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材編選是否更要注意尊重作者版權
近期輿論熱議的語文教材「外婆」改「姥姥」事件有了權威回應,日前,上海市教委公開發布《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以下簡稱《處理意見》),表示要恢復原文中「外婆」一詞,並對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今後編寫教材應充分尊重作者,維護作者正當權益。同時表示,今年9月起上海小學二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停用上海版語文教材(含「外婆」改「姥姥」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出版社也同時發文致歉。
可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有關單位和作者編寫義務教育教材使用作品確實享有一些特權,這主要指「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等,「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理論上稱之為法定許可,作者沒有禁止使用權。但這個權利也僅此而已,不是漫無邊際的,更不能無限擴展,例如也「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例如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以及改編權、翻譯權等作品演繹權。
遺憾的是,有些義務教育教材出版機構,因為有了「法定許可」的特權,不付報酬、不指明作者和原作品名稱、不經作者同意而擅自改動原文等的情形,時常有之。有網友認為,作者也應當增強版權意識,將版權侵權者送上法庭。其實,作家李天芳的版權意識還真不錯,1985年某國家級教育出版機構將《打碗碗花》部分內容選入小學語文教材,因未署名未付酬,李天芳多次去信出版社聯系毫無結果,於是將該出版社告上法庭,被稱為「全國首例教材著作權糾紛案」,4年後終審判決出版社賠償李天芳稿費、名譽和經濟損失共計6萬余元,但其三篇散文作品也從該出版機構編輯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刪去,從此不再使用。
試想,作家發表作品就是供傳播的,誰不期望自己的作品入選中小學教材?那既是對作家作品高規格的認可,也有利於最大范圍地傳播作品,體現作品價值。因此,對於這次教材採用《打碗碗花》所涉嫌的侵權問題,筆者也理解李天芳未再採取訴訟維權措施的做法。
總之,這次教材中「外婆」與「姥姥」之爭事件,上海市教委的《處理意見》就是一個很好的表態,期待能夠成為教育出版界的共識,成為全國教育出版機構改變觀念的一個很好契機。也就是說,所有教育出版機構採用任何作者的作品,依法都應當署名,應當指明作品出處和原作品名稱,應當付酬,增刪改動作品應徵求作者意見,而不能誰叫板就不再用誰的作品,誰不叫板就依舊侵權使用。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② 如何避免侵權發生
律師解答:
你的問題比較籠統,所以只能概括的回答您。
首先,明確自己的權回益,知道自己享有答哪些民事權利。其次知曉相關法律規定,在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失時,可以維護自己的權利。另外需要知道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
再次,三思而後行。
③ 怎樣避免侵權事件,比如唱歌,寫書,發明等,需要學習專利法嗎
不需要專門學習專利法。平常只需要有這個意識,等到你做出一個原創成果,以後去咨詢律師,看看律師給你的建議怎樣就可以了。當然啦,一定要是在你的作品還未發布,或者是還未出名之前就注冊專利,否則容易會被搶注專利哦。
④ 淺析教輔出版單位如何規避教輔材料出版中的侵權問題
作者:浩宇出版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深入,新課標教材出現了多元化競爭競爭的局面,各教材出版社在自主投資完成教材的研發、創作、參與出版招標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教材出版單位的版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從而引出教材出版單位與教輔圖書出版單位的侵權法律糾紛時有出現。 教輔圖書按組成元素來分,可以分為講解類、試題類、講練結合類和手冊類等;按使用功能來分,可以分為:同步類和復習類;還可以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分類方法。 不同類型的教輔面臨不同的侵權法律風險;不同科目面臨的侵權風險也不一。下面我就不同科目不同類型的教輔圖書面臨的侵權法律風險程度,結合本人對前期發生的幾起法律侵權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一番淺析。 在編排順序上與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屬公有領域范疇、且難被確認為教材出版者專屬,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越小,反之,則風險越大。 具體而言,那些總復慣用書,專題類、手冊類等 ,比較容易做成,在編排順序上與某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可以盡可能做成公有領域范疇, 避開教材的獨創性部分, 故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比較小; 而對於那些同步講解(講練結合)型教輔書,按照科目出版,與教材及教學順序完全匹配,對教學內容再現,進行詳細解釋、剖析、擴展並配以針對性訓練,從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圖書內容來看,侵權的法律風險很大。其中英語類教輔對句子的重現及翻譯,切實侵害教材版權。而理科類教輔如果大量重現教材內容,也極有可能被判侵權,但是理科知識體系的具體內容相對英語而言獨創性更不易被確認,更易判斷為公有領域,所以理科同步類教輔的法律風險稍低於英語教輔。 筆者認為,教輔出版社應以法律為依據做好以下兩點准備:一是根據教輔圖書侵犯教材著作權的特點盡量規范編寫工作,檢視所出版圖書的著作權侵權隱患,注意不要再現教材中的獨創性內容,並避免對教材內容進行翻譯,有效規避法律風險;二是研究法律條文,做好與教材出版社談判的各方面准備工作,通過溝通和協商,解決雙方矛盾。(特此聲明:本文參考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王風雷老師文章)
⑤ 編寫校本教材如何防範著作權侵權風險
教材是體現與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的知識載體,是教師教書育人內、學生增長容才乾和培訓技能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大計。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廣和科學技術、社會需求的日新月異,規劃編寫的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專業教學需求。立足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著力提高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校本教材編寫工作進入了日益繁榮的階段。校本教材的編寫,既不同於學術著作的編寫,又不同於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的編寫,涉及的著作權問題也有其特殊性,作為教材編寫者,一定要提高認識,正確對待。在編寫過程中既要嚴格遵紀守法,不沖擊國家規劃教材,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與聰明才智,以獨特的內容和風格來確立自己的著作權,又要充分引用和借鑒他人成果,以自己的理解和與眾不同的表述來組織書稿的體例和內容,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防止在引用、借鑒他人成果時,因出現引用不當(或過度)乃至抄襲的現象而侵犯他人著作權(簡稱侵權)。筆者認為,在校本教材編寫過程中,編寫者要貼近市場,從滿足教學需求、促進學生成長的角度選擇校本教材編寫品種。
⑥ 編寫書的時候,抄寫大段文字怎麼保證不侵權
您好!
若是您在編書時,確實需要引用他人所作的大段文字以說明情況,可以註明出處後直接使用,這是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並不屬於侵權行為。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若是對回答滿意,希望能夠給予採納,多謝!
⑦ 如何避免侵權
>>>點擊查看各國知識產權查詢方法 二、做好在線店鋪管理: 1、設置店鋪名時:需要注意店鋪名中是否有涉及他人注冊商標的單詞,若單詞涉及他人注冊商標且出售的產品與注冊商標保護類別的商品相近似,則不要使用該單詞在店鋪名中,避免受到知識產權侵權投訴,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2、裝修店鋪或者發布產品時: ①不要使用或是對他人原創的圖片,文字,視頻進行二次剪輯; ②若要發布品牌信息,則先提供授權證明到[email protected],註明Member ID; ③不要使用圖片處理工具遮掩全部或部分logo,不要使用品牌的變形詞/衍生詞,也不要發布模仿知名品牌代表性圖案,底紋或款式的疑似產品。 3、產品因為可能涉及品牌而被審核退回時:請您確認自己銷售的產品品牌是不是涉及他人的注冊商標,如果是的話,請您確定自己是否獲得商標所有人的授權或者您的供貨方是否獲得商標所有人的授權的,若沒有獲得商標所有人的授權,則請刪除這類產品,不再發布,並刪除已發布上網的類似產品,因為發布上網後,不排除會收到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投訴,承擔一定的法律風險,若您是獲得了授權的,請提供授權證明至[email protected],且註明您的Member ID,若您的供貨商是獲得了授權的,則提供供貨方的授權證明以及您的進貨憑證至[email protected],且註明您的Member ID。如果您銷售的產品品牌不涉及他人的注冊商標,請您重新修改信息,避免造成他人誤解,誤以為您銷售的產品品牌涉及他人注冊商標或者您和品牌所有人之間存在合作關系。 4、產品被知識產權侵權投訴時,積極處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請刪除被投訴產品,並且不要忘記對前台類似產品進行刪除,以免被再次投訴;如果認為產品不侵權,請積極提起反通知;或者也可以積極與投訴方聯系,說明情況,爭取投訴方撤訴。
⑧ 設計中如何避免侵權行為
1)用版權的手段也是個辦法,但存在舉證的困難。沒有比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更好的辦法了。
2)還有就是內部使用,不發表,這樣被侵權機會很少。
⑨ 想寫小說 想根據身邊真實的事情寫。怎麼寫才能避免侵權
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的溫柔,那樣的溫暖,那樣的舒服,但父愛有它獨特的色彩。它深沉,它含蓄,對兒女默默奉獻著;它踏實,它真實,它一直這樣付出著。
爸爸對我的愛是特殊的,記得六歲那年我學騎自行車。爸爸將我扶住,我才放開膽子騎,爸爸一放掉,我就賴著不騎了。這可讓爸爸夠生氣,扶到一半,就放掉了,敏感的我一下子就停了下來,車子重心不穩,倒了下來,我也摔得不輕,哇哇大哭。媽媽在一旁看著不忍心,就跑過來哄我,被爸爸制止了,爸爸說:「要想學自行車,不摔跤怎麼行?」說完抱我上車,繼續教我。這次我可不敢大意了,把心全放在了騎車上,絲毫沒注意到爸爸已經放開了手。這樣,我學會了騎車,我暗暗誇自己真聰明,卻沒想到爸爸的功勞。
還有那麼一回,我把王阿姨的米袋子撞翻了,米灑了一地,弄的我不知所措。這時,我看見了爸爸的目光,又擔心又高興,擔心的是爸爸會怎樣責怪我,高興的是爸爸應該會幫我處理這件事。我用無助的眼神望著爸爸,希望他能幫我想想辦法。但是爸爸卻對王阿姨說,我犯的錯誤要自己承擔,還叫我把米撿回袋子。我強忍著淚水,撿完了說所有的米,又餓又累,心中充滿不解,別人的爸爸對孩子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我的爸爸為什麼這樣呢?回到家,顧不上埋怨,匆匆吃完飯就睡下了。晚上,我迷迷糊糊地聽見媽媽的聲音,她責備地對爸爸說:「孩子太小了,幹嘛讓她干這樣的活!」爸爸說:「孩子自己犯的錯,就該自己承擔,我這樣做,以後長大了,對她有好處的。」那一剎那,我讀懂了,什麼叫父愛。
父親的愛,是怎樣的?是含蓄的而溫暖的,是費心為子女的,是特別的,是真誠的。
⑩ 如何避免侵權
(一)作好立法工作,依法有效治理
1、制定一部比較完善的網路管理基本法。目前針對網路管理的法律規章立法層次較低,大多數是分散的屬於管理性質的行政規章,不具有基本法的性質,因此制定一部完善的網路管理基本法尤為必要。
2、完善侵權責任認定方面的立法工作。侵權案件往往會涉及到網路內容提供者和網路服務提供商,二者侵權責任如何認定問題是目前立法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3、解決網路管理立法滯後的問題。目前網路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相對落後,以至於網路侵權案件發生後沒有具體法律可依,而只好套用相關的基本法律條款,所以立法部門必須加快網路管理的立法速度,以適應目前的網路發展速度。
(二) 「把關人」作好把關工作,及時制止侵權信息的傳播
傳播學奠基人盧因在其「把關人」理論中指出:「信息總是沿著包含有門區的某些渠道流動,在那裡或是根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是根據守門人的意見,對信息是否被允許進入渠道或是在繼續渠道里流動作出決定。」網站作為網路服務的提供者,要切實起到「把關人」的作用,作好「把關」工作,及時阻止那些可能產生侵權的信息在網路上流動,如通過精選信息內容,刪除侵權信息等方式,從而及時阻止網路侵權行為的發生。而網民在通過網路發布信息時也要把好「自己」這一關,要對自己所發布的信息要三思而後行,慎重考慮所發布的信息是否會對他人造成危害,從而及時避免侵權信息進入網路渠道。
(三)加強網路監管技術的研發,為防止網路侵權提供技術支持
有效防止網路侵權,除了法律手段外,使用技術手段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它將促使公民權利保護機制更加完善。有效防止網路侵權行為的發生,在技術層面上應該作好研發工作。
(四)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管理人才
網路侵權的治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的網路管理人才隊伍。網路管理人才不但要具備高學歷、懂管理,還應該對計算機網路知識和民法、知識產權法等各種法律比較精通。擁有這樣一支專家型、律師型、網路管理型等復合型人才隊伍,是執行各類涉及網路侵權的法律、法規,有效保護公民在網路環境下的各種權益的重要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