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侵權責任法案例
吳某系某學校初中三年級學生,在宿舍休息時,被李某砸傷眼睛,治療後留下殘疾。經鑒定,吳某的左眼傷殘程度為9級。吳某訴至法院稱,某學校對其獨有監護責任,其在校生活期間受傷,某學校理應賠償損失。李某是直接致害人,亦應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應由其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但監護人已盡到了監護責任,可以減輕其責任,承擔比例為30%;某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比例為70%。
適用侵權責任法第39條、第32條及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規定。
Ⅱ 侵權責任法,案例分析
該案駕駛員承擔主責,韓某承擔次責,大約是四六開。
原因是這樣的駕駛操作超出內了車輛正常運容用范疇,屬不安全作業;其次駕駛員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採取切實的安全監控,有放任危險因素存在的客觀過失。而韓某在車輛行進過程中攀爬拖車,屬於明顯知道危險情況下抱著僥幸心理而作為,也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方面。但是,駕駛員是車輛的操作方,負有對乘員安全的監管責任。因此駕駛員要承擔主要責任。
但其中要注意一點,如果乘員的意圖不為駕駛員了解,駕駛員誤以為乘員跳車是等待車輛上坡停車後再上車的話,那麼這個責任可能為對開,或倒四六開(即乘員承擔主要責任)。這需要駕駛員充分舉證證明自己。
這里不存在「意外傷害」問題。意外傷害屬於無法預見的范疇,而本案的發生可以預見並明顯違反安全駕駛和安全乘車的共識。
Ⅲ 侵權責任法案例分析
1、由具體行為人承擔責任。
2、若雇員系一般過失,由僱主承擔責任;若雇員版系故意或重權大過失,由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雇員造成僱主傷害的,直接向雇員主張侵權損害賠償。
3、甲和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4、原則上為甲。
5、皆為甲的扶養人。
6、乙承擔適當減輕的主要責任,丙的父母承擔次要責任。
Ⅳ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與第七條有何不同什麼情況用六什麼時候用七
第六條「過錯責任」及「過錯推定責任」,第七條「無過錯責任」。
一般情況下用第六條,法律規定「無過錯承擔責任」的情形下用第七條。
無過錯責任的情形: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②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③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④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⑤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⑥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⑦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佔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⑧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⑨建築物倒塌致人損害的,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6條)
⑩醫療機構違反告知義務,給患者造成損害的,醫療機構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5條)。
11因醫療產品致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與產品提供者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的,為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9條)。
12在道路上傾倒、堆放、遺撒妨礙通行物的,行為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9條)。
Ⅳ 用侵權責任法分析以下案例
1.該媒體侵犯小蘭的隱私權2.本例雙方均無過錯,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應根據雙方經濟情況分擔損失3.本例乙的人身損害只能由該小偷負責4.本例雙方按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責任
Ⅵ 侵權責任法
你好:
在《侵權責任法》頒布之前產生,本案當時適用《民法通則意見》第148條第二款的規定,乙教唆七歲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甲實施侵權行為,乙應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即使盡了監護責任,也只能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而不能免除監護人的責任,因此甲的監護人的責任是一種無條件的按份責任。
按現行《侵權責任法》第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乙教唆七歲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甲實施侵權行為,乙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只有通過證據證明甲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時,甲的監護人才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在本案乙與甲的監護人之間本無關系,因此無補充責任之說。如果確有證據證明甲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那甲的監護人應負相應責任(即比例責任、按份責任),否則甲的監護人無責任。
附:相關法條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民法通則意見》
148、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主要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Ⅶ 以下案例運用《侵權責任法》回答:1.本案涉及哪些「責任」詳述理由。2.本案相關當事人應如何承當責任
首先乙抄無照駕車應承擔侵權責任。
其次由於乙是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權利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限制民事權利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再次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後保險公司的追償權是由《保險法》規定的。
Ⅷ 什麼是監護人侵權責任
《侵權復責任法》第32條規定:「無民事制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這是對監護人責任的規定。監護人責任的另外一種稱謂,是法定代理人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的監護人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1)監護人責任是對人的替代責任。
(2)監護人責任是過錯推定責任。
(3)監護人責任的確定受行為人財產狀況的制約。
(4)監護人責任以公平責任為補充。
(5)對於成年監護制度,我國民法尚未建立,本條留出適當空間。
Ⅸ 關於侵權責任法中被監護人侵權的問題
對此,還有回歸《民法通則》關於監護人確定的相關規定,如果單位被確定為監護人,則由於《侵權責任法》沒有對單位明確加以排除,應當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