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事訴訟二審審查的范圍有哪些
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審查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審查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審查一審裁判是否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之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第二百二十二條之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貳』 民事訴訟二審是全面審理還是僅就上訴部分審理
民事訴訟二審不是全面審理,而是僅就上訴部分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
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理,但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
『叄』 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范圍
知道你在自考呢,,,,,
《民事訴訟法》第15l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這就明確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范圍,這體現了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有利於加快訴訟程序,提高訴訟效率。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6月19日發布的《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35、36條規定,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范圍進行,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除非是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而且被上訴人在答辯中要求變更或者補充第一審判決內容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審查。這些限制將促使司法實踐進一步向立法者的意圖靠近。
當然,司法實踐並未嚴格地遵循這一原則,依據《適用意見》第180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依法對上訴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時,如果發現上訴請求以外原判決確有錯誤的,也應當依法予以糾正。
『肆』 民事訴訟二審程序審判的內容是什麼
第二審法院審理的內容是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
從職能上界定,我國第二審法院進行的審理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但審理的事實和法律問題,是圍繞著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的,即只審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如果上訴人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全部,則二審法院就應對一審判決中認定的全部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如果上訴人只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一部分,則二審法院只圍繞上訴請求的部分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即可。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既上訴人提出的事實和法律問題,也包括上訴人未提出的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其他事實和法律問題。
『伍』 民事訴訟二審審查原則內容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222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這就是第二審程序中全面審查的原則。其內容包括:
1.既要對原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是否正確進行審查,又要對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進行審查。
2.既要對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
3.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自訴人只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只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既要對已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既要對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概言之,就是應對共同犯罪中的所有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
共同犯罪案件,上訴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未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仍應對全案進行審查。經審查,死亡的被告人不構成犯罪的,應當宣告無罪;認為構成犯罪的,應當終止審理。對其他同案被告人仍應當作出判決、裁定。
4.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經審查,第一審判決的刑事部分並無不當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帶民事部分作出處理;第一審判決的附帶民事部分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以刑事附帶民事裁定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一審刑事部分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應當送監執行的第一審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在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審結前,可以暫緩送監執行。
根據司法實踐,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審查包括對案卷材料的程序性審查以及對案件的實體性審查;
程序性審查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上訴、抗訴的案卷,應當審查是否包括下列內容:
1.移送上訴、抗訴案件函;
2.上訴狀或者抗訴書;
3.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8份(每增加1名被告人增加1份)及其電子文本;
4.全部案卷材料、證據,包括案件審理報告和其他應當移送的材料。
上述材料齊全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收案;材料不全的,應當通知第一審人民法院及時補送。
實體性審查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於上訴、抗訴案件,應當著重審查下列內容:
1.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2.第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量刑是否適當:
3.在偵查、審查起訴、第一審程序中,有無違反法定訴訟程序的情形;
4.上訴、抗訴是否提出新的事實、證據; 5.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情況;
6.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及採納情況;
7.附帶民事部分的判決、裁定是否合法、適當;
8.第一審人民法院合議庭、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意見。
『陸』 民事訴訟法中二審程序有那些判決
你好,根據《民訴法》規定: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柒』 民事訴訟二審全面審查原則內容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222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這就是第二審程序中全面審查的原則。其內容包括:
1.既要對原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是否正確進行審查,又要對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進行審查。
2.既要對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
3.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自訴人只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只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既要對已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既要對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概言之,就是應對共同犯罪中的所有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
共同犯罪案件,上訴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未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仍應對全案進行審查。經審查,死亡的被告人不構成犯罪的,應當宣告無罪;認為構成犯罪的,應當終止審理。對其他同案被告人仍應當作出判決、裁定。
4.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經審查,第一審判決的刑事部分並無不當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帶民事部分作出處理;第一審判決的附帶民事部分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以刑事附帶民事裁定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一審刑事部分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應當送監執行的第一審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在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審結前,可以暫緩送監執行。
根據司法實踐,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審查包括對案卷材料的程序性審查以及對案件的實體性審查;
程序性審查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上訴、抗訴的案卷,應當審查是否包括下列內容:
1.移送上訴、抗訴案件函;
2.上訴狀或者抗訴書;
3.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8份(每增加1名被告人增加1份)及其電子文本;
4.全部案卷材料、證據,包括案件審理報告和其他應當移送的材料。
上述材料齊全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收案;材料不全的,應當通知第一審人民法院及時補送。
實體性審查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於上訴、抗訴案件,應當著重審查下列內容:
1.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2.第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量刑是否適當:
3.在偵查、審查起訴、第一審程序中,有無違反法定訴訟程序的情形;
4.上訴、抗訴是否提出新的事實、證據; 5.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情況;
6.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及採納情況;
7.附帶民事部分的判決、裁定是否合法、適當;
8.第一審人民法院合議庭、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意見。
以上內容審查後,應寫出審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