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不認定工傷以侵權起訴

不認定工傷以侵權起訴

發布時間:2021-06-28 08:34:54

① 沒有工傷認定可否直接起訴

在工傷認定期限之內的不予受理。
工傷認定是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進行行政確認,是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後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和發生爭議通過法律途徑獲得救濟的前提條件。

職工遭受工傷事故傷害,未經工傷認定的,事故性質未經確認,在工傷認定期限之內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應當不予受理;超過工傷認定期限的,可以按照人身損害而非工傷提起民事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3]20號
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② 未經工傷認定能否向法院起訴侵權

未經工傷認定,可來以直接到自法院起訴,但只能以一般的人身傷害賠償,不能提起工傷賠償請求。因為只有確定屬於工傷,才能提起工傷賠償請求。工傷認定屬於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和許可權,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的民事訴訟案件中,無權對勞動者是否構成工傷作出認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五十五條第一項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可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48條規定:「職工遭受工傷事故後非因自身原因未進行工傷認定,賠償權利人請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應予受理。」

③ 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起訴到法院

可以直接起訴。
根據《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不認定工傷以侵權起訴擴展閱讀:
申請工傷所需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報登記表》、《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申報證據清單》。並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合同書》復印件,或確立事實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2、受傷害職工《職工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3、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害後診斷病歷或職業病診斷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4、兩人以上旁證證明(證人證言)。
5、屬於下列情況的還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傷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單」、「出差通知書」,或者其它能證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證明」材料。
屬於上下班受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時間表、單位至職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線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個人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機動車駕駛證。

④ 未經工傷認定可否直接到法院起訴

未經工傷認定,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但只能以一般的人身傷害賠償,不能提起工傷賠償請求。
因為只有確定屬於工傷,才能提起工傷賠償請求。工傷認定屬於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和許可權,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的民事訴訟案件中,無權對勞動者是否構成工傷作出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五十五條第一項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可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48條規定:「職工遭受工傷事故後非因自身原因未進行工傷認定,賠償權利人請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應予受理。」

⑤ 工傷認定後又以侵權責任糾紛起訴 怎麼處理

1、工傷抄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的襲,通過民事途徑的話,也是超過了訴訟時效的。2、《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⑥ 未經工傷認定,可以直接起訴嗎

可以直接起訴。

根據《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不認定工傷以侵權起訴擴展閱讀:

申請工傷所需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報登記表》、《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申報證據清單》。並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合同書》復印件,或確立事實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2、受傷害職工《職工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3、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害後診斷病歷或職業病診斷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4、兩人以上旁證證明(證人證言)。

5、屬於下列情況的還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傷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單」、「出差通知書」,或者其它能證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證明」材料。

屬於上下班受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時間表、單位至職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線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個人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機動車駕駛證。

⑦ 勞動局不認定為工傷單位也不願意賠償可以起訴單位嗎

如果勞動局也不認定為是工傷,單位也不願意賠償,那麼你只能夠走法律途徑去起訴單位,但是你一定要收集好證據,只有有了證據你起訴的把握才會大一點。

⑧ 職工工傷認定後又以侵權責任糾紛起訴,法院怎麼處理

一、抄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二、填襲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三、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審核認定。四、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五、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提起復議或行政訴訟。六、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七、就工傷賠償事項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應及時申請勞動仲裁。八、當事人一方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九、對一審判決不服的,15日內提出上訴。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送達後發生法律效力。

⑨ 工傷認定後又以侵權責任糾紛起訴,怎麼處理

根據《最高人來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自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根據該規定,如果人社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則原告必須按照工傷待遇的相關標准申請賠償,無權選擇按照普通人身損害申請賠償。據此,應該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⑩ 不做工傷認定直接去法院起訴可以嗎

未申請認定工傷不能直接起訴索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2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二、工傷認定程序的過程

(一)申報認定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並提供下列材料:

1、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2、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3、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4、工傷事故報告;

5、事故現場目擊證人證明材料(二人以上)或能夠證明工傷事故的其它相關材料;

6、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其他有效證明;

7、由於機動車事故引起的傷亡事故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的責任評定書或其他有效證明;

8、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證明或其他證明;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認定因工死亡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結論;

9、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交醫療機構的搶救治療記錄、病歷和死亡證明;

10、屬於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眾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提交有效證明;

11、屬於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復員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的診斷證明;

12、職工親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託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

13、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提交工傷職工委託證明或工會介紹信。

閱讀全文

與不認定工傷以侵權起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
戎林馬鞍山 瀏覽:121