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家的房子公攤面積太大怎麼辦
總的來說,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購房者在買房前一定要注意看清所購房屋的公攤面積,不滿意的應及早放棄購買。
1、公攤面積大小與房屋的尺寸、建築形式、公共部位大小緊密相關。
2、於目前我國尚無詳盡的法律對公攤面積加以約束,公攤面積的大小依據房屋結構和使用性質的不同存在差異,國家沒有任何部門作出上限規定。
3、如果某小區的服務功能更全面、配套更齊全,如有較大的公共門廳、電梯過道、齊全的設備房等,則公攤系數會高一些,而經濟適用房、解困房等這樣的房產相對來說會略低一些。
4、從建築形式上分,一般塔樓的分攤面積要大於板樓的分攤面積。在實踐中,塔樓的分攤系數一般在18%—26%之間。而板樓的分攤系數則在14%—16%之間。
⑵ 住宅樓公攤面積太大、不合理,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能否向開發商討說法
高層一般公攤占建築面積的比例約為20-30%左右
因為高層的設備更多 功能也多 具體看下面
小高層公攤占建築面積的比例約為15%左右
多層公攤占建築面積的比例約為10%左右
最終的面積情況 你要看開發商給你的【住宅面積測繪報告】中的具體數據
這個也是房屋產權證的面積依據 是由房地產管理局測繪中心出具
---------------------------------------------------------------------------
根據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規定,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包括: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公共廁所、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間、冷凍機房、消防通道、變(配)電室、煤氣調壓室、衛星電視接收機房、空調機房、熱水鍋爐房、電梯工休息室、值班警衛室、物業管理用房等以及基本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面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包括: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中、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包括物業管理)用房;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築面積。
⑶ 房屋公攤面積變大應該如何維權
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於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住宅樓公攤面積計算方法為: 分攤面積=各單元的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分攤系數=共有建築面積總和/參加分攤的各單元的建築面積總和)。其中,需要分攤的面積要由地方房產測繪部門實地測量。
⑷ 商場公攤面積過大去那裡投訴
商鋪公攤確實很大,有異議可以去房產測繪成果審核部門核實,如果當地有面積爭議處理委員會可以申請面積鑒定。
⑸ 公攤面積太大,業主應怎麼辦,
開發商沒有出示公攤面積的數據? 開發商沒權做這個的!所以他根本不用做!你說你的公攤面積太大,你又有什麼辦法計算得到呢?
可以計算公攤面積的只有一個部門,就是國土房管局測澮科。
你購買的物業,正規來說,是有一個叫做《房地產權證》
一個物業對應一個《房地產權證》,新買一個物業有一個叫做「確權」的程度,是由政府部門做的。
你的物業建築面積多少,公攤面積多少,《房地產權證》上面有明確的「標示」。裡面還有你的物業的「建築平面圖」作為附件!
之所以不讓開發商自己測量公攤面積,是因為開發商自己建的房屋,從利益的角度,當然希望建築面積會很大,因為可以賣多些錢,也希望公攤面積很少(即實用面積很高),這樣會促進銷售。但是越是這樣,開發商自己公布的數據就顯得「沒有意義」。所以從N年前開始,已經由國土房管局代表開發商和業主「公證」地做這件事。「公證」地計算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當然,「有頭腦」的發展商有「能力」利用官方改變一些數據,到底是怎麼回事,就不方便說得太「明白」了!)
「公攤面積」的計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公攤面積的范圍確定」和取數原則,不是一般人會「計算」。樓主我相信,你「絕對」沒能力計算得到「公攤」面積的大小,就算你真的有能力計算得到,國土房管局也不會「承認」你的數據的!只是他們--國土房管局的數據才是「唯一的官方」認可。
(註:真正測量公攤面積要分攤各種數據,除了公共面積外,甚至上下樓板厚度,柱體橫粱厚度也有一定的「攤分」比例,而且計算的是「絕對數」,即要忽略室內的裝修情況,因為裝修情況也會對面積有影響,簡單說就是牆身經過「批盪,刮塑,油漆、地面鋪上水泥沙,再鋪面地磚等,一定會對面積有影響的!而且這個數據還有一個范圍內的「允許誤差值」!絕對不是「自己用尺子就可以量出來的!」)
⑹ 公攤面積太大可以退房嗎
公攤面積過大能不能退房
公推面積過大能不能退房,要看公推面積是否超出了法律的規定,還有就是要依據買賣雙方簽訂的購房合同而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
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
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
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
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
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人。
⑺ 買的房子公攤面積過大怎麼辦
讓發展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⑻ 樓房公攤面積太大,可以像有關部門舉報嗎
現在不僅是房價讓人關注,前幾日一波關於公攤面積的刷屏,熱度至今未斷,先是新華社快訊發表文章對「公攤面積」這種嚴重不合理的現象提出斥責,道出了公攤面積的各種貓膩和問題,總結為「公攤面積是對業主利益的不合理侵佔。」3天後,人民日報也發表類似文章,對「公攤面積」的種種問題提出批評,詳細分析公攤面積的種種負面影響和潛在問題,在末尾引用業內專家的一些建議並發問:是否可以取消公攤面積呢?人民日報、新華網「雙雙批評」公攤面積之後,走向何方?
4、業主啞巴吃黃連,其他人樂開了花。公攤面積只有業主痛苦不堪,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實際只得到了70平米。除了業主之外,開發商、物業、稅收單位都是很高興的,開發商按照總面積(實際使用面積+公攤面積)*房價來計算總房價,面積越多錢越多;物業按照總面積收取物業費;稅收單位按照總面積收取契稅等,他們都是希望面積越多越好。更不合理的是「公攤區域取暖了嗎」為什麼公攤面積還要收取暖費?
⑼ 小區房屋公攤面積過大找那個部門投訴
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為: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然後,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就能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分用建築面積。即:每一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⑽ 房屋公攤面積糾紛
本案合同效力的是沒有問題的,交易的面積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專如果調解不好的話,就只有等屬法院的判決了,實在不服,可以上訴。
個人覺得,如果如你所說「在購買協議上寫明的是60平方並沒寫公攤面積」那麼對於此合同可以以「重大誤解」為由要求撤銷合同,結果是你換他房子,他還你的錢(利息),但是你很可能是不願意這么做的。另外不知道合同中約定的是總價款還是每平方米多少錢,這個是不同的。再者你這個案子已經到了法院在處理過程中,不沒有,代理思路是怎麼的,積極和法官溝通,不服判決再上訴
不合法,對方應當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