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爾夫韓泰輪胎開裂車質網投訴多嗎
買車差不多一年的時間1萬公里一次偶爾的輪胎扎釘,負責的補胎的輪庫的師傅告訴我輪胎開裂存在隱患,這個問題當前的反饋還是比較多的,只有在車質網投訴之後問題才會徹底得到解決處理。
❷ 高爾夫換擋機構損壞可以去車質網投訴嗎
當前大眾汽車關於該問題的投訴是非常的普遍的,既然這么多的人去反饋,那就足以證明該問題的嚴重性,廣大車主可以一起去車質網進行維權 ,只有大量的投訴之後問題才會得到解決處理。
❸ 大眾高爾夫質量怎麼樣,高爾夫有什麼質量問題
其實最怕回答關於大眾車的問題,因為大眾口碑和營銷做的是真牛逼,我們行業內都管大眾叫神車。本著不吹不黑的原則,給你說說大眾,大眾有款知名發動機,叫做EA888,為啥知名因為燒機油,還有他的兄弟其他EA系列。所有神車的車主,經過幾年的歷練簡單的毛病都會排除。因為大眾小毛病是普遍存在的。什麼水箱三通裂了,膨脹閥漏了,等等等等。但是為什麼大眾和大眾旗下的品牌有這么高的市場佔有率,因為大眾是最早進中國的,這么多年,因為當時的老桑塔納,老捷達這些神車,締造了大眾神話。相比當時其他品牌確實大眾性價比也好,維修也好,可靠性也好都不錯。但是幾十年以後的今天,汽車市場已經翻雲覆雨。但是有了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神話卻一直流傳著。你一定聽過老司機說起當年的桑塔納捷達,如何如何皮實,如何如何耐用。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中國汽車市場還在起步階段。只有大眾全是技術比較新穎的品牌,剩下有啥,老紅旗?老珠江?還是蘇聯老大哥的拉達?那是真沒法和大眾比。所以神話就這么流傳下來了。後來又有了高爾夫,Polo途觀,寶來這些暢銷車型,讓大眾神車的地位在中國無人能及。加上國人的虛榮心,自己的車咋都好。出點小毛病算啥,我們德系結實,安全,你看小日本車不安全,不結實,皮薄。所以神話從來就沒被打破過。其實在合資車里大眾是故障率最多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佔有率太高。當然我說了這么多其實不是黑大眾,只是覺得大眾這個品牌在國內真的是被神話了,好像不買大眾就不懂車。大眾當然也有很多優點,我也就不贅述了,因為誇他的人太多。我只是想說理性買車,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不要聽別人說什麼車,什麼品牌多好多好。我還說豐田86是神車呢,百萬以內沒對手。但是你家用能買那個車么,後排等於沒有,後備箱被一個全尺寸備胎占的所剩無幾。花三十萬買個倆人坐的車。性價比是不是太差了?最可怕的是還有一條管子把發動機的噪音傳遞到駕駛室。你是不是覺得挺可怕。所以買什麼車,就去試駕,開著好,你覺得滿意,然後去論壇看看有什麼你沒發現的缺點。你能不能接受。這才是王道,沒有哪部車是完美的。
❹ 大眾高爾夫。。優點缺點。。求客觀點評價咯。。
升級版POLO那是純屬扯淡的話 POLO PQ25平台的車子 這是一個小型車的平台 我就不說了。 高爾夫5和6代是PQ35平台的,當然5代沒有在華投產 只有進口的GTI車型!PQ35平台車子就很多了 途安 速騰 途觀 都是PQ35平台的 。高爾夫4代 就是很早以前在我國投產的那個圓燈的高爾夫 是PQ34平台的車子,比如現在的寶來 以前的老寶來 還有朗逸(雖然上市初期上海大眾一直不承認朗逸是PQ34平台的拉皮車,但是經過實際拆解,事實勝於雄辯。35平台最明顯的變化時後獨立懸架和激光焊接面積大大增加,奧迪A3也是採用這個平台的,所以它完全比POLO的PQ25平台高一檔次 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最新的高7採用MQB平台,但是在華國產後 把後獨立懸架給減配掉了 無疑讓他的競爭力大大降低,,,,
❺ 大眾高爾夫 怎麼樣
高爾夫是大眾汽車的傳奇車型,也是銷量最大的大眾汽車,幾十年來在全球已累計售出近3000萬台,其銷量僅次於豐田卡羅拉和福特F皮卡。
目前在售的是第七代高爾夫改款車型,一般都稱它為七代半。大眾在對待高爾夫的改進上極其謹慎,生怕任何莽撞的改動失去「高爾夫的感覺」。七代半相對於七代也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從外觀很容易分辨出高低配車型,LED光源只會在次頂配以上出現,也就是至少要R-Line才會有LED燈。
在看不見的地方,這一代高爾夫還是有明顯的進化,它比第六代減輕了100多公斤,變得更敏捷也更靈活,但是車身三圍反而變大了。第七代上面勸退了很多高爾夫准車主的扭力梁後懸掛,到了7.5代又改回了四連桿後懸掛,讓很多7代高爾夫車主心理不平衡。不得不說,在高爾夫上,四連桿的表現確實要比扭力梁好,懸掛調校偏柔軟,行駛質感值得贊美,操控靈活而又穩定,而且有一個相當安靜的車內環境。
7.5代高爾夫有諸多動力總成,包括1.6L自吸搭配6AT、1.2T配7速乾式雙離合還有主力車型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7速乾式雙離合。在這幾套動力中,1.6L自吸在動力輸出方面本身就不強,變速箱調校又過分偏重燃油經濟性,導致動力很孱弱,價格相對於日系同級更是偏高,性價比很低,不值得推薦。1.2T車型只有一個車型可選,非常小眾。
7.5代高爾夫在早期的1.4T車型有高低功率之分,但是在2019款上市以後,取消了低功率版本,只留下150馬力,250牛米的高功版,性價比有所提升,這也是1.4T車型能成為銷售主力的原因。DQ200變速箱在高爾夫上的調校偏向舒適,換擋平順緩和,幾乎沒有沖擊感,一起步就上二擋,速度稍快就上三檔,換擋很平順,且很少在一二擋之間切換,避免了擁堵路段中因為頻繁換擋而引起的頓挫。
這一代高爾夫和奧迪A3依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兩者定位並不一樣,高爾夫整體偏向於舒適家用,而A3則偏向運動,這一點從變速箱換擋邏輯和懸掛調校當中都能看出來。如果拋開品牌價值來說,高爾夫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需求,而且性價比也高很多。
不過高爾夫在配置上的產品力並不足夠,旗艦版的科技配置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XDS電子差速鎖是不多的亮點。即使旗艦型依然沒有標配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海外版的車道保持系統、並線輔助、主動剎車系統等主動安全配置在國產版高爾夫上都消失了。
高爾夫的空間表現很一般,和上一代基本找不出什麼變化,盡管軸距大幅增加了59mm,但後排空間仍然狹窄,只能坐下兩位正常身材的成年人,只是行李廂變大了。座椅填充物偏硬,很難應付長途旅行,前排座位依舊採用很不方便的旋鈕調節,體現出大眾集團異常固執的一面。
大眾集團的質量可靠性一直以來都為人詬病,尤其是這台DQ200 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良品率相對於日系廠商來說偏低,會出現「中獎」的情況。此外高爾夫的空調系統和車身異響也是新車主投訴較多的部分,新車滿意度也並不高,長期可靠性一般。
安全方面高爾夫一向做得不錯,在IIHS碰撞測試的成績尚可,獲得了2016年的TSP+,2017年的TSP,但是在2018年當中,由於同級對手進步明顯,高爾夫在副駕駛碰撞中只獲得Acceptable,無緣TSP評分。
❻ 大眾高爾夫的缺點多嗎它的質量差嗎
優點:長相俊美,空間利用率高,動力夠用,油耗低,保養便宜
缺點:隔音不是很好,噪音有點大,座椅設計可以再長點
外觀:外觀絕對可以稱得上大氣,時尚而不失低調,不張揚,個性十足
內飾:內飾雖然談不上豪華,但是我覺得非常精緻,這個內飾個性十足,內飾檔次感不會減分
空間:空間比想像中的大,前後排的空間感覺都很寬大,儲物空間也很不錯
配置:配置還是挺多的,各種高科技的配置都有我挺滿意的
動力:動力一般吧,不過挺平順,整車輪胎的抓地力非常強,起步平穩,動力非常的線性
操控:沒有開過很多車也沒開過什麼好車。對於家用代步車而已,K2是稱職的。轉向精準,懸掛是真的略硬。
優點:一汽的明星車型,大名鼎鼎的神車如雷貫耳。品質優越,選它定有選它的道理。
缺點:配置略低了些,不過還好了,沒錢選今年新出的最貴的那一款,配置趕超邁騰。
外觀:延續經典的高爾夫7外形,大燈和進氣格柵和後尾燈都有所小改,更加的犀利。
內飾:說不上華麗麗的豪華內飾,設計上也略顯平庸,不過這是大眾一貫的內飾風格,用料做工還是蠻不錯。
空間:空間很寬敞,之前我開老寶來都不覺得擁擠,這車的空間要比寶來更加寬敞。
配置:配置上來說不算是非常的豐富,不過該有的都有了,夠用
動力:這款車排量小,相應油耗就小,然而渦輪增壓又提高了動力。很適合高速行駛,省油。。
操控:方向盤指向非常精準,掛擋平順,對得起神車稱號。
油耗:看駕駛習慣了,開的好了相對比較省,我開一般也就6個油左右。
舒適:座椅稍硬,也許是更傾向於運動風格,當然比我原來開的老寶來要強得多。
❼ 高爾夫高壓油泵異響可以去車質網投訴嗎
嗯呢。可以的昂這個是可以投訴的。
❽ 大眾高爾夫的故障率高嗎它的性價比高嗎
優點:外觀簡直就是帥的沒有朋友啦,動力充 足,操控精準。
缺點:偶爾常出現異響 ,改天去看看
外觀:個人審美不同,自認為顏值同級最高,得益於整車剛柔並濟的造型。屁股也非常耐看,尾燈很有標志性。
內飾:簡單,明亮,寬敞而大氣不失豪華感,手感材質:縫線中控,手感摸起來非常棒。
空間:本人180,坐上去一點壓力都沒有,特別要說的是後備箱空間,比我之前的大多了。
配置:配置方面還行,什麼常見的安全裝備都有,還有發動機電動防盜,自動駐車。
動力:整車偏運動,動力輸出有那麼點「躥」,想超車就超車。
操控:手感柔和,整車駕駛感覺給我的就是一個字,輕;而又不失操控感。
油耗:平均油耗10左右。
外觀:很好看,喜歡這種類型的,
內飾:內飾用料不錯,但沒沒很新穎的設計
空間:本人,空間很舒服,當然不是寬裕,是夠用,剛好那種吧,後排坐三個人沒有什麼擁擠感
配置:配置要有的都有,這點上做得還是算好的
動力:動力表現還是挺滿意,日常開可以的
操控:方向盤很輕,指向准,轉向靈活准確,剎車力度輕輕的
油耗:在接受范圍內吧,9升左右,這里的路不算堵吧
舒適:舒適性很不錯,隔音也沒什麼問題,懸掛濾震好
❾ 高爾夫汽車有什麼質量問題
渦輪的燒機油漏油DSG故障!1.6動力低下,匹配垃圾
國產7代閹割後懸掛,是太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