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是否有權把離婚糾紛案掛到百度上,這不侵犯隱私了嗎
我想做為案例來說,法院會把這起離婚糾紛案掛到網路上時,將當事人隱去改為化名,並且也只是以案例說案例並不可能侵犯當事人的隱私。以案例來說服教育人,在這方面法院是有權利的,也希望你能理解。
2. 請問離婚了,合影照片怎麼處理
有這樣一個案例:男甲與乙女經法院調解離婚,離婚後甲從乙處取回了自己的部分物品,其中包括一本婚紗照合影集。甲其後發現影集中的照片已被乙從中間剪開,乙拿走了她自己的那一半照片。甲遂向法院起訴,要求乙將合影集恢復原狀,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精神損失。此案中甲的訴訟請求是否能夠得到支持呢? 支持的觀點認為:一、該影集是雙方的共同財產,且具有不可分的特性,為不可分割的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在未經取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任何一方不得任意毀損。乙擅自裁剪照片的行為侵犯了甲的財產所有權。二、根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本案中的婚紗照合影集就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甲對該物品享有不可分割的共有的所有權,乙對該特定紀念物品的損毀行為侵犯了甲的財產所有權。也許甲對過去曾經有過的感情歷程還很懷念,也許甲並不是積極主張離婚的一方,那麼,乙的行為顯然對甲造成了感情上的傷害,甲因此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三、在雙方離婚需要分割財產的情況下,對該特定紀念意義的財產歸屬於哪一方雙方應當協商,或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由法院判決確定。乙單方擅自處分未分割的共有財產是錯誤的。根據這種觀點,乙因其侵權應承擔恢復原狀、賠禮道歉、賠償甲的精神損失的法律責任。 反對的觀點認為:一、該合影婚紗照是雙方共有的財產,乙作為權利人之一有權自行處分自己的財產。乙剪掉自己的照片部分並未損害另外一半甲的照片,沒有因此詆毀或醜化甲的形象,其行為不構成侵權。二、婚紗合影照應該是具有特定紀念意義的物品,但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旨在解決第三人如影樓遺失婚紗照底片或數據等對特定紀念物品的侵害情形,不能簡單的將該規定適用於特定紀念物品的所有權人自己作出的處分行為。也就是說,如果乙在他人合法取得並所有的照片中發現了自己的形象,不管她覺得自己的照片在那個照片中的位置、形象令她多麼不滿意,她不能擅自處理他人照片中自己的肖像,只要該照片的取得方式合法且沒有惡意醜化、詆毀她的形象。但乙可以對自己所有的載有自己形象的照片自由處分。三、國家公權力藉助法律干預私權的行使應該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內,不宜過度干預。在雙方婚姻存續期間,乙可能在特定情況下也會作出撕毀照片等同樣或類似行為,該行為通常情況下不會被認為是違法行為,行為人不會因此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乙對該物品享有物上的財產所有權,同時對自己的照片享有人格意義上的肖像權,當她(或他)不希望與對方出現在同一個照片上時,或不願意將自己的照片贈與對方時,是否可以自行作出處置,還是必須要藉助公共權利的干預呢?四、乙的行為的確不夠妥當,但屬於道德層面上的感情宣洩,而不是法律層面上的侵權行為。乙的行為不必在法律層面上加以規范和約束。法律對民眾的生活應當持寬容的態度,不宜干預過多,不宜過於苛刻。這個觀點的結論是法院對此案不宜受理,即使審理了也該駁回甲的全部訴訟請求。 這是個小小的案例,但裡面的問題不少,相比之下,後者的觀點較為可取。現在甲乙已經離婚,也許乙因此受傷很深,也許雙方彼此早已沒有任何感情可言,早已不願再生活在一起彼此折磨,甚或還結下了深深的仇恨。過去結婚的甜蜜已盪然無存,或者對乙來說往事已不堪回首。那麼,乙不願將含有自己肖像的婚紗照合影被已沒有婚姻關系甚至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的甲帶走,乙是否有權採取自力救濟的行為,對自己享有所有權的照片自行處理?是否有必要一定藉助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才能解決?
3. 和老婆離婚後微信頭像是我們的合照侵犯他的肖像權嗎
和老婆離婚之後,微信頭像是你們的合照,這當然是肯定侵犯他的肖像權,因為你們之間沒有夫妻關系了,而是屬於不同人了,應該沒有徵得他的同意,所以就侵犯了他的肖像權,在微信頭像上徵用了,那麼這勢必會有這種麻煩,我建議你自己再拍一個單人照上傳上去,根本不要想那麼多麻煩的事情。
4. 合照發網上犯法嗎
你好,如果把兩人的合照發在網上,這種行為屬於暴露他人隱私,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如果對方起訴,會被處罰的!謝謝
5. 都已經離婚了,前妻還用我們的結婚照當qq頭像,很惱火,這算不算侵犯我的肖像權
當然不算,說明她對你還有依戀,可以和她說明一下,畢竟夫妻一場,也沒給你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還是大度一些吧。
6. 如果擅自將他人照片掛於網上進行投票,是否違反了肖像權
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肖像權,是指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並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製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並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於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藉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
按照中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1、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比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2、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錯。3、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4、「以營利為目的」的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肖像,以營利為目的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即使用者在主觀上,希望通過對他人的肖像的使用,獲得經濟利益。但是,所謂的「營利」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要有營利實事,只要有營利的主觀意圖,有客觀營利的行為,無論行為人是否實現營利目的,都構成「營利」實事。
具體到本案,擅自將他人照片掛於網上進行投票,如果以營利為目的,他人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掛於網上進行投票的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否則不違反侵權責任法,沒有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
7. 離婚後的非法侵權行為將怎樣處置
會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進行處置。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 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二十四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第二十五條損害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
8. 離婚後公開發結婚照侵權么不以盈利為目的,也不在照片上塗改侮辱。
已經離婚,那麼對方的肖像權本身就是屬於對方
一方面是不可以用別人的照片發表的
這是明顯的侵犯別人的隱私權
9. 把丈夫與小三和私生子的合照發在朋友圈算侵權嗎
只要沒有經過本人同意,就算侵犯了肖像權,不過他本人沒有起訴就沒事。
10. 把別人的離婚證掛在群里算不算侵害名譽權
算。公開他人離婚證泄漏了他人的私人信息,侵犯了他人名譽權隱私權,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