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了,員工也越來越多,勞動爭議、人事糾紛出現問題,怎麼做才能很好的避免這些
簽訂勞動合同,在合同里約定好,建議辦廠的都參加工傷保險,保險看起來要交錢,但是要是出工傷事故的,一個就夠你買幾年保險了
Ⅱ 勞動法對老百姓有利還是對企業有利,為什麼勞務糾紛那麼多
很高興與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本人出來工作很多年了,對這個問題「勞動法對老百姓有利還是對企業有利,為什麼勞務糾紛那麼多?」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勞動法作為一個國家的立法,他的出發點肯定是站得高看得遠的,是為了整個社會的繁榮與穩定來作出的,有一定的前瞻性與穩定性。他的基本立場是為了促進勞動關系雙方的公平,合理,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是中立的。
2、但是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勞資關系中的員工的工作時間以及薪資福利等事項必須由企業進行舉證」對勞動者是有幫助的。
3、為什麼這些年來勞務糾紛那麼多?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理解,而且根據我做人事管理多年的經驗是,由於目前社會勞動者的普遍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知道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是一個好事,新勞動法一個最大的特點就讓勞動者自身對所處的企業進行監督,對不適合勞動法規定的企業法律採用經濟補償以及賠償等方面對企業進行處罰,而且與處罰的錢直接獎給勞動者。這是新法與舊法相對一個比較突出的地方。
4、只有全社會的監督才能加強企業的規范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現在的勞動糾紛越來越多,就是為了以後的糾紛越來越少,這是進行的一個必然的過程。
Ⅲ 引起中國勞資糾紛不斷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引發糾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片面追逐利潤,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導致勞資糾紛乃至勞資沖突的發生。有的企業主以盡可能少的勞動力成本,驅動勞動者盡可能多地創造剩餘價值,以獲取豐厚利潤,甚至減少勞動者正常的社會保障支出,不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設施,惡意拖欠剋扣工人工資,任意延長勞動時間,盡量節省企業支出。
(二)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是其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勞資雙方的社會地位不同。廣大的農民工和外來工,文化層次較低,社會地位不高,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對社會政策制定的影響力很小。二是勞資雙方在企業中的地位不同。非公有制企業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和企業經營管理權,雖然一些企業建立了黨支部、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影響甚小。目前仍有相當數量的中小非公有制企業尚未建立工會、黨支部等組織,企業內尚未建立完善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勞資關系調整機制。此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實行家族制管理,許多重要崗位由企業主的親友擔任,一般勞動者在企業中處於弱勢地位。
(三)勞動關系雙方法律意識淡薄引發勞動爭議。一方面,有的用人單位忽視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一些違反國家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管理制度,並付諸實施;有的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條款顯失公平,導致勞動爭議的發生。另一方面,一些勞動者守法意識差,不認真履行合同,擅自離職違約「跳槽」。有的外來員工缺乏長期就業的准備,抱著臨時就業和流動就業的思想,勞動紀律觀念差,在其權益受侵犯時,不能有效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個別人甚至採取過激的行為,引發治安刑事案件。
(四)企業內部勞動糾紛處理的調解機制不完善。由於企業內部的協商調解機制未建立完善起來,勞動糾紛處理和溝通渠道較為不暢。而有些企業內部雖然成立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但由於企業職工對該組織不了解不信任、企業領導不重視、調解員素質不高等原因,企業調委會作用沒能得到發揮,勞資糾紛不能在萌芽狀態得到化解。
勞資糾紛如果得不到及時預防和有效處理,將對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拖欠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工資引發各類刑事案件。從發案環節看,該類犯罪集中發生在建築、裝修、工藝、針織等勞動力密集、管理制度相對落後的私營企業、個體經營戶或承包單位;從案件類型看,主要是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從作案形式看,犯罪一般是在追討未果的情況下,引發紛爭,沖動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具有突發性。 其他如怠工罷工、毀壞勞動設備等行為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如涉及范圍較大則會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環境。對企業主進行人身攻擊、群體性暴力事件、遊行示威、阻礙公共交通等行為會引起一定范圍的社會恐慌或社會波動,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社會秩序,從而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影響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Ⅳ 為什麼2008年後勞動糾紛增加
因為《勞動合同法》及配套法規《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頒布施行,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了許多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責任,還有《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的頒布施行使得仲裁時效由60天變為1年,這使得勞動糾紛大大增加。
Ⅳ 勞動爭議案件一審能增加訴訟請求嗎
您好,根據《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解釋》第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專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屬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並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Ⅵ 農民工為什麼勞動爭議多原因分析
農民工來自農村,並不了解大工業生產必須的團隊運作特點,更難以遵守必須的生產紀律性。多數是帶著農村勞動的散漫性來到了工廠和工地。因此很容易和工廠工地生產紀律發生沖突。
在一些非正規就業企業中,老闆故意欺壓盤剝工人行為屢禁不止,造成矛盾激化。
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控制通貨膨脹的經濟政策導致市場貨幣供應量不足,賬面上老闆有錢而實際上無法兌現現金,造成拖欠工資激發矛盾。而一些無良老闆則借機趁機扣押工資款挪為他用,由此激發矛盾。
Ⅶ 請問勞動糾紛最多幾審能判定
我國對勞動糾紛實行「一裁兩審制」,即發生勞動糾紛後,應當現由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實行一裁終局制,即勞動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用人單位不可以向法院起訴,勞動者不受此限制。
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二審終審制,對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裁定不服可以上訴,二審法院做出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
小額訴訟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簡單案件)一審判決即是終審判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Ⅷ 年底勞動糾紛多,找大狀的勞動法律師可以嗎
首先,正確認識請律師的作用。
請律師並不意味著打贏官司,訴訟的勝敗是事實是否清楚、法律是否完備、法官的視角、律師的水平、案件的復雜程度、法制環境等因素作用的結果,律師參與訴訟只是影響審理結果的一個因素,但這個因素作用極其重要。有的當事人認為反正自己輸定了,請不請律師都無所謂。其實不然,即使敗訴,也存在敗訴程度、賠償金額的差異,在預計敗訴的形勢下,律師仍可以採取挽救措施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律師還有可能在全面分析案情的基礎上反敗為勝。
其次,不一定要請名律師。
名律師素質有保證,善於處理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務,但名氣大、收費高,另外可能因為業務多時間少,疏於對案情的仔細研究;業有專攻,有些律師不一定有名氣,但精於某類業務,辦案質量同樣有保證。
第三,不要對律師說假話。
律師的職責是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礎上,分析利弊,從而找出對當事人最有利的解決方案,而有些人誤認為有些事只能自己知道,或為了取得律師的信任,往往只告訴律師對自己有利的事實,不利的事實則隱瞞不說,甚至還有人隱匿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或編造謊話欺騙律師。其實這樣做的結果,非但對自己不利,反而可能造成敗訴。這是因為律師不能從當事人那裡客觀地了解案情,無法正確分析案情,無法知道對方的論點和論據,從而不可能在法庭上提出有力的辯論意見。
Ⅸ 勞動爭議訴訟中,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該如何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抄《關於審襲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果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並審理;如果屬於兩個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但是,法律並沒有嚴格規定什麼情況下屬於增加的訴訟請求與起訴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這需要人民法律來判斷。
在實踐過程中,一般認為具有不可分性主要應考慮當事人增加的訴訟的請求同已經勞動爭議仲裁委仲裁的事項是否基於同一事實或不可分離的事實而產生。
Ⅹ 為什麼我國私營企業勞動爭議比較多
很高興為您解答: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私人企業如狼似虎的發展起來,比起過去的國企來,私企不但失去了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更沒有了社會大家庭的幸福感覺.更不要談員工的主人公意識了,員工和私企純粹變成了奴隸和奴隸主的關系,私企的員工更不要指望有什麼政治地位和發展前程,過去國企員工通過苦幹還可以當上的勞模,人大代表和各層次的領導,這一切在私企想都不要想,員工在私企永遠就是資本家的長工,直至榨乾你血汗為止.現在中國的私企很多都是靠侵吞國企財富發家的貪污犯,還有的是靠官商勾結起家的,真正憑本事靠勤勞致富的私企老闆中國沒有幾個,中國的私企不但不如國企,連外企都不如,中國私企老闆全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就連勞動法規定的每周休二天,他們也敢不執行,全部改為一天,還美其名為加班付加班費,這實質上是對員工的剝削,每個月又白賺了員工4天血汗錢,公務員每周休二天,工資不是照發,也沒扣一分錢,難怪千軍萬馬齊考公務員,國企被消滅光了,實在是中國人的一大悲劇,不甘於受資本家剝削壓迫,只有考公務員才是唯一出路,除此外包括私企 白領全是變相的農民工. 強烈呼籲國家打擊私企違反勞動法的犯罪行為,恢復每周休二天,違反勞動法的私企要嚴加處理,可重判500萬至1億的違反勞動法罰金. 中國民企私企無視國家勞動法,是政府故意留了很多漏洞讓私企老闆鑽,這不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