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網路上播放圖書閱讀錄音算侵權嗎
只要沒有經過相關權利人的許可,並且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例外情況,就涉嫌侵權。
出版社書里內容放入軟體閱讀,涉嫌侵犯原書作者的著作權和和出版社的版式設計等鄰接權。
侵權的例外規定如下:
《著作權法》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2. 錄音保留證據侵權嗎
只要不是採用法律禁止的方式獲取的錄音,不侵害他人合法隱私的,不屬於侵權,可以保留該錄音作為證據。
一、《民訴法》規定的證據范圍: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二、不能作為證據的情形:
(1)以非法手段獲取的錄音或者侵犯他人合法隱私權的錄音不能作為證據。例如,採用諜報工具竊聽竊錄的影音資料即屬於違法證據,是法律所禁止的。合法隱私指的是正當隱私權,如果與己方利益密切相關的影音資料,不侵權。
(2)最高院關於民訴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3. 錄音違法嗎
錄音是否違法,應結合具體場景及錄音用途綜合分析認定。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對錄音證據而言就是說,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錄有他人隱私或在其工作或住所竊聽取得的錄音資料,仍然會被排除使用。
但是,屬於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第七十條規定的 「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是有證明力的。要使該錄音證據成為判決依據。
4. 為了取證錄音算侵權
公司把錄音的事告訴客戶的事不負責,
公司到你的區域銷售要看你版們之間的關系權,是專利侵權還是有合同約定之類的關系,也就是法律上說的基礎利益關系,如確屬侵權負侵權責任,一般是賠償它在你區域獲得的利潤,
你的錄音如果不是以暴力等以侵犯他人合法權利所取得的就是合法的,公司與客戶談話不屬於隱私權保護范圍,所以這種偷錄的證據是合法的.
隱私權是指不為人知的個人生活秘密,個人信息,生活經歷等,侵犯隱私權是指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個人隱私或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
所以你的錄音是合法的,不侵犯隱私的,以偷錄的證據勝訴的案例也有很多,你不用擔心
5. 辦公室裝了攝像頭而且帶錄音是否屬於侵權
如果只是正常的辦公狀態,不涉及
個人隱私
,那就不屬侵權。
如果錄像錄音被用作其他用途,侵犯了個人的隱私,給自己造成了傷害,那就屬於侵權了。
6. 錄音是否侵權
王某的行為不違法。
最高法院於2002年4月1日施行的《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回規定:以侵害他答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能否作為證據不能一概而論,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規定的方法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符合《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第70條的錄音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證據規定明確,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嚴格執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依法懲治犯罪、保障人權,確保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7. 復制別人的音頻算侵權嗎
很簡單,備注一個音頻cover來自原作者的名字。最好還是做一個簡單備注,雖然你這也不算是商業用途,但是最起碼還是尊重一下別人的勞動成果。
8. 電話錄音是否侵權(沒有經過同意)
沒有犯法,但也不合法,理解嗎?在合法與違法之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我們稱之為不合法。如果作為涉案證據,除非雙方都沒有異議,法院一般不會以此作為定案依據。只是對案件有很小的影響力。
如果你要說錄音侵權,那就必須建立在該錄音對你造成了實質的損害且兩者有因果關系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9. 辦公室錄音是否侵權
如果是你的私人辦公室,不侵權,如果對方與你有利害關系,不侵權,只要不侵犯被錄音人的合法權益,就不違反法律。
10. 攜程網和店家通話,單方面錄音,算侵權嗎
不算的,和店家通話錄音的話,攜程網肯定是在他們的什麼聲明裡面有寫:為了保持服務質量,錄音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