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肖像權侵權道歉信

肖像權侵權道歉信

發布時間:2021-06-28 12:47:46

A. 侵犯肖像權的事例

自己的照片未經過許可被摩托羅拉公司用於產品宣傳,曾在該公司擔任保安的小聶起訴到法院,索賠20萬元。記者昨天了解到,朝陽區法院一審判決摩托羅拉公司賠償小聶經濟補償金、經濟損失費和精神撫慰金共計2.6萬余元。
25歲的小聶7年前在摩托羅拉公司北京分公司擔任保安。今年年初,他發現在摩托羅拉公司網站、產品宣傳材料和廣告中,都有自己身穿保安服、手持摩托羅拉專業對講機的照片。小聶後回想起,1999年夏天的一天,保安班長曾通知自己,要求其手持摩托羅拉對講機,配合公司拍攝靜態照片。拍攝後,拍攝人員沒有解釋拍攝目的,小聶當時也沒在意。
小聶認為,摩托羅拉公司未經許可亦未付報酬,擅自使用他人照片進行營利活動,且使用時間長、范圍廣,其行為構成了對自己肖像權的侵犯。法院認為,摩托羅拉公司要求單位保安配合拍攝照片,但未說明拍攝用途的行為,構成肖像權侵權。(記者 顏斐)
代理詞: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接受原告的委託,委派王傑律師代理參加訴訟;通過本次庭審查明有關事實,並結合法律規定,現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侵權照片是原告在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被告二)工作期間由被告二拍攝的,並且沒有向原告說明使用目的。
原告是1998年8月由北京市保安公司外事分公司(保安公司)派駐到被告二)從事保安工作,在此期間原告的工作是受被告二和保安公司雙重領導,1999年夏天原告上班期間,保安部班長張燦青通知原告配合被告二的向靜拍張照片,在一層大廳和門外向靜讓原告手持摩托羅拉對講機進行拍照,向靜並沒有說明拍照的使用目的,也未徵得原告同意進行使用,故兩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進行廣告宣傳沒有法律依據。
二、兩被告使用原告的照片用於其產品廣告宣傳,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權。
兩被告為自己生產的摩托羅拉GP88S、GP3688對講機、MTH500手持機作廣告宣傳。而且沒有與原告簽訂過任何口頭或書面協議,也沒有向原告支付任何報酬情況下,擅自使用原告的照片作廣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58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故兩被告的行為構成了侵犯原告肖像權。
三、兩被告侵權范圍廣、時間長、情節嚴重,並承擔相應連帶賠償責任。
1、兩被告從1999年夏天拍攝照片完成後,未經原告許可使用原告照片,開始使用原告的照片為摩托羅拉GP88S對講機、MTH500手持機作廣告宣傳,被告先後多次印製帶有原告照片的廣告宣傳資料,即:①1999年被告的《集群系統成功應用獲獎文選》第30頁,②1999年7月北京印製的GP88S對講機折疊彩頁廣告,③2002年1月北京印製的GP88S對講機彩頁廣告,④2002年6月北京印製的GP88S對講機彩頁廣告,⑤2002年8月北京印製的「MTH500」手持機單張的彩頁廣告,⑥2003年9月北京印製的「MTH500」手持機單張的彩頁廣告等。在市場上更是隨處可見印有原告照片的摩托羅拉對講機和手持機的宣傳廣告資料,而且現在仍繼續使用。
2、被告一為了銷售摩托羅拉GP88S、GP3688對講機,在被告網站上大量使用原告的照片作廣告宣傳,而且現在仍在繼續使用。
3、被告在參考消息報2004年11月、12月、2005年1月、2月等多次使用原告的照片為其對講機進行廣告宣傳;
在京華時報上2005年3月、4月5日、12日、19日等先後多次使用原告的照片為摩托羅拉GP88S、GP3688對講機作廣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肖像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被告的上述侵權范圍包括產品宣傳資料、網站、全國性的報刊等,且印製宣傳資料次數多、數量大,其侵權情節嚴重,故兩被告應賠償原告經濟和精神損失20萬元。
綜上所述,兩被告未經原告同意大量使用原告的照片對其產品進行廣告宣傳,也未向原告支付任何報酬,且使用范圍廣,侵權情節嚴重,已經構成侵犯原告肖像權,兩被告應連帶賠償原告精神及經濟損失20萬元。

B. 有人侵犯我肖像權,如何告他

他這個也就是個侵權行為,如果他的行為對你有負面影響,你可以要求他把這些圖片或視頻刪除,哈哈,你的行為現在也是在侵權啊,把他的信息在這里公布。

C. 這種侵犯肖像權的案子該如何賠償

最好和單位協商解決,要求在報紙上刊登道歉信公開道歉,停止侵權消除影響,並可以賠償損失。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起訴。

D. 根據法律,侵犯他人肖像權並透露他人信息,造成惡劣影響。應該怎麼判

這種屬於網路侵權,只要你有確實的證據證明確實有侵權行為存在,那麼就可以追究侵權人的責任。(一般網路侵權證據不好取,你要把網路上的證據用別的載體固定下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這里的賠償包括物質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物質賠償要以你的實際損失來定(一般很少有物質損失)。
精神損害賠償一般是這方面侵權較多的賠償項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E. 肖像權的侵權民事責任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的原則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中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 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2、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錯。3、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
在攝影活動中情形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攝影活動中,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被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中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中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於自己的肖像的佔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 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於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於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徵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製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
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佔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於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於製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並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
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醜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塗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綜合上述,在攝影實踐中,經常會構成侵犯肖像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近幾年來,所謂的侵犯「肖像權」的報道,似有愈來愈多趨勢,為什麼?原因很多,但歸結 可能有這樣三種:一是攝影人不懂法律;二是攝影人有故意侵犯人家肖像權而意圖想「獲利;三是被攝影者不懂肖像權的法律意義,只要看到自己的肖像見了報端就起訴索賠。
1、「以營利為目的」的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肖像;二是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即使用者在主觀上,希望通過對他人的肖像的使用,獲得經濟利益。但是,所謂的「營利」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要有營利實事,只要有營利的主觀意圖,有客觀營利的行為,無論行為人是否實現營利目的,都構成「營利」實事。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即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可見,未經肖像權人許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如給肖像權人造成精神上的損害等,使用人也同樣構成侵權(肖像權)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同樣存在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污損、醜化、歪曲公民肖像的案例。
以上可以清楚的表明: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並不是決定是否存在侵犯公民肖像權的 唯一前提和要件,而只是確定侵權責任大小的重要情節。
3、肖像權人雖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是由於使用人超出了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使用區域、使用時限。這種情況無需是否存在給肖像權人造成實際損害,都構成侵權責任。當然,這種情況一般是屬於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

F. 怎樣寫侵犯肖像權檢討

肖像權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採用攝影術或者造型藝術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內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權為人格權之一種,是自然人對於肖像的製作權和標表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2、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錯。3、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

G. ●【無意中侵犯他人肖像權怎麼辦急急急!!】●

沒事,在中國沒人管。

H. 影星張家輝發布律師函狀告,網游《我是渣渣輝》侵犯肖像權,對此你這么看

不知道曾幾何時,一段廣告語忽然火遍大江南北,某個時期內,張家輝也成了網路上調侃的對象。正因為此,一些不法商家見有利可圖,都來蹭熱點。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把張家輝的個人形象,作為宣傳自己游戲的主要賣點,從中非法獲利。
而近些年名人類似的肖像,名字被侵犯的司法案例,屢禁不止。比如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喬丹,足球運動員馬拉多納等。都有未經允許而被不法商家用作宣傳和賣點的經歷。而我們消費者很多不明就裡的慕名消費了上述等侵權產品,不法商人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冒用名人肖像和名字,從事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非法生活動,再利用名人的肖像或者名字,欺騙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這些產品都是著名品牌,從而上當受騙。長此以往,必定會有損名人的形象和名聲。
當然其中不乏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的名人和不法商人沆瀣一氣,隨意代言,利用自己的名氣和形象坑害消費者,比如這些年層出不窮,鬧得沸沸揚揚的名人代言成被告的事件。
所以我認為張家輝狀告這些唯利是圖的商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來可以維護自己的形象,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禁止不法商人利用自己的形象誤導消費者,避免消費者因此上當受騙。二來正本清源,讓不法商人為自己的違法侵權付出代價,讓他們知道天下沒有白費的午餐,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是行不通的。
三來也是對消費者負責,讓消費者明白,自己對授權使用自己形象是非常負責任的,不會隨隨便便,未經考察就授權。

閱讀全文

與肖像權侵權道歉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
戎林馬鞍山 瀏覽:121
東莞世紀創造模具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