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關於日本法律中時效的問題
一般來說時效分刑事與民事。刑事的話是20年。如果超過時效的話,對犯罪人不予起訴。因為關於時效分得很細,一句兩句是解釋不清的。具體的話清參照下面的網頁(日文)。
http://www.asahi-net.or.jp/~zi3h-kwrz/law2kosojira.html
『貳』 日本刑事訴訟時效標準是多久
哦,刑事訴訟法第180條規定付一停開審庭審理,並且評議後應當作出判決,對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復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一婷合議庭提出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決定合議庭應當執行
『叄』 物權是否受訴訟時效限制。
物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訴訟時效也不適用於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權利人將失去勝訴權利,即勝訴權利歸於消滅。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於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因此下列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
1.人身權的請求權
2.財產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權
3.抗辯權
4.形成權
參考:
1、物權_網路
http://ke..com/link?url=-_kZtJmzUOw10yqj1vIe-zupRmmwEFm15JiBvu7vCidY_
2、訴訟時效_網路
http://ke..com/link?url=I4EDOcrCVeiCG8LxidhqhBcp7--
『肆』 日本犯罪時效是15年還是25年
不同性質的犯罪和量刑有不同的追訴時效,不僅僅是15年和25年兩種。
2010年日本參院全體會議憑借執政黨和自民、公明等黨的多數贊成通過了《刑事訴訟法和《刑法修正案。該修正案的主要內容是廢除或延長殺人等罪名的公訴時效。眾議院將從16日起對該修正案展開審議,最早有望在本月底前獲得通過,並將在5月黃金周長假後正式實施。
該修正案針對的對象是致人死亡的一些罪名,其內容為:
(1)廢除最高可判死刑的搶劫殺人、殺人等行為的25年訴訟時效;
(2)最高可判無期徒刑或監禁的強奸致死等行為的訴訟時效從15年延長至30年;
(3)最高可判20年有期徒刑或監禁的傷害致死等行為訴訟時效從10年延長至20年;
(4)最高可判處上述以外有期徒刑的駕車過失致死等行為訴訟時效從5年延長至10年(除例外情況)。
(4)日本侵權最長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1、一般犯罪的計算
這里所說的一般犯罪,是指沒有連續與繼續狀態的犯罪。這種犯罪的「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之日」應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為符合犯罪構成之日。由於刑法對各種犯罪規定的構成要件不同,因而認定犯罪成立的標准也就不同。
對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實施行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結果發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2、連續或繼續犯罪的計算
「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狀態的,屬於連續犯;犯罪行為有繼續狀態的,屬於繼續犯。就連續犯而言,是指最後的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完成之日;就繼續犯而言,是指處於持續狀態的一個犯罪行為的結束之日。
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的計算,刑法沒有明文規定,但從刑法規定的精神以及慣犯與連續犯的關系來看。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也應從最後一次犯罪之日起計算。
『伍』 在日本有所謂的法律時效和追訴期,中國有嗎
有訴訟時效的,民事刑事都有,如果是刑事案子要看罪行案情,咱們國家一般不會免於刑事責任的
『陸』 侵權糾紛訴訟時效規定
侵權糾紛訴訟時效規定具體如下:
1、侵權行為的一般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對侵權行為同樣運用。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為2年,超過這一期限,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利益的權利。
2、侵權行為的特殊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在一些特別法中對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也不盡相同。《產口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益愛到損害時起算」。《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國家賠償法》第32條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2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在處理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要注意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運用法律原則,不能完全運用《民法通則》的規定。
3、侵權行為的最長訴訟時效
2侵權行為的最長訴訟時效,在《民法通則》中第135條規定為20年。在《產口質量法》條3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用戶之日起,消費者滿10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柒』 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有多久
不同案件涉及的訴訟時效都是不一樣的,訴訟時效范圍為~20年不等。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身體收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訴訟時效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捌』 哪個國家的訴訟時效最長《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為20年,有沒有比中國更長的時效
消滅時效的期間各國規定不一,大陸法系國家普遍將消滅時效區分為長期消滅時效和短期消滅時效,一般的物權或債權的請求權均適用長期消滅時效,而對於一些特殊的請求權則適用短期消滅時效。
《法國民法典》規定了三十年的長期消滅時效,《日本民法典》規定債權的消滅時效為10年,其他財產權為20年。我國台灣地區民法規定長期消滅時效為15年。《德國民法典》與《法國民法典》一樣繼承了羅馬法的規定,將長期消滅時效規定為30年,在有法律特別規定和基於法典第225條的特別約定時,方可適用特別的消滅時效期間。法典第196條規定了適用二年的時效期間的各種情形,第197條規定了適用四年的時效期間的各種情形。不僅僅如此,在法典債編中,經常性地在做出一項請求權規定後,同時確定該項請求權的消滅時效期間,例如第477條關於擔保請求權的時效、第558條出租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時效規定等等。
《法國民法典》規定:一切物權或債權的訴權,均經過30年的時效而消滅,援用此時效者無須提出權利證書,他人亦不得對其提出惡意的抗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