瓷器 B.王某在計程車上拾到的手機
C.李某賭博贏得的摩托車 D.馬某收藏的祖傳名家字畫
23.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下列屬於法律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 ( )
①配偶、子女②父親、母親③兄弟、姐妹④祖父母、外祖父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張三購買福利彩票獲得特等獎500萬元。為回報社會,張三捐款50萬元給希望工程,他的行為是 ( )
①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收益權
②履行了凡法律鼓勵做的,公民應積極去做的要求
③行使了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
④履行了凡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須去做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趙某在一家商店購買了兩袋湯圓回家食用,沒想到吃完不久,一家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現象。趙某一看包裝袋,發現湯圓竟然是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聯系電話的三無食品。趙某找商家理論,商店工作人員以李某沒有發票為由,拒絕承認湯圓是本店售出。據此,回答25~27題。
25.該商店主要侵犯了消費者趙某的 ( )
A.自主選擇權 B.結社權 C.人格尊嚴權 D.安全權
26.商家拒不承認湯圓是他們商店售出,趙某一時又找不出憑據,此時趙某可考慮撥打電話求助。 ( )
A. 110或120 B. 96120或96121 C. 96315或12315 D. 12345或96520
27.趙某的消費經歷告訴我們,作為消費者 ( )
①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堅持先嘗後買的原則
②要學習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防止侵權行為發生
③消費時要索要並保存好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④要善於判斷、選擇、比較、鑒別,煉就一雙「慧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8.不同的人對公平的判斷可能不盡相同。影響人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約 ( )
A.耐挫折能力和應變能力 B.學習成績和交往能力
C.家庭背景和人際關系 D.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29.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將個人所得稅的減除標准從800元提高到1 600元。強調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納稅的監管,實行高收入者多納稅。國家這樣做 ( )
A.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
B.對高收入者來說有點不公平
C.可以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D.可能會助長懶惰之風,不利於社會穩定
30.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有關公平的觀點不合理的是( )
A.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每個人都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
B.公平往往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是相對的
C.當遇到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情時,要不惜代價採取一切手段去謀取公平
D.良好的合作應該以公平為基礎
三、辨別分析(辨別以下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31.在八年級(1)班中,很多同學都有綽號:小田因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小立因為數學特別優秀而被起了「計算機」的綽號……
對此,班級同學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侵犯公民名譽權和姓名權的行為;有人則認為,給同學起綽號是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
你贊成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
四、閱讀思考(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
32.青年朱某,喜歡唱歌,經常約朋友在家唱卡拉OK,一唱唱到深夜,吵得鄰居劉某無法休息。劉某多次上門向朱某提出意見,朱某振振有詞地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你管得著嗎?」劉某的哥哥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帶著弟弟闖進朱家將朱某價值一萬元的音響設備砸壞,劉家兄弟因此被警方拘捕,在派出所劉某反復強調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
結合公民權利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1)朱某說:「我在自己家唱歌是我的權利,我喜歡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說法你如何認識?請說明理由。
(2)劉家兄弟砸壞音響設備的行為侵犯了朱某的什麼權利?
(3)劉家兄弟本想維護自己的權利,最終卻受到法律制裁,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33.想一想:當你遇到以下情境時,你應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並簡單說明你這么做的法律依據。將答案填在下表中。
情境 正確的處理方法 法律依據
高年級某同學以你和他同名同姓為由,要求你改名
媽媽偷看了你的日記和信件
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館擅自放在櫥窗中作廣告宣傳
未徵得你的同意,你創作的漫畫被編入《青少年漫畫作品選》一書
34.中學生王強看到某增高產品——「哈佛戴高樂」的廣告宣傳後,去某葯店買了四盒服用。三個月後,感覺沒任何增高效果。就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2005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其『世界生命醫學普林那尼紫心勛章獎』、『世界生命科學醫學會全球認證』的宣傳廣告完全是生產廠家——湖北新東科葯業公司為牟取暴利而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該增高產品沒有任何作用,500元一盒的葯品出廠價才25元……」
(1)廠家的行為主要違背了我們當前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哪一項內容?
(2)新東科葯業公司及葯店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3)王強去葯店要求退款,葯店以他們也是受騙者為由拒絕。你認為此時王強該怎麼辦?
35.新聞會客廳:「共話維權」
(一位主持人四位嘉賓:郭律師、大江、小王、章師傅)
大江:「小明忌妒我的成績,故意污衊我考試作弊,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心裡很難受,想想也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小王:「上次我貪小便宜,同意了商家不開發票,結果買回來的MP3沒用幾天就壞了,因沒有憑證無法找商家索賠,我真後悔。」
章師傅:「煤礦經營者不為我們礦工著想,井下漏水、積水現象很嚴重,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但大家懾於礦主的權勢,不敢抗爭。」
(1)大江和章師傅的_____、_____權利分別受到侵犯。商家不開發票是為了逃避履行_____義務。
(2)假如你是郭律師,請分別為三位當事人依法維權出出點子。
(3)假如你是主持人,請為今天的話題作簡單的總結發言。
36.欣賞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誰來為我作證
(註:畫中人物分別為歹徒、被搶女士、制服歹徒的青年、圍觀人群。)
(1)分別指出漫畫中哪些行為是正義行為,哪些行為是非正義或缺乏正義感的行為。
(2)被劫女士及圍觀人群的行為態度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3)假如當時你也在現場,目睹此事,你會怎麼做?
五、探究體驗
37.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有老師打學生的,有學生打老師的,有學生打學生的,也有校外人員進入校園行凶鬧事的,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花季少年,卻越來越多地與暴力、喋血、行凶、殺人等詞聯系在一起。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十分之一的學生曾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近一半的孩子認為,在社會中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1)你認為校園暴力事件主要侵害了學生的什麼權利?
(2)某校學生會決定以「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發動一次宣傳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38.「用我們青春的誓言,共同維護正義與良知。」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大附中操場上,學生們圍著長長的白色橫幅,在「拒絕盜版,從我做起」八個大字旁寫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這樣的方式,投入「中學生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的行列。與此同時,這一活動在上海、天津、江蘇、安徽等地同時啟動。
某校團委決定響應這一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假如你是班級團支部書記,請完成以下幾項任務。
(1)向班級同學講清「版權」的涵義及保護版權的意義。
(2)列舉幾個生活中存在的常見的侵犯版權的現象。
(3)為班級同學如何做到「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提幾點建議。
參考答案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選擇
11. A12. B13. B14. B15. D16. C17. C18. B19. D20. B21. B22. D23. A24. B25. D26. C27. B28. D29. A30. C
三、辨別分析
31.兩種觀點均有一定道理,關鍵要看起綽號的性質。如果給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就屬於侵犯公民姓名權和名譽權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小剛因為長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綽號。如果是因為同學的特長或優點而給他起善意的、贊賞的綽號,用來表示對同學的欣賞和敬重,則不屬於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如小田因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學起了「飛毛腿」的綽號。
四、閱讀思考
32.(1)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唱歌確實是朱某的權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響了他人休息,是損害他人休息權的表現。
(2)侵犯了朱某的財產所有權。
(3)啟示:公民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利。否則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構成違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權利也難以維護。
33.①拒絕,並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依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
②找媽媽談談,指出其行為是錯誤的,要求媽媽改正。依據:公民依法享有隱私權和通信自由。
③要求照相館改正其做法,並給予一定精神賠償(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權。
④指出出版社的行為是侵權的違法行為,要求支付稿費;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著作權)。
34.(1)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答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也給分。)
(2)主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如不成,可向有關部門申訴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5.(1)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勞動安全權(或生命健康權);依法納稅。
(2)大江同學維權意識淡薄,要向老師說明或找小明溝通;小王應索要發票,以便日後維權時作憑證,可以通過工商等部門依法維權;章師傅要敢於向有關部門揭發檢舉,與礦主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運用法律武器,敢於維權,並善於維權。
36.(1)正義行為:青年人見義勇為,制服歹徒。非正義行為:歹徒搶劫女士皮包。缺乏正義感的行為:圍觀人群面對他人危難不給予救助及不願為正義行為作證;被搶女士不願作證,偷偷溜走。
(2)他們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的態度,這只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會危害整個社會。
(3)應見義巧為。例如,撥打「110」電話報警;及時對受害者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義,勇敢站出來為那位見義勇為的青年人作證。
五、探究體驗
37.(1)生命健康權。
(2)略。
38.(1)版權又叫著作權,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享有的專有權。保護版權的意義略。
(2)略。
(3)略。
⑺ 趙某在一家商店購買了兩袋湯圓回家食用,沒想到吃完不久,一家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現象。趙某
1.D 2.C 3.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